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的两会特别报道,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郭振甫先生,针对他提出的议案,还有一些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来接受我们的访谈,郭总,您好,跟大伙打个招呼。 郭振甫:你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郭总在这次的两会上提出的提案就是关于倡导文明驾驶,还有强化交通礼仪的这样一个问题。首先想问您一个个人的问题,您经常开车吗? 郭振甫:十几年前还经常开,现在很少开了。 主持人:但是有司机是吧。 郭振甫:对。 主持人:但是也经常在路上跑,坐在车上。国内很多大城市您也都走过了,您对像比如上海、北京,还有武汉、郑州这样大型城市的交通状况,您觉得满意吗?您觉得交通拥堵的症结主要出在什么地方? 郭振甫:这个问题也是我为什么要提这个建议的一个基本性问题,其实我就一直在想,交通拥堵其实大家都是非常明白的,拥堵到底应该怎么去解决?或者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拥堵?如果我们简单来看那就是车辆增加了。其实我们讲到底什么叫现代社会,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一直是这么来认为现代社会的,比较准确的来讲,中国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迅速跨入到现代工业化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迅速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的增加,但是我们的思想文化深层次里边一些东西,可能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一些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我一直想用非常简单的话,把它给区别开来,我觉得最简单的可能就是分工和协作,因为我们说传统的农业社会里边,最大的就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万事不求人,那么这个时候来讲,比如说靠右行驶,如果说你每天在自己家里走路,如果说每一天你自己是去田间地头去锄地,去收获,那么可以从右边走,也可以从左边走,你高兴你可以斜着走,你也可以正着走,不会有人管你,因为你对别人造成不了影响。那么现代社会由于有了协作和分工,那么人与人之间都发生着紧密的这种联系,你的任何一个行为不遵守某种规则的话,就会影响到他人,比如汽车就是这么典型的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郭振甫:那么,当然我们的网络信息也是现代社会一个典型的标志。汽车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我这么想,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你时间和空间的抗争史,空间的缩短就是时间的延长。那么这里面归根结底应该体现就是速度,到今天为止能改变物理距离就这么几种方式,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无非就是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这么多。但是还可以这样来分。一种是公共交通工具,一种是个体交通工具,汽车来就是典型个体交通工具的一种代表,它除了拥有公共交通工具,我说一定的短时间的速度,除了拥有这种特性之外,它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性就是自由,可以说我们现在离开演播室,现在就可以开车,我们说去趟哈尔滨,如要坐飞机,还得等飞机什么时候起飞,要坐火车你还等这个点,它不会因为我们俩的意志就改变这个行程,但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开着车,马上就可以走,这就是自由。 郭振甫:那么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由度,其实汽车改变了人真正的生活方式,才改变了我们生活当中很多规则,正是在个人拥有这种自由的时候,由于汽车它拥有了一定速度,那么它如果碰了一下,就会对他人的生命造成一种影响,正因为它有了这种速度,那么它就占据了空间,它就消耗了资源,那么这时候来讲,你在大家群体这种紧密结合的范围内就需要有一定的秩序。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社会我说协作和分工它是需要程序和自序,那么现代社会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东西,我觉得这两项也是我这几天思考的一个事。 