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旭东: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国经济网王旭东,今天会议由我主持。
  欢迎来到呼和浩特出席第十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今天是8月25号,已经到8月末了,我们有一位作家梁衡写过一篇散文,叫《草原八月末》。他曾经在内蒙古日报做记者,文章一开头就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7、8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数不清的花朵,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何等迷人”。我们今天就来到了大草原。首先代表各主办单位感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给我们全国的网络媒体界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到美丽的大草原来亲近碧草、鲜花和大自然。
  今天互联网正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力度、广度、深度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观察到,无论多么古老的行业,只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就会向像草原上的雄鹰一样一飞冲天、目视万里、搏击风雨、自由翱翔。媒体就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而借助互联网又成了飞翔在变革前沿的敏感的精灵。  [08-25 09:29]

主持人王旭东:
  17年来,中国互联网媒体论坛在全国不同的城市举办,就像一个播种机、宣传队,把中国网络媒体感知到、探索到、实践到的互联网的理念、技术、模式、经验都传播到了各地,推动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出现了与中国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快速增长。
  今年,论坛终于来到了内蒙古这个共和国最年长的民族自治区,我相信论坛的举办一定会助推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正在着力打造的“大数据产业”和“互联网+”发展规划,为内蒙古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论坛的举办得到了各方重视和参与。
  下面我介绍今天到会的主要嘉宾,出席今天主论坛的指导单位、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等方面主要嘉宾有: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同志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同志
  经济日报社社长张小影同志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同志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信息传播局局长黄其正同志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巡视员、副司长魏党军同志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刘福广同志
  中宣部新闻局副巡视员王娟同志
  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冯玉臻同志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网信办主任张佰成同志
  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罗青同志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雪峰同志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杨一心同志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波同志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教授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宋建武教授、钟新教授
  出席论坛的还有各省区市网信办的负责同志,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的领导同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商业网站和著名的互联网企业的负责人,我们一并向各位的光临表示真诚的欢迎和感谢!
  首先有请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冯玉臻同志致辞。有请!  [08-25 09:35]

冯玉臻:
  尊敬的任贤良主任,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在全市各族人民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氛围当中,我们迎来了第十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呼和浩特隆重开幕,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市人民政府和309万各族人民群众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本届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全区政治、文化、科教、金融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这里北依阴山,南濒黄河,是草原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国家向北开放、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城市。
  呼和浩特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窑文化”就已掀开了呼和浩特人类文明的历史。这里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流融合之地,古代丝绸之路中转之地,旅蒙商家互市之地,也是召庙文化盛行之地。  [08-25 09:45]

冯玉臻:
  呼和浩特的气侯舒适宜人,自然风光秀美。城区绿地率达到34%,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5.6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9%,2016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6天,蓝天、白云、碧水、绿树成为城市最好的形象代言,来到呼和浩特,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赏色、冬可戏雪。
  呼和浩特不仅是一座生态之城、秀美之城、文化之城,也是一座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谋在新处,于在实处,走在前列,团结带领汉、蒙、回、满等41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经济转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数据云计算、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七业”发展全面提速,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臻完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等“七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形象品味显著提高。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各项保障服务更加健全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显著增强。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新变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机遇,依托自然禀赋、能源区位、政策保障等综合优势,围绕打造国家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强力推进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全国最大的云计算基地,服务器能力达到70万台,吸引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搜狐等大批知名网络新媒体企业入驻,启动建设了中国乳业、航天云网、内蒙古资源网等物联网平台,全面完成“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百兆水平,城乡实现移动无线网络全覆盖,城市4G信号良好覆盖率近90%以上,建成全市融媒体传播中心,“一个中心、四大数据库、五大应用平台”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完成,互联网+ 农业、工业、商贸流通、公共安全等物联网产业链加快构建,网络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08-25 10:00]

冯玉臻:
  长期以来,国家和自治区网信办、各家网络媒体,对呼和浩特市各项事业发展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已经成为国内外认识呼和浩特、了解呼和浩特、感知呼和浩特的重要窗口和平台。特别是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为我市推进网络信息化产业发展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全国网络媒体事业发展改革提供更加开阔的思路。我们将以此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同各家网络媒体,各位业界精英的沟通对接,为大家搞好服务、做好保障,共同开启网络媒体及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同时,我们也衷心地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呼和浩特、宣传呼和浩特,把呼和浩特的精彩故事讲给全世界。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真诚欢迎大家走进呼和浩特,畅游呼和浩特,感受呼和浩特,全面了解呼和浩特开放自信的精神面貌,欣欣向荣的城市形象、朝气蓬勃的时代信息,衷心祝愿本届论坛圆满成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08-25 10:07]

主持人王旭东:
  谢谢冯市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下面有请经济日报社社长张小影同志致辞。  [08-25 10:14]

张小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同行们,大家上午好!
  借着内蒙古自治区70周年大庆的喜悦氛围,第十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迷人的“青城”呼和浩特隆重开幕。很荣幸,这次论坛由我们经济日报主管主办的中国经济网与内蒙古网信办、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共同承办。在此,我代表经济日报社和中国经济网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对给予论坛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记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作为中国网络媒体界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历届论坛的主题和内容,也成为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风向标。今年的论坛以“数字经济时代的媒体发展”为主题,也是对近年来数字经济和新媒体发展的呼应。  [08-25 10:14]

张小影: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字经济蓬勃成长。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壮大,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领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22万亿元,占GDP比重高达30.1%。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社会、中国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但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如何用好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也是媒体也面临的重要课题。  [08-25 10:50]

张小影:我理解,数字经济时代的媒体发展,有几个关键词很重要:
  第一个是“学习”。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我们很多传统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媒体的生存状态。我们今天面对的是移动互联、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等层出不穷的高新科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拥抱新的时代,才能驾驭未来。
  第二个是“创新”。当前,媒体一方面要适应受众需求变化提供“碎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要运用新技术,对信息数据、用户行为和需求进行充分分析,进行“逆碎片化”传播。这需要我们在传播理念、模式、内容、形式、形态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创新。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表达,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才能分享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08-25 10:55]

