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春运7日正式拉开序幕。官方信息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为此,交通运输部门加大运力投放力度,满足旅客及市场需求。
春节,在大家的期盼声中越来越近,铁路部门率先行动,拉开了春运大幕,不仅让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也搭建了旅客回家的“高铁桥梁”。为了保证春运期间每一个踏上归家之路的旅客,都能安全、平安、便捷地抵达目的地,尤其需要铁路部门积极行动起来,精心绘制“运力图”,为春运保驾护航。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高铁网不断加密,更是让“一票难求”“一座难求”的问题成为了过去式,充足的运力准备,耗时更短的出行路,不仅让流动的中国更有活力,更是让旅客能够顺利抵达目的地,让走得了、走得好,不再是曾经的梦想,真正成为了今天的现实,让团圆、探亲访友、旅游等多种出行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下好“一盘棋”,精心绘制“运力图”。每年春运,都是一场“大考”,要科学应对集中的人流量,尤其需要铁路部门下好“一盘棋”,根据不同线路的实际运输需要,精心绘制“运力图”,既能让列车都“动起来”,也能保证各条线路的运力配置更加合理。铁路方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透露,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30万人次。越是在人流量大的情况下,越是需要保持定力,做到忙而不乱,始终保持定力,统筹兼顾,方能制定更好的运输计划,让铁路在关键的时候挺起“硬脊梁”。
运输“铆足劲”,严阵以待“跑起来”。三年来,疫情防控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铁路部门长期处于低位运转,随着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的推动,跨区域的流动增加,也导致了出行的旅客加速增加,要让铁路部门更快速地转变观念,做好迎接“大流量”出行旅客的工作,就是要在运输上“铆足力”,既要配备充足的运输力量、严阵以待,也需要做好铁路运输各个关节的安全检查,即便是一个螺丝钉都不能放过,方能让高铁在关键时刻“不掉链”,真正地“跑起来”,加快流动中国的奔跑速度。
为民“解烦恼”,归家之路“保畅通”。对于旅客而言,他们希望有直达的列车,避免换乘带来的麻烦,这是旅客的期盼,也是铁路服务的重要“突破点”,要更好地为民“解烦恼”,保证旅客归家之路更畅通、更温馨,尤其需要铁路部门主动作为,要针对那些不能直达的旅客,做好运输服务的内部衔接,坚持铁路与公路、航空、水路等各个环节的衔接,让旅客在站内就能实现换乘,把旅客的烦心事当成铁路人的心上事,方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抵达目的地,让出行的感受更美好。
今年春运,铁路将面临旅客出行的新高峰,要做好服务工作,保障出行畅通,既要增加运力,更要精心调配运力,科学制定各条铁路线的列车分配计划,方能让旅客有一个快捷、舒心的春运旅途。(陈虹)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