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2023年除夕的火车票正式开售,为期40天的春运也正式拉开序幕。当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辛苦一年、回家过年”成为每个在外奋斗的“追梦人”内心的期盼。
高品质的回家方式,离不开中国高铁这张“亮丽名片”。2022年6月,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首个“米”字形高铁在中原大地成型。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铁网今年迎来“春运首秀”,势必发挥重要作用。
豫“米”首秀春运,让出行更便捷。钢轨的延伸,改写了中原地区多地不通高铁的历史,不断“织密”的高铁网络,让河南实现了市市通高铁,拉近家的距离。同时,以短途为主的城际铁路,打通“微循环”,为密织的高铁网延伸服务触角,加快缓解运输堵点,沿线群众把高铁当公交,带来更加便捷、温馨的春运旅途。
豫“米”首秀春运,坐着高铁游中原。春节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年俗习惯,被更多的年轻人喜爱。从郑州二七纪念馆出发,一个小时内,乘坐高铁即可到达开封的焦裕禄纪念园、安阳的红旗渠风景区、濮阳的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等等红色教育基地。豫“米”改变平顶山、南阳以及周口等地交通状况,助力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成为加快中原乡村振兴建设的“催化剂”。乘坐高铁列车打卡中原“红色地标”和乡村美景的短途休闲游,让“说走就走”成为广大旅客享受美好春节假期的真实写照。
豫“米”首秀春运,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从更加完善的电子客票服务到扫码安检“秒过”的乘车模式,从“一日一图”的高铁开行方案到城际铁路最短间隔8分钟的密集车次,铁路用更优化的贴心服务,让广大旅客不仅“走得了”,更能“走得好”,给探亲访友的旅客更多选择。
2023年春运,铁路用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服务保障的“软实力”,铺就旅客幸福回家出行路,在流动中尽显生机勃勃。(高丽丽)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