张小影:
  第三个是“坚守”。无论传播技术和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媒体的职责使命不能变,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不会变。在大胆创新、勇于变革的同时,我们必须始终坚守新闻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必须坚守底线,多传播“正能量”“暖新闻”“主旋律”,不做“标题党”。
  第四是“融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只有将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媒体才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08-25 11:04]

张小影:
  当前,主流媒体正在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党的十八大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努力使严肃健康的新闻内容与多样的技术手段、鲜活的传播形态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引导人、凝聚人、鼓舞人的作用。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经济日报社和中国经济网也在不断加快推进融合发展步伐。我们一手抓内容创新,不断提升经济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争取用权威、专业的报道,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更好读懂中央的经济工作部署,更真实地触摸中国经济的温度。同时,一手抓新技术的应用,丰富传播渠道,目前已搭建起了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两微一端为主的三大传播平台,形成了一个“多形态、多平台、多层级”的传播矩阵。今年,经济日报的中央厨房“全媒体中心”投入运营,通过采编流程再造,整合内部资源,调整组织结构,完善考核体系,加快队伍转型,基本实现了报网端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考核,正在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迈进。
  今天,来自各界的嘉宾、专家汇聚于此,我们欣喜于有一个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希望能为大家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桥梁,期待各位朋友畅所欲言,共同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献计献策,探寻合作共赢的新机遇。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8-25 11:04]

主持人王旭东:
  谢谢小影社长,下面有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同志致辞,有请。  [08-25 11:05]

王冬梅:
  尊敬的任贤良副主任,张小影社长,白玉刚部长,各位网络媒体的嘉宾,各位新闻界同仁,大家上午好!在内蒙古自治区庆祝70华诞之际,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美丽的青城,共话“数据经济时代的媒体发展”。首先,我代表中国记协向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和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为论坛召开花费的心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2001年,由中国记协发出建议,并联合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共同举办首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17年来,论坛始终紧跟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直面网络媒体发展新课题,探讨创新升级发展新范式,印证着中国网络媒体的成长轨迹。今天,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互联网即将迎来“智网时代”。站在互联网发展的新风口,我们再次齐聚一堂,探讨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举措,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交流几点想法。  [08-25 11:10]

王冬梅:
  一是坚定信心,打好媒体深度融合攻坚战。2014年8月,中央做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三年来,新闻战线认真贯彻中央要求,积极投身这场重大而深刻的媒体变革,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主流媒体传播阵地得到拓展,主流媒体传播半径扩大,网络舆论生态日渐清朗。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既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场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重大变革;既是我们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也是新闻战线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当前,媒体融合已经步入深水区,前路并非一路平坦,诸多堵点需要打通,不少痛点有待解决。我们一定要牢记职责,坚定信心,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对我们这一代媒体人来说,这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光荣。  [08-25 11:15]

王冬梅:
  二是不忘初心,守住优质内容价值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2·19”重要讲话中谈到融合发展时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虽然新闻已经从单纯的报道逐渐演变成了丰富多彩的产品,媒体构造、采编流程、生产机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无论如何演变,媒体的属性不会变,用优质内容引导人、凝聚人、鼓舞人的新闻理想不会变。在内容生产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主流媒体有责任担当优质内容的供给者,而这也将是成就主流媒体主流地位的优势所在。这几天,中国记协正在组织今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将从600多件进入定评的作品中评选出获奖作品。这些年,为适应媒体发展新变化,中国记协多次修改评选办法,在奖项设立、参评渠道、作品审核、评委构成等方面进行改革,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作品评选标准不会变,推进新闻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评奖宗旨不会变。  [08-25 11:15]

王冬梅:
  三是凝聚人心,建设新型人才队伍。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人才。去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向四做”的新要求,为新时期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崭新的职业标杆,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为新时期新闻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新闻界的桥梁纽带,中国记协正在努力加强政治引领、创新服务引导、拓展联系半径,通过系统安排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精心策划“好记者讲好故事”、严格评选中国新闻奖、拓展对外新闻交流渠道等,引导新闻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不忘初心,把“四向四做”要求融入新闻队伍建设过程中。面对舆论环境、媒体格局、新闻队伍的深刻变化,中国记协把加强联系服务新媒体从业人员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去年11月中国记协换届,新一届理事会增加了33名新媒体代表,比例从上一届的1.42%提高到10.36%;修改后的《中国记协章程》增加了联系服务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相关内容;目前我们正在推动北京和浙江新媒体专业委员会试点工作,条件成熟时将推动中国记协和全国各省市记协成立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中国记协将努力打造新型“记者之家”,为建设新型人才队伍、促进融合发展,提供服务,贡献力量。
  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08-25 11:16]

主持人王旭东:
  谢谢冬梅书记。下面有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任贤良同志讲话。  [08-25 11:16]

任贤良:
  尊敬的白玉刚部长、张小影社长,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值此重要时刻,我们相聚在美丽的“青城”呼和浩特,参加第十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时代的媒体发展”。受徐麟同志委托,我谨代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论坛举办付出辛勤努力的承办单位中国经济网和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信息、资本、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互联网推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空前提升,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建设数字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08-25 12:02]

任贤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我国互联网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站总数超过506万家,网民规模达到7.51亿,造就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巨大体量和发展潜力。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22.6万亿元,占GDP比重高达30.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9%,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成为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数字经济发展变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阶段和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拓展阶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统筹网上网下,构建统一开放的数字市场体系,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新期待,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是当前和下一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
  面对全新挑战和难得机遇,网络媒体如何勇立潮头、担当先锋,努力践行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各方面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光荣使命,我认为重点有这样几个目标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  [08-25 12:03]