郭振甫:汽车驾驶需要秩序,网络信息也需要规则和秩序,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来讲本质上是一种道理,甚至我们可以延伸一下,现代经济需要秩序,现代这种国家建设需要秩序,这种秩序本身都是非常需要的,它的本质内涵都是由于什么?协作和分工,现代的协作和分工和社会化的状态形式不一样的。那么这种形式不一样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亲近了,我们以前传统的都是说你要弄个袜子,自己纺花自己做,对吧,自己织布,现在所有的一切,所有所有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郭振甫:有着职业化的分工,你们就可以专职做记者,我就可以专职来做企业,有些人就可以专职做演出,那么这种人与人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大家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这样的社会,每人都去做自己喜欢的,自己做起来效率很高的这些事情,其实这个学习效应是社会进步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熟能生巧,你做得时间长了之后,必然在这过程当中,你就会对这个行业里边有更深层次的这种体会,那么做起来就会更加专业。所以我们有个词来讲就是效率更加提高了,其实速度就是效率典型的一个体现词语,所以我不知道这种想法对不对,我是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想这个事。 郭振甫:总结起来就是,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到底有什么区别?如果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形容的话就是协作和分工,现代交通,包括现在的网络,包括我们所谓的社会当中生活的人,为什么说它必须需要规则和秩序,问题的原因还是由于协作和分工,你如果在这种新的社会状态下,你不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你就影响了他人,不但影响他人生活状态,你甚至还影响他人的生命,那么传统社会里边不存在这些问题,所以从骨子里边,我们每个人从根本里面如果能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就应该自我的开始约束,这不是人们强加给你约束,是因为你生活在现有的这种社会状态下,反过来讲,你要生活在100多年之前,你要生活在1000多年之前,很多东西你根本不用有。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是不是人一定要靠右行驶,是不是一定要红灯停,绿灯行,那时候就没有这些东西,我相信那时候,你看我们能看到的就是骑个马,骑着高头大马横冲直闯,我们都形容的是这些东西。那么你想想,现在如果人人都开车了,车的这种速度不比马快吗?他对人生命的影响,对别人的伤害程度不比马要厉害吗?那么现在你开着车,为什么要横冲直闯,为什么你不遵守这种规则和秩序呢? 主持人:其实好像咱们这个话一说到历史,就有点扯远了,其实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提出车同轨,书同文,其实就是开始往一个法制社会和规矩上面开始引了? 郭振甫:是这样。为什么要这些?我们都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现代科技里面它有很多必然的东西,说到车同轨,其实我们要讲三化,现代就是一定要标准化,通用化,如果你都不标准化,我们讲那些都是标准建,只有标准化才有了现代化大规模的生产,要标准化了,通用了,那么所谓现代化大规模的生产,其实就是效率提高了,就是成本降低了,那么材料的利用率各个方面都提高了。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正式因为标准化了,通用化了,所以它才协作了,它体现的形式才分工了,内涵完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主持人:没错,郭总说起堵车这个事吧,好多人把城市的交通状况的恶化,归咎为规划的不合理,这个当然应该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另外,还有人把它归咎于人口密度的过大,但是我想这么一个问题,因为您作为郑州日产的老总,您应该是经常有机会能去东京是吧,应该东京的人口密度不比北京小吧,能讲讲那里的交通秩序,还有驾驶员和行人文明道德的状况吗?给大伙介绍一下? 