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蓝军致辞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5日讯 首届中国国际清真产业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蓝军在大会致辞时表示,目前我国清真食品用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左右,特别是青海、宁夏等西北五省区清真企业,原料优质、成本低廉,经营方式符合穆斯林理念,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清真品牌。但要想进一步发展,国内清真产品企业应开展精细化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标准化的“拳头产品”。以下是其发言全文: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十分荣幸出席首届中国(国际)清真产业论坛,在此,我代表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向支持和关心本次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党和国家领导对此非常关注。今年5月,部分地区制造、销售假羊肉的案件,一举把清真食品安全问题也推到了风口浪尖。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为了协助政府引导民族企业更好地开展国内外业务,提升民族产业整体实力,决定主办此次以"清真食品安全,机遇大于挑战"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清真产业论坛,以阐释清真理念,弘扬清真文化,维护行业公信力。
在我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超过2000万。目前,我国清真食品用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左右,特别是青海、宁夏等西北五省区清真企业,原料优质、成本低廉,经营方式符合穆斯林理念,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清真品牌。但要想进一步发展,国内清真产品企业应开展精细化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标准化的"拳头产品",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子。
目前全球的穆斯林人口已经超过了15亿,再加上非穆斯林的消费群体,全球清真产品的消费者应该不会少于20亿,清真产业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大产业。但现阶段我国清真产品的贸易量在全球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清真产品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是非常弱, 但另一方面,也同时说明我们清真产品的可供开拓的国际市场是非常大的。如果真正要抓这种国际市场的话,我们一个是要跟国际接轨,我们要按照国际这个Halal的认证标准来生产我们的产品,更主要地我们要加大力度在国际穆斯林企业国家宣传我们的产品 。
希望各企业在这次论坛中能够达成共识,形成清真产业诚信联盟,严把清真产业安全关口,用国法律例治乱的同时,用信仰底蕴督促行业自律,形成清真产业的品牌形象。也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在这个平台上与国内清真企业、其他产业,外国大使多多交流,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充分的合作关系。紧抓机遇,迎难而上!
(责任编辑:李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