任贤良:
  一是坚定政治方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影响力。当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再次让改革话语在互联网上风起云涌,当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不断唤起千万观众的情感共鸣,大家不难发现,主流思想舆论正在通过新的体裁、形式、方法、机制壮大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正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进入百姓生活肌理。我们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将互联网作为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发竞争的生机与活力。新闻舆论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通过传播效果来检验。如何检验?关键就看媒体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争取到最广大的用户。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人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阵地是网上舆论工作的基本依托,用户在哪里,我们的工作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涉水深者得蛟龙。在争取用户、巩固壮大阵地的激烈竞争中,唯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满足人们的阅读心理、注意力和求知欲,才能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引导,才能在复杂形势下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最佳效果的传播,打造生存发展和赢得未来的坚实基础。
  三是牢记职责使命,聚合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媒体的裂变式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互联网上各种资讯的竞争、观点的交锋与日俱增,其影响无所不在、日益强大。发挥好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合推动发展的正能量,网络媒体应当成为最强劲的动力,网络媒体人应当成为网上舆论场的尖兵勇士。要牢记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找准自己的历史坐标,立足自身的任务定位,让社会主流的声音在全平台形成“主旋律”,努力在凝聚共识、防范风险、争取人心、保障安全、促进发展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08-25 12:03]

任贤良:
  波涛蓄势,风必先起。当今中国已经站在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潮头。本次论坛将紧紧围绕媒体在数字经济时代中的发展前景,就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网络媒体应用中的创新升级,如何实现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如何重构媒体发展模式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在此,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做强优质内容。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这是媒体创新发展的辩证法。在全新报道时代,面对多元传播介质以及社交关系传播、移动化传播、受众体验泛对象化等交织融合的网络生态,我们更要积极把脉社会情绪、讲好中国故事,更加鲜明有力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可以预料,信息技术对于媒体的创新转型将产生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所有手段、形式的改进都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方式,但坚持正确导向,生产优质内容,才是检验媒体价值的核心要义。只有继续坚守“内容为王”,坚持内容定力,才能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打造媒体特色品牌,不断构筑新的精神与价值高地。  [08-25 12:04]

任贤良:
  二是坚持融合发展,壮大主流阵地。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在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技术等诸层面,都可以说是极为深刻的。网络媒体更要积极把握和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顺势而为、自我升级,借力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的时代机遇,适应分众化精细化传播趋势,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各个层面的创新,在确保网络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探索和推动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投入到诸如报道指挥系统、智能纠错系统、用户体验系统、人机互动系统、内容分发系统等领域中,为媒体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重塑媒体发展新模式,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阵地。
  三是坚持协同发展,支撑社会治理。互联网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网络正在将人与人的力量汇集起来,越来越多地影响舆论和民意走向,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也将是一个长期课题,但是万般变化,不离其宗,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学网、懂网、用网”的要求,解决好上网看什么、如何看网络以及“网下”如何干,是面对互联网发展浪潮,聚焦发展为了人民的自觉意识。我们要积极谋划、推动、引导网络媒体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互动、体验、分享的优势,让它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社会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改革发展赢得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资源,让互联网成为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的重要支撑。
  同志们、朋友们,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年,发展数字经济前景光明、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携手共进,顺势应时,努力推动媒体创新发展,持续唱响中国好声音,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不懈努力。
  最后,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8-25 12:04]

主持人王旭东:
  各位,我们进入主论坛环节,有请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校长演讲,有请胡校长。  [08-25 12:05]

胡正荣:各位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大家都知道网络媒体的发展到今天是处在一个新的增长期,或者要进入一个升级版,所以我今天在这儿跟在座分享一个观点,我们要抓住智能化的契机,让我们的网络媒体未来发展走得更好,题目叫做《智能化网络媒体的未来趋势》。
  我们都知道,今年5月18日Google大会上,Google的CEO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从移动优先应该发展成为AI优先,现在越来越多互联网人都在提我们如何去面对AI时代的挑战,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对我们媒体发展来说现在还处在一个基于互联网、基于PC端,或者基于移动端这样的发展,但是实际上移动再下一步AI的时机我们也需要抓住,否则可能就会落伍。
  我们明显看到现在互联网的巨头们都在布局人工智能当中的一些硬件,前两天我们看到在微信上也在传,我们还在大谈软件的时候,美国开始布局新的硬件事业发展,我们看到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在硬件上,包括软件上,都开始在人工智能上布局,其实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判断,大概到2020年时候,网络浏览量大概1/3甚至以上越来越不是通过屏幕的界面去进行,可能是通过声音界面去进行的,因为声音是最便捷的,大家张嘴就来,闭嘴就停。所以我们发现它的入口越来越多样化,不仅仅是我们大家习惯于现代移动优先的时代的手机,这个布局就给我们做网络媒体的带来一个思考。  [08-25 12:08]

胡正荣:
  所以,我有三个问题跟大家一块讨论。第一,人工智能时代是不是已经来了,现在看互联网大佬的一些布局,明显发现这个时代在向我们敲门。今年1月5日,中宣部召开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会上,刘奇葆部长特别提到,“要用好现有的技术”。今天开场白和会议材料、数据抓取、用户画像、云计算数据库、大数据、4G、H5、虚拟现实、无人机,甚至机器人写作现有的技术大家都在做。
  刘奇葆部长提到要急需研发这样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特别是场景匹配,还包括下面的增强现实等等很多这方面技术的应用。所以,我们会看到我们真正网络媒体的进步和发展是进步驱动也是技术导向的,这是我们要做好未来网络媒体发展的布局和谋篇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的到来,这个时代的到来,这个判断实际是肯定性的判断。
  第二,我想跟在座讨论和分享的是,网络媒体它到底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演化过程,我们现在处在什么阶段?我们如果想看未来,现在要对当下做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应该说互联网,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之间的一种融合,基本上还是在做“加”,真正做融的不是太多,尤其是主流网站基本都是传统媒体的麾下,这个工作做起来非常难。按中央的部署或者中央的期待,这个媒体融合我们再在各位主流媒体的主流网站,其实要走的是这么三部曲,这部基本还好,基本过去了,你需要我,我需要你的时代,“报网联动”、“网台联动”这样的概念。网络媒体发展到什么阶段呢?我们看一下互联网自己对自己的判断,基本上分为1.0、2.0、3.0。在1.0时代以PC端为特征,那个时代追求门户、流量、追求点击率,这样我的PC端网站才会有营收,才会有社会效益,实际那个时代早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已经进入Web2.0的时代,实际是以高度的黏性把用户黏住,用户黏住之后,通过社交化实现,通过高度的社交化和黏性把用户黏住,掌握用户使用习惯,通过大数据了解,做精准的推送、传播、服务,这是当下的时代,各地都在做、经常提的一个词“移动优先”,我们PC端彻底迈向移动端,很多地方还没有做得很顺畅和成功。2.0是当下的时代。  [08-25 12:48]

