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21专题 > 共同富裕新征程 > 先试先行·浙江示范区 > 正文
中经搜索

从“三个数字”看浙江如何做“共同富裕”的探路先锋

2021年09月10日 11:4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魏董华、黄筱、郑梦雨

  共同富裕要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协同发展。不久前公布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的主要定量目标,其中一系列细化指标中有三个数字,从中可以看出这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同群体收入差距为标志的社会变革将如何进行。

  “1.55”背后的新时代“山海经”

  共同富裕,意味着“既要城市繁荣,又要乡村振兴”“既要陆海统筹,又要区域协调”。

  “十三五”期间,浙江11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市倍差降至1.64,是全国区域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浙江要实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到1.55以内。

  区域间的发展沟壑如何消弭?新时代的“山海经”是浙江给出的答案。

  2003年,浙江省委提出面向未来的“八八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这为区域协调发展夯实了基础。

  推动浙江山区26县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正是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中之重。海风跨海越山,为浙西南山区带来生机。

  丽水莲都的酱油、皇菊出现在义乌副食品市场的生态农产品精品馆里;通过“飞柜平台”,景宁畲族自治县的高山生态农特产品送到了绍兴、宁波等地老百姓的餐桌上……

  一个个浙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画面是西南山区绿水青山与东部广阔消费市场“联姻”的注脚。

  一边是靠海的余姚市,一边是靠山的松阳县,通过一块“消薄(消除薄弱)飞地”产业园,两地完成了“山”与“海”的跨区域牵手。

  松阳县大东坝镇横樟村村支部书记包召忠说,过去,横樟村是典型薄弱村,如今通过山海协作各类项目,村集体收入从过去的一年10多万元,增长到去年全年总收入80多万元,可谓上了发展“快车道”。

  今年7月,余姚和松阳又签订了一块“产业飞地”框架协议,将引进高端装备、生命科学为主的高质量项目,为松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1.9”背后的城乡均衡协奏曲

  拥有约6500万人口的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2020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6:1。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这个数字要缩小到1.9以内。

  漫步在有“浙东延安”之称的余姚市横坎头村,柳绿蝉鸣,一派美丽田园风光。以往,游客到此只短暂停留。不久前,以横坎头村为中心、周边几个特色村庄资源串联起来的一条旅游精品线路成为网红打卡点。红色资源、状元文化……游玩的地方多了,留下的游客也多了。

  在嘉兴市南湖区普光村,村民骆骥珍从2010年开始养殖白玉蜗牛,不仅买了车,还盖起三层小洋楼,日子越过越红火。“通过实施订单农业,企业和数百名农户建立稳定产销合作关系,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嘉兴潜福食品公司董事长沈福良说。

  一直走在城乡统筹发展前列的嘉兴在2005年就实现村村通公路,2018年实行了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2020年,浙江省新建和提升改造四好农村公路超8000公里,进一步拉近城乡距离;文化礼堂、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乡村图书馆……在浙江,农村和城市统筹发展,生活更便捷,服务更均等。

  “80%和45%”背后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是一个藏富于民的地区,拥有良好经济基础。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浙江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80%、20万元至60万元的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5%。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表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以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在浙江绍兴市新昌县的北斗星智能电器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一字排开,有条不紊地完成切割、锻造、弯折等工序;综合信息平台上,一个个数字实时跳动更新,记录着生产进度、仓储信息……公司总经理杨晓英说,采用新的自动化流水线后,工人数量减少三分之一,但工人工资增加三分之一、工作时间和强度减少。

  这样的数字化智能车间已出现在新昌县多个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在全域创新中逐步让各行业各领域群众增加收入,提升获得感;通过科技创新,更好地实现分配公平,在推进共享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相融共生的内生机制。”新昌县委书记李宁说。

  如今,浙江在“八八战略”引领下,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正通过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实现“让蛋糕越做越大、让蛋糕越分越好”。

(责任编辑:刘朋)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