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2015两会特别节目,我是主持人李雨婵,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做客节目的嘉宾,欢迎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农民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社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杨部长,欢迎您。  [03-10 17:16]

杨志明: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关心关注农民工问题。  [03-10 17:16]

主持人:
  首先请杨部长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农民工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03-10 17:17]

杨志明: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进城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为城镇创造了财富,为改革发展增添了活力,现在进入经济新常态同样面对着新的变化和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劳工就业、工资收入、技能提升等方面。我觉得第一,经济增速放缓给农民工就业总量带来压力。目前“就业难”与“招工难”现象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常态。从今年的情况看,农民工已经不再是取之不尽的蓄水池,从2010年新增农民工就业达到1240万以后,出现了总量增长,增速下降的分布变化,到去年新增农民工增长了1.9%,而且是中西部快于东部。那么农民工两难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一些普通招工难反映了农民工供给的有限性,技工招工难反映了产业升级中技能人才的短缺性。招工难正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展,从以往春节过后的集中性向全年发展。  [03-10 17:18]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了两难的问题,首先是一些中小企业招工难,而对一些就业者来说,他们觉得就业也难,解决目前两难的情况具体有什么好的措施和办法呢?  [03-10 17:19]

杨志明:
  这两难中间诞生的问题就是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或者说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速放缓,可以说由往年大幅增长转入逐年下降。随着劳动力的成本提高,进入十二五之后基本上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十二五中后期农民工收入逐年下降,去年增长了9.8%,下降到个位数,这样经济转型和员工加薪的,或者是经济转型的加快和员工加薪随着劳动生产力提高稳步增长的交织在一起将成为常态。  [03-10 17:19]

主持人:
  那面对这样两难的情况,我们具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和办法?  [03-10 17:20]

杨志明:
  这就是新常态下呼唤着农民工技能的提升,农民工在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我感觉到农民工要成长为现代产业工人最主要的障碍是提升技能,解决两难的关键也在提升技能。目前农民工受过技能培训的大概占三分之一,不少的城市现在是有技能的人可以先落户、少技能后落户、没技能难落户,所以不掌握技能往往只能成为城市过客,掌握技能能解决农民工诸多问题,也可以说提升农民工技能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所在、当务之急。解决的措施我想是这样的,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今年要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今年要进行农民工技能培训两千万人,其中一千万人是新转移的劳动力,或者说是培训一千万人形成新的劳动力,另一个是在岗位上的农民工,技能提升一千万人,由初级工到中级工、高级工,最终成长为技师和高级技师,到2020年使农民工都能够享受一次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或者说基本消除无技能上岗的现象。  [03-10 17:22]

主持人:
  我们这里有个数据,在近几年全国已经有200万有技术、有资金,并且对农村有感情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了,对于这样一个数据,您认为现在广大农村地区是否已经做好了这样一个准备?  [03-10 17:23]

杨志明:
  你说的这样一个情况,他是农民工一小部分,我们叫做农民工中的“‘五有’返乡农民工创业”,也就是经过进城务工经商以后,或者经过打工的磨炼有一点技术,有一点资金,有一点营销渠道,有一点办厂能力,对农村还有感情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比较活跃,如果我们说把从海外留学归来创业的人员称为“海归”,那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我们称为“城归”,是引导农民工就地就业的带头人。  [03-10 17:23]

主持人:
  我们都希望返乡创业不要只是看上去很美,应该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您觉得在这方面有怎样的建议?  [03-10 17:23]

杨志明:
  首先说到,就地就近就业。前面我讲过,农民工的分布出现新的变化,中西部增长快,东部增长慢,东部已经进入到农民工的低增长,中西部的快增长,也反映了现实的需要。我们做了个初步的分析,在中西部就地就近就业,比到跨省的工资收入低10%左右,但是他离家较近,生活成本低,便于照顾家庭,这样的话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就越来越多。我们看到西部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也促进了中国的产业转移,或者说也符合中国产业转移由东部向中西部推进的要求。一定意义上讲,也倒逼了农民工劳动就业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加强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人文关爱。  [03-10 17:24]

主持人:
  家庭服务业也可以说是拓展了农民工的就业范围,目前对于家庭服务业的规范,质量提高方面,您有哪些给我们解读一下?可以说农民工在家庭服务业的就业机会也大大提升了,但目前来说,对于家庭服务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规范性,您来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03-10 17:24]

杨志明:
  应该说现在找个好的家政工也很难,家庭服务业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融合的朝阳产业,在我们国家目前主要集中在家政服务、养老陪护服服务、小区照料服务这些业态。那么近几年来家庭服务业有了快速发展,去年全国从业人员两千万人,家庭服务网点和企业达到50万家,特别是出现了杭州三替集团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也有一批企业做专做精。湖北的家政服务企业率先进入到资本市场融资,等等。那么现在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总体规模偏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劳务纠纷也时有发生,质量还有待于提高等问题。也就是说在发展家庭服务业中,按照国务院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主要是第一,要加强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你比如今年就要重点实施家政培训工程,老年陪护培训工程,病患陪护培训工程,使从事家庭服务的人员技能得到提升,第二我们还要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有效供给,今年还要实施“千户百强”工程,或者说是创建“千户百强”活动,营业收入在一千万以上的企业做大做强,营业收入在一百万以上的企业做专做精,使他们来引领家庭服务业经营上规模,服务上档次,管理上效益,不断地提升家庭服务业的发展能力。
    [03-10 17:25]