郭振甫:确实,现在这个社会里边,我们最近几年城市高速膨胀,车辆迅速的增加,因为车都要占据空间的嘛,某些地方来讲确实可能会有一些拥挤。我想比如说原先城市里面就是500万,800万这么来规划的,有很多像中等城市就是按照300万左右规划的,结果郑州人口突然一下增到六七百万,当然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拿东京和北京相比,比如说城市的公交系统,东京确实比北京要发达。 主持人:是的。 郭振甫:另外一个,公交的这种便利性,也非常好。基本上都是新干线,当然他也有比新干线速度再慢的,结合在一起之后,他们和现在的商业、包括住宿、吃饭、商场紧密地连在一起,非常地方便,换车倒车自动化程度确实很高。但是我觉得这里边还有一个根本性因素,就是人们行路的规则,比如说商场都有扶梯,都靠右站,左边自动就让出来,到机场里面也是,因为左边有人着急让他先走,就自动的。很早之前,我记得九几年,我有一个很深印象的例子,东京的人行道上有几块进行修补了,它就有一个很简单的大概30公分高,布条就把它给拦住了,当然里边基本上也凝固的差不多了,一起吃完饭之后从那出来,我因为当时走在后边,我看了日本人都是绕着走的,但是中国人呢都是直接踏进去了,我就在后边有意识等了一会儿,没有人有意识,因为很低嘛,也就二三十公分也就踏过去了,你绕过去之后,也就多走了我估计两三米稍微多一点,有十来米,就这一块。 郭振甫:但是我觉得这个是意识,基本上都是顺脚就这么直接走了,没有人绕过它,我在旁边就在想这个东西,这可能就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很多人养成,我觉得可能就是认识,为什么这次要想提这个问题,如果说社会都来唤醒,甚至有的时候自觉形成的话,那么这种礼仪很快就可以形成了。比如说,我们在走路的时候,你要急着赶路,前面人很多,我们经常都会说借光,借光,但是汽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你不能叫,按喇叭吗?按喇叭也影响别人,但是确实有人有急事。比如说有国家的规则就是打灯,你要左转,这个要直行,大家就说左转就要让直行。但法官来讲,别人家就住这儿,能不左转吗?那你左转之后,把转向灯打闪两下,对方有这种,大家相互的理解。 主持人:其实是一种默契。 郭振甫:对,其实也是一种叫借光,然后过来之后,你就把这个后尾灯闪两下,就告诉他,其实就说谢谢你了,这个事情就过去了。还有一种现代社会堵车确实很厉害。比如我们120急救车,当然我们首先应该提的就是乱使用特权,这是肯定的,那么在这过程中,确实大家都急着救人,这时候来讲都有这种情况,那么在国际上确实是有这样的规则,凡是后边是救护车,急救车打着灯过来之后,旁边所有的人都会尽量的往两边闪,尽可能的闪,给让出一个通道,这是非常自觉的一种行为,其实这就像如果抬着人的话,假如传统社会几个人拉着病床抬着人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让,那为什么开着车的时候,他情况不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就不会让吗?这就是现代社会在形成这样开车了,不能几个人抬着了,而且这种事情大家看到了,没有一个人说不会让,那很多人会上去帮忙呢?我还是坚信中国的社会基本道德还是存在的,而且我觉得在很多人心目当中是非常深厚的。 郭振甫:这个事情确实需要大家共同的多来呼吁,然后自觉的形成意识,一段时间以后,也许三两年,也许十年八年,交通礼仪大家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共识,人们就会自觉去遵守,事实上这个时候来讲,给大家带来的是每个人都会享受其中的便利,高效。 主持人:因为现在吧,有这么一个好像是个误区吧,就是说道路上的交通法规,只是那些开车的人才需要学,而且这些人也仅仅是需要考驾照的时候才去学,好像旁边其他交通的参与者这方面的教育应该是一块空白,另外即便是这些要考取驾照的人,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像也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所以就有人提出说这些交通文明也从娃娃抓起,然后整个道路的礼仪规范,从驾校做起,甚至改变现在的某些培训的方式,对这些您是有什么建议和看法吗? 郭振甫:道路道路,有车道,有自行车道,有人行道,那么本来行人就是这种道路交通自然的一部分,无非有的时候你是走路,有的时候你就是开车,所以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异性,开车有开车的这种规则和规矩,那么行人也是一样的,行人你也应该是靠右来行驶,你也应该是走人行道,那么其实这就是规则,我还是这样来讲。 郭振甫:如果说在田间你自己下地的话,谁还给你划是自行车道,是汽车道,谁还给你划是人行道呢?但是现在你走的就是一个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我说的分工和协作在道路上你就能体现的非常明显,那么行人就是要走人行道,汽车就走汽车道,而是什么原因呢?