胡正荣:
  互联网时代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判断实际是智能场景时代,这个时代实际已经非常清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个时代明显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或者智能化跟用户之间的连接和用户之间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高度匹配,在这个时代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所以,如果说对应前面中央的期待三个阶段,如果对应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网络媒体如果还叫网络媒体,我们现在的网络媒体基本上也会呈现三个发展的阶段。
  第一个是内容媒体,我说句实话,内容媒体是对应1.0的,现在为止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主流媒体举办的网络媒体,说实话有很多还是停留在内容媒体阶段的,就是把自己内容从我的报纸和电视台碎片化以后上到我的PC端或者上到我的客户端,这种情况还是出现在相当多的主流媒体办的网络媒体,仍然还是在1.0时代。
   2.0时代不能说还没有看到,但是不多,2.0时代要聚集用户,不是聚集内容,聚集用户的一个基本手段和策略靠什么去聚集,靠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政治局学习会上,特别明确提到了互联网的三个特征,其中一个就是交互,还有一个是体验,我们现在传统媒体办的相当多的网络媒体还仍然是单向度的,基本把内容碎片化之后挂在客户端、PC端传播出去,还不是互动的概念,我们很多客户端非常单向,是告知功能,没有交互能力。这种没有交互能力的客户端对我们当下是必须要跨越过去的一个槛,用户集成了,用户没有集聚没有用,我们2.0时代仍然不普遍。刘奇葆部长1月5日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特别提到移动优先。互动、个性化才有移动的意义。这是第二个阶段,与Web2.0对应的。
    [08-25 12:50]

胡正荣:
  与Web3.0对应是智能媒体时代,我的供给和老百姓的需求能够做到高度智能匹配,而且是在特定的场景下,任何场景下的高度智能匹配,这样才叫做我们未来期待的一种网络媒体,否则这个媒体我们所做的网络媒体很有可能会快速被各种各样的平台所取代。我们网络媒体进化阶段实际处在1.0到2.0之间,还没有完全达到Web2.0的阶段。
  网络媒体现在做的很多阶段性的工作,新闻的采集、制作、分发和新闻的消费上,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如果说有点技能和技术手段做支持,能做到像我们在这列的这些业务形态,在我们的网络媒体1.0跨越到2.0阶段,甚至有的已经基本到了2.0阶段的时候,我们网络媒体都可以做到像这些机器人写作,今年九寨沟的事件机器人写作25秒就完成了,新闻生产、新闻分发的变化,个性化推荐,大家也都在做,我也不说了,因为时间关系。新闻消费这个变化,大家都在尝试各种各样新的技术手段,呈现方式,这都属于我们现阶段做的比较初级阶段,1.0到2.0之间,或者叫1.5时代的做法。
    [08-25 12:50]

胡正荣:
  智能时代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这是第三个要回答的问题,我说的一个比较关键的也是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借用杨强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主任,刚刚当选世界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理事会的主席,有一次他在论坛上讲了一个观点,实际上媒体真正进化到智能时段是要AI加每一个环节的,新闻编辑室就是生产方式,到信源捕获、到各种视频形态的资讯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内容的实现,到智能的分发,最后到延长线的资讯服务,都需要有人工智能的进入,所以,才能够进入到3.0,现在2.0还没有完全进入的情况下,我们要对3.0时代做一个判断,这是杨强教授的观点,我同意他的观点,借用一下他的观点。
  如果细化一下,其实智能媒体这四个要做的工作,肯定是必须要在2.0这个时代要充分完成才能进入到3.0时代。首先一定是以云端化实现所有的产品和所有资源的共享,垂直化去做内容的整合,因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要特别实现用户的场景需求,垂直化是肯定的一个产品,基本内容的一种整合形式,但是它的消费肯定是在特定的场景下去实现的,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肯定不一样,最后真正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高度智能匹配,必须实现智能化的判断,这样才是一个智能媒体要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和功能。
    [08-25 12:51]

胡正荣:
  如果我们这么看,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部分,如果现在说我们相当多的媒体在做用户画像,在做精准化推送,个性化服务,貌似有一点点智能的特点,但是距离还差得很远。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基本上有三个,第一个叫运算智能,我们这次来的一些企业肯定会谈到他的运算智能的优势,也只是说以运算和存储能力为依托对人的一个基本的判断,但这属于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实际上更高级的一个阶段是要延伸人类感官的感知技术,我得知道他现在知冷知热,对我的用户我要知冷知热,这个阶段叫感知智能。更高级的智能是让我们的媒体有情感,达到认知智能,你对人的情绪,情感,包括他的理性都可以做判断,我们希望智能媒体如果发展到这个阶段,就是真正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基本生活元素和构成。
  所以,最后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来做一个我们对网络媒体发展阶段和下一步对接的领域和方向,用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做总结:“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现阶段主流网络媒体在理念、内容、手段和体制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还有许多更加细化和深化的工作要去做。
  我就说这么多,说得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08-25 12:51]

主持人王旭东:
  谢谢胡校长的分享。下面有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主任罗青同志发言。  [08-25 12:51]

