“咱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设备检查计划,对留客特大桥上行第1至9孔桥进行检查,小李和我负责检查桥面,焦健、高博林负责墩台的检查,高空作业注意防坠落,本线来车及时下道……”1月28日8时许,京广线393公里处留客大桥旁边的桥梁工区院内,邯郸工务段邯郸桥梁工区工长王凯在有条有理地布置工作。
留客大桥位于京广铁路小康庄站至沙河市站间,大桥全长597米,中心里程为京广线393公里+033米,上下行两座桥均为钢梁桥,其中下行的桥梁在1940年建成,上行的桥梁始建于1959年,是京广铁路上的重要桥梁设备。
“小李,春运期间运输繁忙,设备变化比较快,检查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放过任何一处隐患。”王凯说。
除了桥面上的螺栓,王凯还需要对钢轨和梁体连接处的钩螺栓进行检查,这就需要他在冰冷的铁轨上,不断地弯腰、起身,有时候还要半跪着,趴在桥上进行查看。
大桥桥面的检查不轻松,桥梁内部的检查更是对体力和胆力的双重考验。
焦健是邯郸桥梁检查工区的副工长,直见他和工友戴着安全绳和安全帽,爬过直径不到一米宽的通道,下到桥梁外部墩台上,对支撑梁体的支座进行检查。
在桥墩里,最矮的地方只有几十公分,焦健和工友弯着身,弓着腰,半蹲着进行检查,一般人五分钟都难以坚持的姿势,他们一待就是半个多小时。并且,支座检查完后,他们还需要进入桥洞内,对梁体内部的螺栓进行检查。
“本线来车,请及时下道,拉绳防护,确保安全。”现场防护员提示。
头顶是呼啸而过的列车,四周是十几米高的悬空桥体,焦健和工友需要在不到两米宽的小路上来回穿梭,并把有断裂或松弛的螺栓记录在册。这样的工作环境,对普通人可以说是步步惊心,但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咱们现在站的这个位置,就是大桥的最高点,也是这个大沙河河道的中心。冬天的时候,也是一个风口,风特别大的,一天下来我们整个脸被吹发木失去知觉。”说起工作中的辛苦,王凯道。
中午12点,经过4个小时的奋战,王凯和他的工友完成了大桥第1至9孔的8000余条螺栓、9个墩台的检查任务。虽然很辛苦,但他们仍然一如既往,用自己敏锐的双眼,仔细认真地巡查着桥梁上的每一个零件。
“今天的检查任务已经完成了,作为一名桥梁工,看到每趟列车平稳运行通过每座桥,我们很自豪。”焦健说。
一锤一尺查细节,一心一意保安全。春运期间,桥梁“医生”们不放过一个裂缝,一颗松动的螺丝,用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保障每趟列车的安全行驶。
(马月海 柴长山)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