我说它有了速度,汽车能够伤人,行人也要自我保护,从本质上来讲也是,我说这个行人走人行道就是分工和协作,就是规则,现代社会里边和传统社会在你的生活当中每一个细节里边,其实都充满了规则,我觉得首先是这样,所有的人都应该非常深刻的理解这个规则,这规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爱护他人,也是爱护自己,与他人方便,自己方便,就是你出生在现代社会里,你就必然应该遵守这种规则,这东西我觉得应该从娃娃做起,而且我相信所有的父母在带着小孩去上路的时候,都是第一时间告诉他,无论如何你要绿灯行,红灯你要停,所有的父母,包括我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我自己带孩子的时候,每一次我都坚持一定要走到斑马线之后才能过,而且告诉他,拉着他,每一次都要讲,绿灯才走,而且每一次说你不要跑,万一有车过来之后,你只有站在原地是最好的保护自己,不要跑。 郭振甫:甚至包括,比如我们现在都带孩子坐车,我也有很深的体会,原先的时候小孩抱着,他就老想坐前边,后来幼儿园也好,就是告诉他,小孩就不能坐前面,必须坐在第二排,慢慢之后很快他就很老实的做后排,只要是小孩,不管是谁家的小孩,都是第一件事说你不系安全带,你多么想出去玩,对不起,咱就不开车,就不走,孩子慢慢现在都形成了,他一上来之后,他就非常自觉的把安全带给系好。 主持人:郭总,好像郑州是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这么一个地方法规吧,就是说如果抱着小孩坐在前排的话,交警是要处罚的?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吧。 郭振甫:具体的我确实不是很清楚。但是小孩不应该坐在前排,这是国际通行的规则,而且我们的很多孩子们,越是婴儿越是这样,千万不要因为以为有安全气囊就没事了,安全气囊对孩子往往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这种事例,由于安全气囊爆破引发非常惨的现象是很多的。 郭振甫:另外,不是很多东西都能够写到交通法规里面的,也不是所有交通法规里面的东西,都能够适于处罚,你比如说行人闯红灯,你如何进行处罚,有多少交通警察去来处罚,执法成本太高了,我说靠右行驶,怎么去处罚,交通法规的有些东西实质上虽然是规则,但是也带有一定的倡导性,虽然是必须的,但是他没有办法处罚,大家不要觉得没有办法处罚,我就可以轻易的违背,其实这种违背本身来讲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是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其实对生命来讲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那么,还有一些东西是法律上没有写的,比如说在农村,或者在有些地方城镇,有很多地方十字路口他是没有红绿灯的。 主持人:对,也不分主次路。 郭振甫:不分主次路,特别行人里边,有行人,有三轮车,还有摩托车,还有各种各样的,还有汽车,有些很多人就为了表示自己,速度非常快,那么事实上在美国有很多这种路口,有很多减速带。就是告诉你,只要是十字路口,你都应该先停一下,停下来看一下两边有没有车,有没有人,你再来过,那么如果都是几辆车同时过来之后怎么办?这个事我也看过,都是这样,先到者先走,比如我们是东西向,他是南北向,比如说我是第二个到的,那就应该让别人第一个先走,然后那么第一个南北先走,然后我是第二个到的,同时你再走,然后第三个开始南北向的那个人又到了,他再走,大家自然的形成这样一种秩序。 主持人:还有一种就是像拉锁一样的那种交替通行,就是车道减少,或者是从支路并到干路的时候,现在您看国内所有的这样交通的交点,永远是一个堵点,但是我发现,因为我在德国和日本也都发现过,没有交通指挥,也没有红绿灯去控制,永远是这边走一个,这边走一个,就像拉锁把它拉到一起一样。 郭振甫:这就是自动的,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其实也应该遵守一种规则,这种规则一种是很约定俗成的,其实是非常公平的一种规则,我还是这么来举例子,如果是行人的时候,他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那为什么车的时候,他就不行呢?当然,甚至来想与现代中国这个社会躁动利益化有很深的这种关系,但是我记得前一段看过一个统计,说德国人能够忍受红绿灯的时间是60秒,中国人能够忍受的最大时间是15秒,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统计的。 主持人:他是说人在人行横道的红绿灯等候时间。说到德国人,因为德国我也经常去,确实是经常不止60秒,如果是这种特别繁忙的交通干线,他的一个红绿灯的放行时间可能会到2分钟,而且他们有人拿德国人开过一个小玩笑,也不算恶作剧吧,把街角的公用电话亭,给贴上了一个男和女两个标志,就像厕所一样,结果德国人守规矩到什么程度,男士用公用电话的几率是很高的,结果贴着男士标志的那个电话亭人一直排在拐角去,谁也不上旁边用女士的电话亭,当然这是拿德国人寻开心,但是好像从深层次上也讲了民族的守秩序这种本性。 