罗青:
  尊敬的任贤良副主任,王冬梅书记,张小影社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八月的内蒙古草原花正艳、草正绿,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全区各族人民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云谷”—呼和浩特迎来了中国网络媒体界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的专业论坛—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此我谨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及网络媒体发展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第一,见证“中国云谷”蓬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启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以来,依托自身的冷凉气候、便利的区位交通条件、丰富的电力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已达90万台,全区光缆总长度42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890万个,北方大数据中心建设初显规模。2016年11月7日,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在北京召开,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是全区的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有“中国云谷”之称,拥有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讯运营商的大型数据中心,百度、阿里、腾讯、搜狗等众多知名企业强势入驻,与华为公司、中兴通讯、浪潮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预计未来三大数据中心全部建成后,服务器数量可达368万台,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2017年2月24日,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新区将重点围绕数据中心建设和硬件生产进行上下游产业链布局。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数据中心都坐落在这里,已具备48万台服务器以上的云计算服务能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有着坚实的基础。  [08-25 12:52]

罗青:
  第二,依托“中国云谷”筑巢引凤,着力打造国家级云计算产业基地。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建设,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若干政策》《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大数据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从资金、用地、人才等各方面优化服务、提供保障,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把打造“中国云谷”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以自治区成功获批国家级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综合类试验区为契机,将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建设一批领先水平的应用示范,突破与实施一批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引领发展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尽快形成立足内蒙古、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国家级云计算产业基地。目前,呼和浩特已建成融媒体传播中心,中心以“中央厨房”概念为核心建设理念,创新性提出“链式矩阵型中央厨房”模式,形成了一条具有示范效应的新闻全产业链。对于中国媒体界而言,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有利的政策支持、良好地发展环境,加之“中国云谷”强有力的技术、数据分析服务能力,可谓是“筑巢”的上佳之选。  [08-25 13:01]

罗青:
  第三,发挥“中国云谷”产业优势,全力助推媒体融合更好更优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7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其中手机网民达7.24亿。手机网络新闻用户接近6亿,微博和微信月活跃用户(账号)分别达3.61亿和9.63亿,网络媒体应用面非常之广。在此背景下,只有拥有大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库,才能在媒体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中拥有更广阔的空间。云聚青城,数联天下。蓬勃发展的呼和浩特、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蕴藏着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巨大商机和无限潜力。入驻“中国云谷”,掌握大数据技术,对于促进媒体融合发展是不可多得的良好机遇。本次论坛汇聚了中国媒体界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企业家,借此机会我们诚挚邀请大家与我们一起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共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同时也请与会专家代表为正在建设发展中的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多提宝贵意见。最后我衷心希望大家在呼和浩特市、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多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隆重氛围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来的发展变化,给我们多宣传、多报道。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幸福安康!谢谢大家!  [08-25 13:01]

主持人王旭东:
  谢谢罗书记,罗市长,罗主任,众多头衔,还有一个头衔,他还是我们的经济学博士,演讲中大家也看到他的专业。有这样专业的领导我们对,对和林格尔将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下面我们请新华网副总裁申江婴先生发言,有请。  [08-25 13:02]

申江婴: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信息技术变革推动媒介形态持续快速迭代演变。以PC互联网为代表的传统网络媒体开始从舞台中央走向相对边角,新兴的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已成为主要信息入口,聚合类平台、自媒体公号不断涌现,网络直播、问答社区等成为舆论生成传播重要源头。媒体格局加速重构的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紧盯技术前沿、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才能占据未来媒体发展的制高点、把握舆论的主导权。  [08-25 14:03]

申江婴:
  如何认识把握未来媒介形态演进的趋势和方向?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推动新闻传播创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程是什么?这里与大家分享几点个人思考:
  第一,“万物皆媒”,物联网媒体是未来媒介形态演进的重要方向。
  随着光纤宽带网络的广泛覆盖、4G网络的全面渗透、5G商用化的不断加速、NB-IOT等窄带物联网的加快部署,信息通信技术正沿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物联网的方向加速前进。正如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了相应的媒介形态一样,物联网的社会化应用也正在和即将造就新的媒介形态与传播模式。
  未来将是“内容”无限和“渠道”无限的物联网时代,信息提供者、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接受者逐渐呈现出泛采集、泛终端、泛受众的状态,物联网将让信息入口无处不在。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到2020年,将有250亿个嵌入式和智能系统被接入网络,这将掀起传媒发展与应用的新高潮,催生令人目不暇接的全新信息入口。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样化、个性化的屏幕成为新闻和信息的新入口,从过去的电视屏、户外LED屏,到电脑屏、手机屏,再到目前的洗浴玻璃、桌面、饮料罐体、登机牌等,甚至未来可以预见的无处不在的“隐形屏”,这些新入口已成为媒体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新的超级应用产生了新的新闻和信息入口,如滴滴打车、高德地图、微信、淘宝等应用依靠其庞大的用户群,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链接一切相关的资源,打通新闻与信息入口。
  在物联网时代,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无人机也为媒体提供了新入口。通过智能手表,用户只需抬起手腕便可阅读新闻资讯。向智能后视镜说出指令,就可播报当天新闻。无人机更是可以传送回超常视角的景象,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飞手徒步深入九寨沟景区,航拍九寨沟美丽山河的“肌肤之痛”;已完成50亿票房神话,持续刷新国产电影票房纪录的《战狼2》拍摄也有新华网无人机特约飞手参与。当然,在物联网时代,究竟哪一个超级应用能够产生如两微一端的效果,我们还拭目以待。  [08-25 14:03]

申江婴:
  第二,“万媒皆智”,智能化是未来物联网媒体的重要特征。
  展望未来,智能化是信息通信业下一程的核心。互联网解决了人与人连接的问题,接下来应该解决人与物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这就是物联网的范畴。人本身是有智慧、有思想的,而物没有智慧、没有思想,所以当人跟物相连、物跟物相连的时候,必须是一种智慧连接。
  未来,通过传感器收集利用海量信息数据来“讲故事”将成为新闻生产的一种常规模式。新华网与海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开展生物传感技术、数据挖掘与精准营销、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创建了国内首个以生物传感技术为主的用户体验实验室,并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代生物传感智能机器人——Star。新华网与经典舞台剧《战马》合作,通过高科技的生物传感技术全程观测并记录观众观看演出时的体感反应,使普通的观众成为可以发出客观“声音”的参与者。
  除了媒体内容生产越来越智能化,机器算法、人工智能推荐也将改变媒体内容分发机制,不断提升内容与读者的个性化匹配度。基于兴趣的新闻推荐、基于个性化的短视频资讯,当前已经初现端倪,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未来,新闻内容生产、新闻内容分发、平台、终端及用户彼此关联,都将有更多人工智能的渗入。  [08-25 14:03]