杨志明: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强行业的文化建设,也就是说要加强行业的自律,注重诚信服务,实施符合家庭服务业发展的一些劳动用工的具体办法,你比如从事家庭服务业人员的休息休假问题,对于从事家庭服务业人员的社保补贴问题,以及政府在发展家庭服务业方面的购买服务问题等等,总体上让干家庭服务的人愿意从业,让用家庭服务的人愿意消费,让经营家庭服务企业的人得到扶持,让社会对家庭服务业关心关爱,包容发展,使家庭服务业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3-10 17:28]

主持人:
  采取了这样一系列的措施之后,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给我们分享一下。  [03-10 17:29]

杨志明:
  这就是发展家庭服务业拉动就业,促进消费,还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服务业的比重,家庭服务业服务人员去年两千万人,新增100万人从业。  [03-10 17:29]

主持人:
  现在来看关于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情况依然是存在的,所以大家一直非常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您觉得在这一方面,主要的困难在哪里呢?  [03-10 17:29]

杨志明:
  拖欠农民工工资可以说是一个顽症。近年来这个情况总量在下降,但是每到元旦春节,或者每到年末岁尾,集体讨薪的,还有个别讨薪的极端事件都时有发生。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治理力度,我的看法是要重拳出击,攻克难点要合理攻坚。第一,要加大对拖欠重点领域的排查力度,你比如说80%多发生在建筑领域,我们就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第二,要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比较集中的行业的工资保障金制度,我们通常说在建筑领域,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在发生拖欠的县市建立应急周转机制,这样的话对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现象,从制度建设上给予保障。企业承担这个实施过程,你支付的农民工工资要单列科目,拖欠的工资能够跟这个保障金对接,有些欠薪的小企业,企业负责人跑掉了,那么政府立即周转先行垫付,追回来再补充进来。  [03-10 17:30]

杨志明:
  第三,我们还要建立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责任制制度,首先是承包商要负责解决分包商欠薪的问题,对于清理农民工工资拖欠,要建立分包商实名制制度。还要建立各级政府,分级管理的责任制度,乡里面欠薪由乡长负责,市里面欠薪由市长负责,县里面欠薪由县长负责,在一个省区范围内由省长负责。第四,还得加大对恶意欠薪的惩处力度,对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依法治罪。就是对有钱不给的、欠薪数额大的、欠薪跑掉的,政府有关部门指定你归还而拒不归还的都要依法治罪。第五,我们要建立基本无拖欠的县市,有一部分县市做得比较好,基本没发生农民工拖欠工资现象,我们要给予鼓励。这样逐步做到越来越多的地方能够基本不拖欠,也挤压拖欠农民工工资地区的招工空间。从行政上、经济上、法律上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来使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03-10 17:34]

主持人:
  这样一系列的措施实施之后,近一两年取得了怎么样的成就?  [03-10 17:35]

杨志明:
  今年经过攻坚,为200多万农民工讨回薪资150多亿元。  [03-10 17:35]

主持人:
  在这个部分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03-10 17:35]

杨志明:
  这就是说今年根据农民工拖欠的实际情况,要加大标本兼治力度,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全面清理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的解决意见,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  [03-10 17:36]

主持人:
  我们看到现在新生代农民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那对他们来说现在有哪些新的问题?新的要求?给我们介绍一下。  [03-10 17:36]

杨志明:
  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是说80后,90后的农民工,他们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个,文化程度较高,一般都初高中毕业生,有的是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第二,获取的信息量较大,一般都是通过新媒体获取的信息。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他们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还需要俭朴劳动的精神,如果说老一代农民工是背着杯子袋进城的,那么新生代农民工是拉着拉杆箱进城的,老一代农民工进城挣钱回乡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融入城市发展。老一代农民工要求最后支付工资,新生农民工他要求参加社会保险。老一代农民工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新生农民工要求分享企业,分享城市的发展成果,所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合理期待,关系他们的切身利益,现阶段我们要朝着现有的方面去努力,也就是说让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有工作、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参保有办法、报酬有保障、维权有渠道、住宿有改善、生活有文化、子女有教育、发展有目标。使大多数农民工从普工成长为技工,有条件的成长为技师,优秀的成长为高级技师。使条件优越的农民工成为新市民,使中国特色的农业转移劳动力道路,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如果说农民工大多数都是从事着中低端劳动,都在苦脏累的岗位上,改变现状的愿望更强烈,有愿望就有动力,有奋斗就有梦想,应该说农民工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在现阶段最大的劳动奋斗群体和受益群体。  [03-10 17:36]

主持人:
  新生代的这些农民工,他们自身还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去改善?  [03-10 17:37]

杨志明:
  我前面讲的,他们文化程度较高,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需要经过一个艰苦磨砺的过程。  [03-10 17:38]

主持人:
  二者怎么能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就是新一代的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他们有什么互补的地方能更加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03-10 17:38]

杨志明:
  农民工有勤劳的品质,农民工整体上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这个过程中都会有充分的体现。我记得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东莞四个农民工,它反映了农民工在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率先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也有农民工的代表。  [03-10 17:38]

主持人:
  那现在其实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多的农民去选择创业,您怎么看待这样一个问题,对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和意见?  [03-10 17:39]

杨志明:
  我前边已经讲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比较快,有两百万人,他们在城市经过打工磨炼,学到技术,有点资金,有点营销渠道,有点办厂能力、还和农村有感情的返乡创业,发挥了引领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带头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归”。  [03-10 17:39]

主持人:
  非常感谢杨部长百忙之中做客我们节目当中,谢谢您,同时也感谢大家的收看,明天见。  [03-10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