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作品

一名监管干部的扶贫情结

  

  图为陈振海(左一)询问袁天玉药柜经营情况。

  5月26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食品药品监管局副调研员陈振海第四次来到兴义市顶效镇楼纳村袁天玉的小食品店,查看“百家药店进乡村”农村药柜的经营情况。“最近经营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陈振海一边询问袁天玉,一边仔细叮嘱她要按培训的内容规范经营。

  离开袁天玉家,陈振海又来到万峰林街道下纳灰村的杨连平店里。杨连平的丈夫去世得早,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长大,经济条件在全村是最不好的。“但杨连平是村里最能吃苦的。如今她办起水站,隔壁又经营了药柜,希望能帮助她脱贫。”陈振海向记者介绍道。

  “百家药店进乡村”的开始,还要从一次扶贫工作说起。2015年3月,陈振海和局里的同事一行5人到晴隆县忠营镇对定点的三个村开展扶贫工作。到达龙向村后,陈振海问村支书邓连益,村里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的。邓连益讲:“送钱送物就算了,我们村很想让你们帮助解决一下买药难问题。”陈振海和同事详细询问,才知道龙向村卫生室的村医怀孕了,一个星期只在村里上班两天。村民有个头疼脑热拉肚子的,要到20公里以外的镇上去买药,为了买几块钱的药,就要支出几十元的路费。有的村民为节省这几十元的路费,不舒服也就忍忍不出去买药了。

  陈振海和同事听了邓连益的话感到很心酸。村民买药困难,极有可能把本来不严重的小病拖成大病,最终因病致贫。“党员干部就要为老百姓干点实事,要不然要党员干部做什么?”陈振海这样说。回到局里,陈振海和同事认真地向局领导汇报了这个情况,大家都感觉这个问题比较棘手。陈振海找到黔西南州卫生局,卫生局说这是全州农村的普遍问题,一时半会儿不好解决;找到州里的医院,医院表示派医生进村可以,但不可能长期驻村。辗转多次,问题没有解决,这成了黔西南州局领导班子一直惦记的难题。

  经过多次研讨和调研,黔西南州局领导班子想出一个办法,发挥企业的作用,由政府主导,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贫困村设置OTC药柜,由具备实体店铺且达到一定文化程度的村民经营药柜,具备资质的药品批发企业提供货源,并对药柜的药品采购等一系列问题提供技术服务,逐渐解决村民买药难、用药贵的问题。为此,黔西南州局专门召开药品经营企业座谈会,这个办法得到了参会企业的大力支持。最终黔西南州局敲定具体实施方案,由州局牵头,贵州德良方医药销售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工作方案得到黔西南州政府和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大力支持,要求黔西南州局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培训工作。

  目前,这项扶贫工作正在黔西南州如火如荼地推进。贵州德良方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和贵州大家康健医药有限公司已在全州农村地区开设乡村便民药柜500家,培训药柜经营者1000余人次,获得村民的广泛称赞。今年,乡村药柜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造福更多的村民,让村民不再为买药难、用药贵而发愁。

  作者:中国医药报社 张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