郭振甫:我觉得是这样。这与民族本身长期的习惯有关系,我觉得这个东西谈不上什么更多深层的问题,其实就是倡导。另外还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里边过渡到工业化社会之后,对协作和分工,分工和协作对这个事情的认识和理解太浅了,刚才说人之所以深层的要遵守某些东西,他一定要深层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刚才其实我用大量时间也是在聊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社会我们应该让大家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要把这个事情谈清楚,就是因为现代社会和很多其他社会不一样,如果人们理解了社会上不断地进行倡导,很快我觉得就会形成一种道路交通的一种礼仪。 郭振甫:比如说排队,以前的中国在70年代,80年代就有很多时候,很多人不排队。从我进公司那时候,刚毕业,带着工人学生经常因为打饭的时候排队、吵架、打架,但是现在公司里边就非常整齐的这种排队。与教育有关系,与倡导有关系,大家也认识到不就是早一分钟,晚一分钟吗?另外,确实都维持秩序,要有规则,这种基本的规则就是先来后到,先来后到的规则其实就是一种公平的规则。 郭振甫:那么,汽车这个东西来讲,我觉得社会普遍的一是有些规则形成性不够。二是社会整个的宣传度不够。我提这个建议的目的,希望大家都重视起来,然后我们通过这种普遍的宣传,通过每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这里边不单单解决很多的拥堵问题,甚至包括我们能耗的问题,甚至包括现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它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像企业一样,管理精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很多人都是试图想用跨越式的,飞跃式的来解决这些问题,其实现代社会往往不是这样。 郭振甫:比如说,企业效率的提升,通过郑州日产这几年的改革也好,我们深深地发现,其实从单车的采购成本,从管理费用,包括到营销费用,都是有很多提高的空间,以前的时候我们可能一台车假如成本是10万块钱,15万块钱的话,都是觉得几千块钱,上万块钱降低成本,那么现在你做到的可能就是几百块,一个项目做了很多时间,可能就是减少了几块钱,甚至几分钱,那么它积少成多,效率就是这样提高的,精确度就是这样提高的,但是最终做下来之后,几年之后你就发现,你积少成多在现代的管理上它最终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那么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其实包括不懈或者不愿意一丁点儿的去改变,所以我觉得如果说是改善的意识一天比一天好一点,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好好学习,天上向上,不怕笨,毛主席说,什么笨鸟先飞,或者说“沉舟侧畔千帆过”对吧,总而言之有很多来讲,你就是要一点一点,你敢坚持,什么不怕慢,就怕站,改变现有的社会里面交通意识也好,就是拥堵改变我们的能耗也好,减少能耗也好,特别是现在的污染也好,是需要社会各个方面普遍性的行动,每个人都参与,每个地方减少那么一丁点,而且持之以恒,很快就会有所效果。那么当时想的三五个措施,三下五去二,这都是不现实的。 主持人:因为说到这儿,既然咱们说到和交通安全相关的一个话题,那么可能不可避免的又要扯到咱们郑州日产的一个产品了,我们知道目前在广大的城乡结合部,包括城市内部的这种短途的小宗的物流,都是靠俗称叫小面的这么一种车来实现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小面这个车,它存在着一些先天的在安全性方面的一些短版,这个应该您是很清楚的,所以我们就记得曾经提出一个口号叫帅客不要微客,好像这是咱们提出来的吧?所以也以此为基础,咱们发展出一个全新的衍生车型就是CVD,代表的就是尼桑品牌的NV200,还有东风品牌的帅客。那么现在您能再讲一讲吗?这个CVD和传统的“小面”它在安全性上是有哪些本质的提升,为什么要倡导大家都花个一两万块钱,能够买这种CVD,而不是把自己裹在60公里一张纸的那样一个小面里面?这些您给大伙再讲一下? 