申江婴: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与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智能编辑部发展报告》提出: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石、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提升内容生产传播效率为目标的智能编辑部形态,成为媒体面向未来前瞻而务实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
  第三,“智媒皆融”,融合共生是推动物联网智媒生态繁荣的重要理念。
  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未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技术等将实现媒体全链条的渗透和融合,从模式创新走向生态重构,形成融合共生的物联网智媒新生态。媒体进化就是媒体边界的拓展与智能化的升级,传统媒介形态在融合发展下崩解与重塑,新兴媒体在跨平台矩阵中共享新媒体生态圈,未来媒体将以物联网等新技术为驱动拓展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物联网时代,溯源与物流很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的催生环境。新华网建立“溯源中国”平台,推动以RFID等智能标签技术为基础的农产品溯源等应用模式,由于用户间的频繁互动与信息交流,构成了一种有效而重要的互动媒体场,使其具备了催生新媒介形态的土壤。
  在新旧发展动力转换、新旧发展模式更替的重要关口,如何紧紧抓住数字经济时代契机,加速形成新常态下媒体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新路径,我认为要从技术研发、应用拓展、平台运行三个方面入手,加快发展物联网智媒。  [08-25 14:04]

申江婴:
  一是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传媒创新力。技术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媒体亟待补齐的短板。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用最好、最新的技术提升采编能力,拓宽传播领域。我们正处于智媒时代的黎明,要着力加强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应用能力,抢占技术应用发展先机。针对传媒业生态的关键维度——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等,加大语义识别和分析、机器算法、大数据等新技术集群的研发和渗透,同时加强技术把关、内容把关,为媒体内容生产与呈现开拓想象空间,为传媒创新与转型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二是拓展应用市场,提高传媒市场力。对传媒业来讲,要想实现传媒市场力的全面提升,就要与时俱进,紧密关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究适用于新闻领域的“用户画像”、场景匹配、个性分析、即时推送、机器人写作等技术应用,积极谋划布局全息投影、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我们要不断提高对物联网智媒的认知度,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平台提高新闻内容生产和服务能力,拓展应用市场,尽快形成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优势。  [08-25 14:04]

申江婴:
  三是完善运行平台,强化传媒传播力。物联网时代,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将成为传媒转型发展的重大切入点,有利于形成生命力较强的媒体传播力。
  现代传媒业想要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自我革命、自我突破,在牢牢占据移动互联网传播制高点的同时,紧紧瞄准媒体发展的下一个制高点——物联网,抢占未来媒体融合发展的制胜点。
  值得欣喜的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国家队力量开始凸显。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发展和新技术的融合过程中日益活跃,真正发挥出了“主流”的力量。近年来,新华网加快科技与传媒深度融合,按照“做强新闻网、做特社交网、做优移动互联网、追踪物联网、服务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在生物传感、人工智能、数字视觉艺术、数字影视、VR/AR、无人机等前沿技术领域作了大量新媒介形态的探索和实践,在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过程中释放出更强大的动能!  [08-25 14:04]

主持人王旭东:谢谢申总。接下来有请东方网党委书记、董事长何继良先生发言。  [08-25 14:05]

何继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够作为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代表站在这个论坛上发言。刚才听了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发言,深受启发和教益,作为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代表,结合东方网发展的一些实际,与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些思考和感受。
  2017年是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迎来了70周年的大庆。而对于我们这些新闻网站而言,如果从1997年人民网、新华网成立算来,今年正好走过了第20个年头。对于东方网来说,我们也走过了17年的历程,完成转企改制也已经5年了。
  回首新闻网站风雨兼程的这20年,我们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新闻网站初步实现了抢占互联网新闻传播新阵地的既定目标。2015年我在东方网举办的地方新闻网站负责人论坛上提出,新闻网站的成就至少可以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新闻网站是传播主流价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主导者;二,新闻网站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三,新闻网站是新媒体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者;四,新闻网站是新媒体盈利模式的探索者;五,新闻网站是新媒体发展、人才资源的提供者。  [08-25 14:05]

何继良:站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风口,新闻网站在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对于全社会全行业的影响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新闻网站也不例外,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新闻网站不仅仅是单纯的媒体,而是要整体转型,与技术、数据、产业等进行更深地融合。
  其次,传统媒体积极转型,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他们拥有较强的内容原创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在人才和知识储备上仍具有优势,如何探索和竞争中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新路,亟需我们研究。
  第三,“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打破了传统的利益格局,但作为流量入口的平台经济体的出现,又可能形成新的垄断。BAT分别以搜索、电商、社交为核心,广泛渗透到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抑制中小企业创新,同时也给新闻网站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四,新闻网站自身仍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媒体和技术队伍储备、市场化能力以及体制机制还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
    [08-25 14:07]

何继良:
  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网络媒体应该向何处去,这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我们惟有改革创新,才能继续前行。
  一,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导向要求是新闻网站与生俱来的职责和使命,这决定了新闻网站的权威性、公信力,决定了新闻网站在媒体融合、“互联网+”方面,比传统媒体先行一步。
  东方网成立之初,正是快速整合了上海传统媒体内容、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得以高起点高速度发展。在媒体融合、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新闻网站更要保持得风气之先的朝气、勇气、锐气,不断拓展传播手段、不断丰富传播形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牢牢把握话语权和影响力。
  近年来,东方网加大对页面前端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采编、技术融合团队运作,不断创新移动传播模式,推出全新的移动端报道产品,通过可视化报道和现场视频直播,以及现场图片报道,充分发挥了移动新媒体海量传播、融媒体报道优势。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报道上,东方网从图文直播报道,到深度稿件,再到短视频报道,层层推进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独家专访报道。《董建华:“一国两制”是香港未来发展最大优势》一稿被190家以上网站转载,总阅览量在1000万以上。  [08-25 14:08]

