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来,答一份卓越考卷!

2017年12月05日 13:32   来源:中国质量协会   

  1000分的质量奖考卷,能考多少分?

  世界知名质量奖项中的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EFQM卓越奖”、日本戴明奖和中国的“全国质量奖”中,除戴明奖自成一体,另三个奖项均采用的是卓越绩效模式, 满分1000分。目前,全世界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了质量相关奖项,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标准的质量奖项无论从数量还是影响力上均占比颇重。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世界各国企业都通过卓越体检报告测一测自家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从自我满足到自我突破

  “不再自我感觉良好”是大多数质量奖“选手参赛”的共同体会。拿到卓越绩效模式“大考”分数的企业,都要过这一心理难关,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一些人之所以不接受卓越绩效模式,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实。” 2006年的全国追求卓越大会上,美国波音公司航空支持部的前总裁大为?斯波恩博士分享了他两获波奖的成功经验。

  看到2000年350分如此“下马威”的分数,打破了此前公司上上下下弥漫着的志在必得、自我感觉良好的气氛,对照卓越绩效模式的“体检报告”,航空支持部奋起直追三年内实现400分增长的进步。大卫说:“如果把管理一家公司比作熬鱼汤,波多里奇就是这样的一口锅,你把领导、过程管理等各种调料放进去,每个调料都不能少。这是一个配方,也许我们多年实践之后,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做增减,但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要照着配方做好了。”从“谁有功夫做这个额外的工作?”的波多里奇初次体验,到坚信波多里奇路线图能成为自己走出‘沙漠’的指南针”的转变,他说,“你必须尊重波多里奇的规律,必须以虚心接受的心态看待所得的分数。将报告书作为我们的体检报告,告诉自己要努力,一定会一年比一年更好。”还提醒企业高层领导“想加入波奖俱乐部,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做出承诺。”

  为了使质量奖的评审与国际接轨,中国质协多次邀请美国波奖和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双料评审员保罗?格里泽尔(Paul Grizzell)、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EFQM)CEO莱昂?图森特(Léon Tossaint)、美国波奖高级评审员培训师詹妮特?乔森等境外评审专家来华授课。

  为了更好地宣传、分享国内外企业追求卓越的成功经验,从2006年开始,中国质协将一年一度的“全国质量奖颁奖大会”更名为“全国追求卓越大会”。国外质量专家和国际上获质量奖企业成为卓越大会的座上宾。

  2005年大会上,时任美国质量学会当选主席唐纳德?哈金森说:“北卡罗莱纳大学的阿尔波特?林克教授和达特茅斯学院的约翰?司哥特教授的一项研究显示,与波奖相关的收益大约为240.65亿美元,收益与成本的比率按保守的估计为207比1。”

  2006年大会上,欧洲EFQM奖获奖企业西门子电力自动化事业部,讲述创奖十年征程从亏损到日臻完善的成长故事。

  2008年大会上,自1996年起担任美国国家质量奖项目主任的哈里?赫兹博士以《波多里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20年与质量概念的演变》为题,作了演讲,“20年间波奖获奖企业很多,的确有若干家公司经营不善。曾两获波奖的旭电公司(Solectron Corporation)1991年、1997年两度获得波奖。但由于其创始人和第一、二任首席执行官的相继退休,继任者偏离了波奖模式,因此他们的经营状况是每况愈下。”

  从面子到里子

  在鲜花和掌声中捧起质量奖杯,那是质量奖的面子工程,而参照卓越绩效模式自评或创奖,看看自己的质量成绩单,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不断成长则是质量奖的里子工程。这是卓越绩效模式队伍里企业的共同感受,无论是外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

  正泰集团(民营企业) 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体会:“卓越绩效模式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圣经。创奖的过程是企业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企业变革、创新的过程,更是企业重塑、再造的过程。”上海电力(国有企业)则评价说:“卓越绩效解决了方法问题、动力问题、平台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创奖不再是个面子工程,而是激发自我突破内在的驱动力的里子工程。对照卓越体验报告,明确自己的不足,是迈向卓越之境的一个基本前提。

  2017,全国质量奖花落谁家?11月29~30日,请您来听获奖者带来的卓越成长记。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