郭振甫:时代在进步,人们对车的认识也在进步,其实每个人希望自己的生活质量更加幸福,或者更加安全舒适,人往高处走嘛,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现在讲的大量的现代社会,特别是这十年的发展,包括我们发展农村城镇化,现在大量的外来人口,这里面相当一部分人不只是我们个体工商创业者,包括中小企业里面,他都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一种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他需要有一辆车,我们经常是三五个人,或者五六个人一起出去,或者接个客人,接个客人也有统计,要么就是一两个人,要么就是五个人,其实真正八个人的也是很少,但是五个人是多数这种情况,三五个人的时候,你去个人,有人去接,有个司机,然后别人对方两三个人这车就没法坐,得开两辆车,然后导致了很多不方便,或者家里面两家本来是朋友约在一起去的跟父母,结果就得开两辆车,这种情况很多。 郭振甫:其实有的时候你还要拉一些人,有的时候你后面需要拉一些东西,这个东西看起来体积不大,但是它可能是你工作必须的,你比如说像这种卖花的,他要给别人送花,你比如像给你送品牌电子产品,送手机,送手提电脑 给你送过来,包括服务,配件复印制品这些东西很多很多。特别是从业的这些人,创业的过程当中他也是这样,他希望这些人有这么一个工具,既能帮他创业,说白了能帮助他赚钱,还能帮助他来生活,作为他上下班,代步,礼拜六,礼拜天拉着老婆孩子,家不在这,最好开着车能回老家去看看,几个朋友休闲了可以能聚一下,有这么一个工具。 郭振甫:其实我们这个工具是多用途的这么一种工具,一个车有了多功能性之后,对社会来讲资源是一种节约,对能耗来讲也是一种节约,对环保来讲也是减少一份排放,减少一份污染,对他个人来讲是少花了很多钱,拥有了更高的效率,但是社会他在发展,人们都希望这些车都是安全一些,舒适一些,油耗要低一些,功能性要强一些,但是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所谓的安全性它是有一定的,科技嘛,他是有一种固定东西在里边的,它不是无限制的,无限制的建立之后,必然就削减了它很多基本的功能。我们就知道轿车底盘,就比不是轿车底盘要舒适要安全,那么是不是轿车底盘,比如发动机到底是在前边,还是在你屁股底下,这本身来讲是大家很容易判断的,它有一个自重。像这种只要是发动机在前边,它要有发动机舱,这种结构它就决定了,它的自重怎么也得是1000多公斤以上,你想帅客就是1450公斤,我们的车都在1400公斤,很多车可能就是八九百公斤。那么你想它都要有这么大发动机,这么多东西,他技术上又不先进,那怎么解决?他肯定是结构上不一样,真的安全性能还是靠结构本身,就说真正的安全就靠俩人相撞也好,它不是靠你自己,还是要靠180公斤重的人跟一个60公斤的人,或者180斤跟120斤俩人相撞,那肯定是180占便宜,因为动量就是这么来进行守恒的。 郭振甫:当然我说由于他这种结构,比如他自重会好,不但是安全性会好,舒适型也会好,当然它的多功能性也会好。实际上现在这个趋势,很多按我们现在调查里边,现在第一次买车的人,基本上他们就不再选择微客,确实也是非常明显的,他自己已经定位说,我不可能再买一个这样的车,买了那些车的人,有的时候他可能还没到更换期,一到了期限之后,也没有人再去选择这些车。 郭振甫:下一步我觉得看整体来讲,无论是能耗来讲,特别是环保,真正对现有的,假如说汽车是影响我们PM2.5主要因素的话,当然油品是一个因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新车影响的因素远远没有老车保有量这个车影响的因素要大,我们还是应该尽量的淘汰,或者改变保有的这些车辆,这些车辆影响是最大的。 主持人:那说到这儿了,郭总,好像相关的汽车下乡的政策有调整,而且好像已经停掉了,那么进一步新的东西有没有跟上? 郭振甫:这个我也提议了,国家可能还是会制定一些这方面政策,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政策,我想有几条它是不能违背的,永远要支持技术进步,这是大趋势,永远要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市场作为调配资源的基本形式,这个才是根本性的。作为阶段性的汽车下乡的政策,我想它会永远应该是一去不复返的,应该是这样。 主持人:应该是这样。 郭振甫:如果还是违背潮流,那对社会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和意义,现在这种雾霾天气之后,我想会给所有的官员,所有的部门,包括老百姓会增加深层次的认识,有很多事情来讲,他们有句俗话叫“落往空中扬灰尘,半洒自身,半洒他人”,这是英国的一句俗语,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所以说有些事情他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总是应该趋向于他的先进方向去发展。 