何继良:
  二,要始终坚持技术引领。“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云计算、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普遍应用的阶段,纯粹靠内容发布已经无法满足网民的需要,需要因时而变,借助新技术新应用,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在2015年底,东方网推出一款基于个性化推荐算法的移动端产品东方头条APP。该产品以用户为核心,通过数据分析深度挖掘用户兴趣点,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特色资讯,实现信息的精准传播。截至目前,东方头条下载用户超过3.5亿,日打开数超过6000万。东方头条与多个区域性主流媒体合作,已建立12家地方站,启动地方头条的全国布局。同时,加强与海外主要华文媒体的合作,共建区域性华文移动端聚合资讯平台,美国头条、加拿大头条、中俄头条等海外头条矩阵初显成效。
  下一步,东方头条还将在技术建设上精耕细作,联合高校成立技术实验室,不断优化大数据分析平台,完善自然语言识别模型,尝试机器人智能写稿。  [08-25 14:09]

何继良:
  三,要始终紧紧拥抱资本市场。新闻网站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投入,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撑。人民网、新华网IPO上市,为新闻网站如何破局,取得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极大激发新闻网站的发展热情。实践证明,拥抱资本市场,提升网站实力,内容生产、技术升级能得到更多投入,优质的内容产品能源源不断产生,最终,新闻网站的品牌影响力能持续地扩大。
  东方网成立之初,拥有正局级事业单位性质的东方新闻网站以及企业性质的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两块牌子”,采用“双轨制”运营模式。随着东方网的壮大,“一网两制”弊端逐步显现,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最终还是要摆脱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行为习惯,主动地面向市场,培育自身的造血功能。
  东方网面向市场的转型发端于2009年。作为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当年10月,东方网被中央外宣办列为首批转企改制试点单位。在2012年完成转企改制的基础上,2013年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发2.57亿股融资5.4亿元。2015年,东方网在新三板挂牌。今年3月,东方网完成了定向增发股票1.4亿股的工作,成功借助资本市场融资4.9亿元。
  东方网挂牌新三板以来,品牌商誉和市场估值大幅度提升,今年8 月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信部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东方网在百强企业中的排名从2016年的67位跃升到43位。  [08-25 14:09]

何继良:
  四,要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新闻网站的改革创新,说到底还是在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实现内容生产方式的转变,组织模式和行事规则的转变,从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转企改制5年来,东方网不断构建符合现代传播要求的资源体系,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体系,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修订了公司章程,完善了公司架构,明确了业务方向,努力培育企业意识、经营意识和责任意识。5年来,东方网推行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大胆启用理念新、有闯劲的年轻人,培育和孵化讲求合作、富有激情、有创造力的攻坚团队。2014年起,东方网启动“红名单”制度,重点激励新闻、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超过了管理人员。目前我们正努力建立一套将劳动与资本相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真正将激励落到实处。
  回望中国新闻网站筚路蓝缕的20年,回首东方网砥砺前行的5年,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面对挑战和困难,东方网和其他兄弟网站一样,坚持了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在传播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上,初步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我们有信心,只要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东方网在下一个5年,中国新闻网站在下一个20年一定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08-25 14:09]

主持人王旭东:谢谢何董事长。接下来是一点资讯总编辑吴晨光先生演讲。  [08-25 14:10]

吴晨光: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新媒体时代总编辑转型记。今天来这个场合我还是很激动的,三年前同样这样一个会上,当时是国际在线主办的,我讲的是搜狐网媒体融合的变革,当时王总也应该在。一晃三年,我成长了,从搜狐网到了一点资讯,这三年我也在观察我从事的行业,这个行业在三年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如图,从一百万年前,有人类开始,传播的四个环节从未变过。但变化的是这四个环节里面所包含的内容,特别是在内容生产,即内容获取的权力和内容分发的权力上,这两年变革非常大。
    [08-25 14:11]

吴晨光:
  首先看谈一下在内容生产权力的转换。以前谁有内容生产的权力,只有在座这批人有这样的权力,今天不一样了,据2017年6月份统计:现在微信上每天有2000万个公共帐号。在一点资讯上,2015年5月份我接手一点资讯时是5000个自媒体,我们的友军加起来一共是50万个。从一点号的展示、点击、分享、评论、收藏,包括凤凰网三端内容,自媒体内容占据绝大半壁江山,在一点资讯APP平台上,现在很多时候公有制主体还是要有,但是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已经非常好了。看一下数字,每天发文15万篇。自媒体崛起给我们在座这批职业媒体人提出了非常高、非常大的挑战。一开始我们可能要强调我们的原创内容,我们自己要做最好的,但现在发现在很多专业领域的人的写作水平、表述方式比我们更强,因为他自己有更切身的东西。媒体人在管理内容时,现在要有两个能力,包括现在在座很多网信办的领导,其实给网信系统、政府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认为天下所有的优质内容应该是唯我所我有,天下所有的作者都应该成为我自己的记者,前提条件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另一方面我们要有主动出击的能力,能够寻找到优质的内容和优质的作者,并且变被动为主动,调动他们去完成我们重大的报道。比如在《战狼》时,让一个自媒体人做了一篇稿子,舰长按导弹发射,打到吴京主演的角色跟外国特种兵对战的地方就是几分钟,这就是自媒体人挖出来的,因为他是导弹专家,这种策划能力我们要有。  [08-25 14:12]

