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节目。今天我们的节目请到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周老师欢迎你。 [11-18 14:53] 周放生:各位网友大家好。 [11-18 14:54] 主持人:另一位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春晓教授。 [11-18 14:54] 张春晓:各位网友好。 [11-18 14:58] 主持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刊发了,相比于一周前《公报》来说,《决定》细化了改革的措施,我想问一下两位看过这个《决定》的全文之后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11-18 14:59] 周放生:我只能讲我熟悉的内容,就是《决定》当中,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这方面的感受,我的感受是在内容上,这一部分内容最重要的导向,是使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了一步。 [11-18 15:00] 主持人:是关于市场化和政府的吗? [11-18 15:01] 周放生:不是那个概念,就是朝市场化的方向迈了一步,这种改革不是解决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它是国资国企改革朝着市场化迈步。 [11-18 15:02] 主持人:张老师呢?您觉得亮点在哪儿? [11-18 15:02] 张春晓: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它是一个全局性的改变,这个改革可以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相媲美,这个改革提出了一个总体的改革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基本制度,也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基础上,推进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总体的目标。还有一个更大的亮点,制定了一个完善的方案,关于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注意是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1-18 15:04] 张春晓:而且同时是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从六个方面围绕,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同步推进,协同发展,这个里面如果从微观层面,我觉得刚才周局说的那个市场的概念,市场在配置资源,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成立了两个没有披露的部门,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一个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是很长时间才出来的,一个不存在任何部门利益的,能够全面推进这次改革,使中国能够再进一步发展的指导部门。 [11-18 15:04] 主持人:我们知道两位老师都是国企改革的专家,这次的《决定》也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基础,同时又强调公有制为主导,这两个基础和一个主导的说法,是不是相互矛盾了?既然有主导,为什么又有两个基础呢? [11-18 15:05] 主持人:但是公有制还是处于一个主导地位的。 [11-18 15:08] 张春晓:第二个层次是主导地位,这是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公有制要占主导地位。随着整个国有经济的发展,进行同步推进,但是主导地位不能丢,我们一方面要推进改革,不能封闭僵化。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改革而改旗易帜。 [11-18 15:09] 主持人:基本经济制度是不变的。 [11-18 15:09] 张春晓:不能变。 [11-18 15:09] 周放生:这次《决定》对什么是公有制经济做了进一步阐述,这个阐述在过去《决定》中没有。讲的内容是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两种都有,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什么?是混合所有,混合所有的概念怎么理解?就是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当中,有国有一定要有非国有,有公有一定有非公有,如果这个资本结构没有,那不是混合所有。 [11-18 15:10] 周放生:从概念上讲,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99%国有,1%的非国有或者公有非公有,它叫混合。另外一个极端,如果99%的非公有和1%的公有它也叫混合。什么不是这个概念呢?100%的国有不在这个概念里边,100%的私有不在这个概念里面,剩下的全在这个里边。我觉得这个《决定》的提法,一个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做进一步阐述,另外一个在理论上,在改革的实践上,又往前走了一步,非常好。我们过去一直没有讲这么透彻,这次讲的透彻以后,将来大家不用再争论这个所有、那个所有,不需要来回争了,都统一在中央《决定》的这个认识上,我觉得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11-18 15:11] 主持人:《决定》里面提出,要积极发展缓和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都要交叉持股。之前在三中全会之前,就有这样一个说法,民资可持国企15%的股权,后来国资委对这样的说法予以否定,我的疑问就是说我们现在民资持股国企多少,这个比例达到多少才算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有没有什么风险和影响呢? [11-18 15:11] 周放生:是这样的,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出一个统一的说法。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1-18 15:12] 主持人:我也可以参与你的投资。 [11-18 15:13] 周放生:两个方面都说过了,原来国有企业改制,民营资本、外资资本可以进来,是根据基本情况决定的,它是动态的。如果是一个民营企业、私人企业,我们国有资本也可以进去,然后可以融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从现实来看,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国有资本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弊端,如果没弊端就不用改革了,民营经济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弊端,那么什么样的形式是最好的呢?