主持人:另外说到微客,咱们不能不提出另一款民生的车型,也是咱们的主打产品之一,就是皮卡,这皮卡好像在国内的处境一直相对的有点尴尬,很多的大中城市,都按照货车来管理,对它入城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限制,但是我们就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尤其在北京,北京CBD的附近,我们经常看到正常的去送货的皮卡被交警拦在路边了,可是有些人买的福特F150猛禽直接大摇大摆的就开过去了,也没人管,这个好像大伙觉得确实是有点心理上不好接受这个事情,其实这只是一个小的插曲,皮卡在国内目前您有没有一些建议,能够给松绑? 郭振甫:以前也听过很多,我也探讨过这个事,其实这是一种传统认识的误区,现代社会,就拿北京来讲这么大的城市,这么多人要在这吃住,他怎么可能没有这种小型物流车呢?包括我说多功能这种车,实际上它一定被其他东西所替代,替代那些车是什么?我们都很清楚,就是那些小微面,还有那些所谓的他们都在这样,可能他的安全性也好,舒适也好,排放也好可能就是最差的,甚至是最差最差的,他好多不是什么欧几,欧几的问题,他欧零都不到,对不对?我觉得这只是一种误区,当然中间也谈过,到底是哪个部委在管?我觉得随着我们现在这种改革,认识程度的提高,这些东西作为国家政策来讲,这种传统的按苏联标准过来的,什么一字头,七字头这些东西我觉得应该都会改变。 郭振甫:另外一个,从市场角度来讲,这几年随着皮卡车在中国由于政策的限制,不能进城,约束了皮卡这种市场,但是不管市场怎么变化?它还是每年都在增长着,而且增长的幅度都是高于汽车的平均增速,说明市场它确实是需要的,我想下一步农村的城镇化,小城镇他就更加需要。我还是再讲一个,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个政策,都不能逆潮流而为之,任何保护也不能逆历史潮流,这种政策,潮流?我觉得至少你两个是必须要遵守的。第一,要遵守市场是调配资源最好的一种形式,能够市场化的尽量让它市场化,而不要政府和国家监管化,不要靠政府,不要靠哪一个部门来进行调整。第二,科技是永远进步的,科技进步是这个世界与社会进步,以前说第一生产力为生产力,但是我可以说最大的推动力不能逆科技进步去走,至少这两个准则,尊重这两个准则,其实就是遵守真正的为老百姓服务,就是以人为本。 主持人:郭总,最后一个问题,咱们轻松一点,说一些跟汽车没关系的事,听说您喜欢看《三国》,里边是不是一些战略战术的一些思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作为企业管理乃至于宏观经济的一些运营,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郭振甫:《三国》你要说看,只是我觉得会在开会,或者大家在聊的时候,会举一些战争这样的例子,我最近举例子最多的就是辽沈战役这个例子,其实就是希望大家理解,比如说理解执行力的问题,就应该看到你说是按照老蒋的办法来执行,还是按照卫立煌的,还是按照谁的,我觉得这个弄不弄都没关系,问题是只要按照一个人的,哪怕是最错误的,它都不至于在瞬间就损失几十万人,问题就怕的是卫立煌有卫立煌的想法,所以那就会一败涂地,说明企业里面反过来讲战略非常重要,执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好的战略,没有办法来去发展,可能做的都是错事,但是没有好的执行力再好的战略大家不能一起齐步往前走,最后你也很难说是战略的错误,还是执行的错误。 郭振甫:现在这个企业,尤其像汽车行业里面,实际它早已经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车型上有些地方有差异,但是真正大的差异还不是太大,那么这里边就需要整体的来竞争,也就是你公司内部管理要整体实力要做到,包括成本费用, 效率要比对手先进一些,那么你的营销,你的网络,你的人员包括你的核心价值观一切都应该比对手领先半步,最后你才有可能,像这些东西往往用战争来举例子,大家更容易理解,所以有的时候用这个例子比较多,而且这个东西也会促使队伍也好,朋友也好,包括我自己可能对有些问题可能认识的会更加深刻一些,所以老把这个东西连在一起来进行考虑。 主持人:非常感谢郭总能在帮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同时我们也预祝郑州日产今年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郭振甫:谢谢,谢谢,我想这肯定的,我们也会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特别是适合市场发展的,适合科技进步的这些产品。特别是下一步中国这种面向拥堵也好,能耗也好,我们的能源危机也好,包括空气污染也好,这些东西都需要汽车厂家,驾驶者,包括行人,社会各界和政府共同去努力,作为汽车厂家来讲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去做一些更适合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喜欢和需求的这么一些车,能够满足他们工作和生活当中的需要。 主持人:好,谢谢郭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