吴晨光:
  我从业20年来总结的八个字:选题、采访、写作和包装。刚才任部长说的也是我的心里话,诸位做产品、做技术、做智能分发、做人工智能,所有的东西,最后分发的一定是内容,只有八个字:选题、采访、写作、包装,其实背后有很多变量,这背后有很多故事,特别是标题的制作非常有意思。
  编辑要有挖掘优质内容的能力。在自媒体里,给我们一个主动表达的同时,也有浑水进入到这个行业里。一点资讯每天接收差不多15万篇自媒体的文章,每天封的文章超过其中的1/10,一个月新加入的公号有7、8万个,每个月封的公号接近2万个。在很多时候,一个号一天拿一个身份证注册2000个文章上来,包括有害信息、涉黄信息等等。前两天北京市网信办发布了一个文件,自媒体的八个乱象。
  我们这些专业媒体人是对自己文章非常挑剔,有一个基本的出版界规律,应该保持万分之二的错误率,现在自媒体文章里错别字有的是大段大段错误,我都不敢把这个文章给到我的闺女看,因为我怕毒害青少年,毒害下一代。我们媒体在发展,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遵守规则,所以需要我们专业媒体人给他们形成指导,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点资讯指导媒体人特别注重几点:重大突发事件;重点热门话题。现在的社会长期以来积累的官民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贫富之间的矛盾,其实在互联网上开始逐渐爆发出来,现在很多自媒体人,追逐真相的被炒作情绪的吊打,这个我非常反感。我们这些人要努力做一个社会情绪的引导者,很多东西最后爆发全是社会情绪的爆发,公众根本不关注真相是什么,只关注情绪。我们这些专业媒体人对自媒体的引导非常重要。
  我写了两本书:《自媒体之道》《超越门户》。今年会出2018版的《自媒体之道》,希望大家能关心这个事情。  [08-25 14:12]

吴晨光:
  接下来再谈一下内容分发权力的转换。如果我们认为3.0时代的到来就是人工智能、分发,对算法的理解,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的编辑应该做哪些事?
  首先,要理解算法分发或人工智能、千人千面是什么样的概念?它是一个基本的用户思维。以前是总编辑站在台上,我说谁是头条、谁是二条,我说了算,先有文章、后有用户,爱看不看,读者不看就走人,不用买我的。但是现在是先有用户画像,这个用户是什么样子,我来给你匹配相应的文章。用户画像和文章画像之间,通过某一个算法模型进行匹配,这就是今天人工智能在媒体领域分发基本的应用。这里面是如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前是国家计划,现在是市场需求。所以我们的编辑要有一个思维转变的意识。这里特别强调一点,编辑通过什么样的东西来观察用户?数据。每一个冰冷数字的背后其实是用户行为的反映,我们会用数据倒逼编辑行为,提出我们考核目标,然后让编辑来完成这个事情。
  分发不准,点击率不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标签或机器对这个文章识别不够准。机器对文章的识别是分级的,什么样的文章,是时政、财经、社会、娱乐、体育的,体育里又要分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的,足球里又分国际、国内,如果是国内是国安还是恒大,文章的标签,包括视频内容的标签越细腻,文章就会匹配的越准。我们会根据数据做优化。当然还有很多维度,这里有一个很深刻的算法模型。  [08-25 14:13]

吴晨光:
  第二,编辑的转型要充分理解产品。在平面媒体时代,很多人没有产品的概念,因为这件事情太简单了,产品就是一张报纸,报纸顶多是瘦报、宽报的概念,没有对产品进行太多运作。在PC门户时代,从1997年到现在二十几年,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今天,移动新闻客户端,包括视频产品、问答产品很多都是新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产品吃透。
  产品和内容是什么关系?是水和杯子之间的关系。我们最终喝的是水,但如果这个杯子一打开,就给我嘴拉一个口子,可能就不选它。所以我们要充分理解水和杯子的概念。
  这个案例是一点资讯媒体建立积分等级的体系。自媒体人原创内容、首先发布内容、独家发布内容,每一个稿子,包括帐户级别都会转化成积分体系,到了一定积分体系之后就能享受到一定的权益。比如某一个体系可以直接开通公众打赏功能,某一个体系可以享受原创补贴功能,某一个体系可以享受免费图片、免费视频,通过产品体系把自媒体人黏合住。  [08-25 14:14]

吴晨光:
  第三,人工智能时代千人千面的分发提升了效率,但是我们是坚守价值观的人,我们不能够唯点击率、唯分享论。去年在贵阳论坛上,刘总提出算法“三个陷阱”:一、会让人陷入信息孤岛,信息变得非常狭隘,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二、陷入标题党,点击率高的稿子更容易被分发;三、情绪化的文章、口水化的文章最容易被人点击和传播。所以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点,做媒体的人坚守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环境、领域里。人工智能是保证更高效率的,但我们编辑保证的是公平和正义,我们把正能量的声音通过媒体传播出去,我们要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做兼顾。
  以前大家都在讲内容为王,如果仅仅有内容的话,没有一个好的产品是不够的。水不能趴在地上喝。内容以产品为依托,产品从哪出现?要有一个超市,把它放在超市里面,这就是渠道。很多人都知道做内容是我们的强项,做产品我们还可以,但是在渠道,APP下载上会花大量投入,所以渠道又是一个依托。
    [08-25 14:14]

吴晨光:
  我们的技术、算法分发、人工智能技术会把这三点紧密串在一起,但是关键就是我们从基本、传统的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这才是媒体转型的核心,而不仅仅是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就像刚才胡教授讲的,我们仅仅把一个报纸的东西搬到APP上,能叫转型吗?我觉得只是介质的变化,不是转型。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在坚守正确价值观的前提里,用户导向的重要性。
  当然无论怎样做,怎样创新,最后还是要归结到内容上,因为内容为王,我们信息APP也好,网站也好,报纸也好,杂志也好,最终还是传统媒体的载体。谢谢大家!
     
    [08-25 14:15]

主持人王旭东:
  谢谢晨光总编辑。晨光是一位非常勤奋的总编辑,去年在贵阳论坛之后不久,他就出了《自媒体之道》这本书,还不到一年又准备出第二本,我们期待着。
  今天上午主论坛到此结束。
    [08-25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