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供暖季即将到来,如何严防"供暖式雾霾"成为热门话题。
日前,环保部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通过严控燃煤污染等措施,保障今冬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开展。《通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构建城市站、背景站、区域站统一布局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2013年底前,初步建成京津冀区域以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省级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
关于治理我国北方的大气环境,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百姓,都已经达成共识。但如何治理,尚在探索之中。我国采暖业界对于现行的集中采暖模式争议已久,不少业界专家认为已经到了改革的时候了。有业界人士认为,自采暖是大势所趋;有人认为,远红外电采暖是解决"供暖式霾愁"的良方。
北方冬季雾霾愁
11月第一周,北京市三次遭遇重度污染天气,并连发三次预警信号。
在哈尔滨,10月21日已正式开始供暖。由于供暖导致燃煤污染物排放增加,哈尔滨遭遇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多区域空气污染指数"爆表"。10月21日当天,早上7时PM2.5指数已达872微克/立方米。受天气影响,哈尔滨全市中小学停课一天。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它直接参与人体的代谢和体温调节等生命过程,因此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其中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和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黏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情恶化。即使浓度不高,人们长年累月呼吸这种被污染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癌等疾病。
据美国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长期跟踪数据),中国北方因为采暖造成的空气严重污染,人的寿命比我国的非采暖地区减少5.5岁。
知道污染源出自燃煤锅炉采暖和汽车,让北方人取消采暖是不现实的,不用汽车也不可能。汽车基本有努力的方向了,向电动方向发展。而相对清洁的采暖方式目前尚无方向。
电采暖优势渐显
上海尚诺碳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从事远红外电采暖工作的(远红外碳晶电散热器生产工厂)。从这家企业提供的大量实际使用的案列数据看,在同等条件下,采暖费用普遍比该地区集中供暖低30%~50%。
对此,很多专家不以为然。电是高品位能源,煤炭是初级能源。电是从煤炭等初级能源转换而来,在转换过程有损耗。
面对人们的质疑,尚诺公司一位负责人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分析了电采暖的特点。从理论上看,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我国发1千瓦时电用280g标煤,即1公斤煤=3.5千瓦时电,使用远红外电采暖1公斤标准煤=3.5×860=3010大卡(碳晶电散热器电热转换率98%~100%)。锅炉烧水效率80%~90%,损失10%~20%;管道输送损耗20%~30%,合计损耗30%~50%。煤炭有好坏,山西煤5000~6000大卡,内蒙古煤5500~6000大卡,印尼煤3500~5500大卡。按比较好的山西煤计算,1公斤煤通过锅炉水循环采暖,折算到有效的大卡数也是3000大卡左右,这是理论数据,如果是质量差的煤,有效的大卡数更低。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采暖比较省,一个原因是碳晶散热器升温速度很快。如采取智能控制,有效使用,基本没有浪费。电采暖可以真正做到根据实际的温度需求,及时升高和降低温度,使3000大卡100%用在人取暖有效使用中;而水暖由于控制手段问题,预热慢等原因,集中供热预热需要3~7天,在采暖季中间不可能停。不管建筑物内在某个时间段是否需要温度,也只能被动地开着,给墙壁和家具取暖。独立的壁挂锅炉预热时间也在4~12小时,所以基本做不到即用即开。浪费的能量在40%以上,所以真正对人取暖有效部分的只有1500~2000大卡。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位负责人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同样的房间条件,基础温度12摄氏度相同,要求18摄氏度,每天取暖1个小时,水暖需预热8小时;碳晶电散热器采暖预热1小时。结论是水暖要工作9小时,而碳晶电采暖只工作2小时。
供暖模式的改革方向
我国现阶段的采暖收费模式,是典型的粗放型"大锅饭"式。按面积收费,根据人性的特点,是做不到主动行为节能的。比如某建筑即使冬季只使用几天,整个冬季也长开着。
尚诺公司负责人表示,采用碳晶电采暖,根据这种取暖方式升温快速及智能化的控制手段,加上电的收费模式是市场经济手段,用多少交多少,该建筑只要真正使用的几天开机使用即可。两者采暖模式相比好坏立显。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北方采暖季,空置建筑、低使用率建筑、间歇性使用建筑(学校,周六日、寒假不使用)、半程使用建筑(如住宅白天无人,办公楼晚上无人)。空耗的热能浪费在30%~40%,整个北方总计浪费的能源可能达到数个三峡电站发电量。
我国现行的采暖体制是解放初期确立的,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享受集中采暖福利,以南没有采暖福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95%的行业都以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现行的集中采暖模式就是属于少数未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行业之一。
至于供暖模式的改革的方向,这位企业负责人认为,第一,必须彻底取消现有的福利采暖体制,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设计新的采暖体制。由使用者自行承担采暖费用,用多少承担多少。采暖能耗必须可控、可计量。节约归己,多用和浪费,也自己承担。实践证明,和自己的钱袋挂钩的消费,是现阶段最有效的防治浪费的控制手段。第二,用使用更灵活方便、可智能控制的远红外电采暖取代高污染的技术落后水循环集中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