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2005年两会建议和议案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宗庆后2005年两会建议和议案

2012年03月03日 18: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1、关于尽快为零售商超立法,规范流通企业运营的建议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宗庆后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零售商超得到较快发展,本土零售和外资零售在国家还没有对分销行业全面开放时就展开激烈的无序竞争,中外资企业或打擦边球、或违规,各显神通,谋取很多不当赢利。而这场无序竞争的风险承担和利益受损的直接方就是国内产品供应商和各种中小零售商,最终损害方则是中国广大消费者。但目前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零售业发展以及对其规范管理的需要。国家亟待为零售商超企业专门立法。 

  一、为零售商超业立法的理由 

  1、国外零售业巨头严重冲击本土零售业 

  在2004年12月11日(WTO协议中国分销领域全面开放日)到来之前,中国境内大多数外资商场、超市已经通过一些违规操作或体制外擦边球式运作,完成了其在中国零售市场的高端布局。其中世界零售企业50强中有4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外资零售巨头过度进入国内零售业的负面作用(特别是对国内零售业的冲击)已经显现。例如家乐福在上海开设第二分店时,其周围5公里内32家中小超市、百货商店的营业额在一个月内竟下降50%之多;麦德龙和家乐福在南京开业后,当地最大百货公司“新百”在第一个双休日客流量就减少10%,月销售额下降6000多万元。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给与外资优惠政策甚至“超国民待遇”,更为其实施“低价倾销”、冲垮本土零售业创造有利条件,给本土零售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法国媒体有一种说法,“谁控制了法国的商业流通业,谁就控制了法国的经济,谁就拥有了法国。”正因为零售业在一个国家所处的战略地位,许多国家尽管开放零售业,往往采取各种法律法规限制跨国巨头的违规和垄断经营。 

  2、零售业巨头的低价恶性竞争严重冲击中小零售企业 

  当前国际零售巨头和国内少数的新生大型零售企业经常性低价倾销商品,招徕顾客,冲击和排挤了众多城市中小零售业,导致大量中小零售企业倒闭或雇员失业,不仅对中国城市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又可能进一步形成通货紧缩,抑制了社会需求。有资料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沃尔玛在美国爱荷华州落户之后,50%的服装店,30%五金商店,25%的建材商店,43%的杂货店、29%的鞋店、17%的珠宝店、26%的百货商店都关闭。同时沃尔玛每创造1个就业机会,就会带来1.5个人失业。因此在美国的一些地方政府,禁止沃尔玛进入该地开业。 

  3、零售巨头的过度膨胀和优势滥用,损害了广大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些零售商超往往连接着成千上万的供应商,但由于势力对比悬殊,这些供应商往往不具备与这些商业大鳄对话的条件,从而在提供产品的品种、价格、质量、结帐方式及供货条件等方面受制于商业大鳄。例如这些零售业巨头在低价采购商品的同时,又强制收取供货商进场费、柜台租赁费、节庆费、店庆费、广告费、修缮费、合同续签费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费用来扩充其利润,并逃避纳税。大连市工商局调查显示,仅该市五大超市和商场在2002年收取的“进场费”多达1813.9万元。这些大型零售商超对市场优势的滥用,一方面导致国内供应商往往没有利润可得,加之国内信用体系的脆弱,商超赊欠现象严重,供应商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又导致一些名牌商品不愿为其供货,也给广大消费者利益带来了损害。 

  因此,零售商超业不仅面临着保护本土零售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更面临着打击大型商超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保护广大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的问题。为零售商超企业立法进行规范已经摆到了我们面前。 

  二、零售商超业立法的意见和建议 

  鉴于我国在零售商超业领域无法可依的现状,我们建议,尽快为零售商超业立法,促进我国商业、流通业的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 

  1、规范超市启动的资本金保障和准入审查制度。要求资本保障与其经营规模挂钩,制止外资进入中国商业流通领域的“超国民待遇”,保护本土商业流通企业的健康成长。 

  2、规范零售商超企业的促销行为,明确规定零售商超销售合理的毛利水平,严禁低价倾销,保障中小零售企业及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3、出台中国《罗宾逊波特曼法案》,设立超市收费管理听证制度,规范零售商超企业进货交易行为,杜绝各种乱收费,保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4、建立零售商超的信用等级评价和认证制度,明确零售商超的商业信用保障条款,防范商业欺诈。 

  2004年12月29日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促销行为规范(试行)》和《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进货交易行为规范(试行)》为零售商超业立法提供了两份有益的尝试。 

  我们相信,通过立法规范国内商业、流通业经营行为,对理顺供应商、零售商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稳定部分零售业主从业信心,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商业经济秩序,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责任编辑:高蕾)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