就是两种资本结构融合在一起,使得两个优势互补,劣势对冲,这就是最适合我们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形式。 [11-18 15:14] 主持人:比如分行业来说的话,这个行业适合国企去投资的话,国企就多投点。 [11-18 15:15] 周放生:对于竞争性行业,完全竞争性行业。我主张国有股的持股比降到50%以下,民营资本应到50%以上,但国有股可以是最大股东。比如说有40个股权,但是那60%给三个股东,每个股东有20%。我觉得这样的话,是可以提高企业活力的,因为中央的《决定》强调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带动行业影响力,我觉得这是更有利的。 [11-18 15:15] 张春晓:我补充一点,其实刚才周副会长把里面的一个核心说出来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到今天,应该包含着更多的因素,里面有国有投资,有国有控股,有国有参股,也有非公的投资,也有非公的参股,非公的控股。我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因为国有经济本来主导地位非常成熟,让非公有资本进入也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宜。对于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重要的自然资源,特殊行业,还要需要国家完全的控制。 [11-18 15:20] 张春晓:除此之外,任何国资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优秀的战略投资者,包含咱们的非公资本,尤其咱们的民营企业进入。但也有一个条件,就是我们的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必须发展到能够承接进入这个产业链的条件,如果它的条件达不到,我们也不能轻易的放开,只能说我不能为了引进而引进,从而降低了行业的标准。也就是说你刚才说的经营的比例是多少,我们不能只盯着经营的比例。像周副会长刚才说的竞争性领域,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民营资本完全可以承接这一个行业,那我们的国有资本就可以完全的退出,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循环,把国有资本进入之后,它投向国家更需要的行业,更需要的领域。 [11-18 15:20] 张春晓:对于非公特别强的行业和领域,国有资本也可以进入。其实2009年5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正式实施以来,已经没有国营企业了,应该叫国家投资的企业,在这一个领域里面,百分之百的股权原来是非公的,国有占1%,但国有进入的目的是要干吗?它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这样国有经济的引导,国有经济的活力,它的控制力,它的影响力就出来了。 [11-18 15:20] 主持人:我也选了几个热点的行业,石油、电力等等。其中石油、电力价格由市场决定,那么这样会不会有什么风险呢?基础价格又有谁来定? [11-18 15:22] 周放生:因为《决定》当中那些价格,总体上来看,30多年来90%都已经放开了,都由市场决定了。现在只有少数《决定》当中讲的一些能源性、自愿性、基础性的价格仍由发改委控制。按照《决定》的内容来说,下一步要进一步放开,尤其是放开竞争性缓解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多数不是自然垄断行业,现在的资源垄断行业只有两个,一个是电网,一个是铁路的路轨,我们现在文件当中讲的石油、石化、通讯、交通、电力都是竞争性行业.只是我们现在有些行业,目前是属于行政性垄断,那么下一步可能进一步放开.如果放开价格,尤其是竞争性行业放开价格,那就要放开垄断,这肯定是相关的。但是非竞争性行业,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可能还有一定的控制,比如说水的价格,工业用水可能价格会进一步的放开,因为得节约资源。包括电力,我认为将来可能老百姓用的电,国家还会有一定的限制和控制,但是工业用电价格可能会进一步逐渐放开。 [11-18 15:22] 主持人:我能不能这么理解,像石油行业,以后我们国家成品油就跟煤炭行业一样,都放开,有涨有跌。现在我们的石油总体趋势总是在上涨。 [11-18 15:23] 周放生:现在已经跟国际油价挂钩了,但是没有完全随时随地浮动,还是有控制,我觉得将来还会进一步放开。 [11-18 15:23] 主持人:如果再出现一次金融危机,我们行业的可控性是不是变差了? [11-18 15:24] 周放生:没有这个问题,首先这个行业将来即使再放开,数量也是有限的。但问题是现在这些行业只是国有经济在经营,非公经济没进来,将来可能采取两个方式:一个方式把产权结构打开,就是我们这些企业母公司都是国有公司,这是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竞争性环节打开,降低准入,允许民营资本,它也可以进来经营了,我估计将来两种方式都会有。 [11-18 15:24] 主持人:对中石油、中石化都是一个冲击。 [11-18 15:24] 张春晓:周副会长说的是把产业链的两头堵住,因为国家定价的话就没有办法了,这是属于政策在操控。其实无论现在的行政垄断还是咱们说的自然垄断,两头都是国家定价。两头国家定价,中间市场价,就出现一个相对的扭曲,然后随着价格的放开,注意不是全部放开,对于一些重要的资源性,你比如说原油,国家可能还是不会轻易放开。但是在放开的环节,政府要做什么?政府要强化市场监管,政府一旦退出来,不再管价格。现在政府要做有效的政府,这个时候就是要把市场监管做出来,把宏观调控做出来。 [11-18 15:25] 主持人:我问一个老百姓比较关心的问题,一旦这种行政性的手段取消了之后,比如说我们的电费、汽油费,是会涨还是跌呢? [11-18 15:25] 周放生:总的趋势肯定是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的价格由于政府控制,它并没有真正反映市场,价格是扭曲的,给市场的信号不真实。所以导致很多资源浪费。其实它本身没有那么便宜,是由于政府控制,是由于财政补贴,企业亏损导致的,这个对资源是很大的浪费。我想总的趋势肯定是要涨,因为我们现在没到市场那块。老百姓担心消费,我觉得这块政府可能会适当的控制,工业方面,就是企业用的这块,可能会逐渐放开。 [11-18 15:26] 主持人:完全放开? [11-18 15:26] 周放生:或者一直到最后才完全放开,市场经济大家看到是完全放开的,没有人管。但是你要垄断不行,垄断的价格政府要管,一个企业经营不行,政府肯定要管,那就要有调控,看是自然垄断行业还是竞争行业,是否有竞争性环节。比如说将来铁路运输,轨道是垄断的,但是运营是放开的,这就是区别。 [11-18 15:26] 主持人:张老师,您怎么看呢? [11-18 15:31] 张春晓:就是说不管它是什么行业,只要是关系民生的,国家一定要控制,一定要采取手段,让老百姓放心。因为我们整个三中全会核心思想是民生民本,所以只要关系到民生民本的行业,国家即使放开也会想办法采取一种措施,让百姓获得最大的收益。 [11-18 15:32] 周放生:这方面可以采取补贴,比如一个自来水厂,国家跟它核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定价格可能会不够成本,那么国家财政可以补贴。当然这个水可能工业也用,老百姓也用。那么老百姓用水就要控制,民用水亏了多少钱国家进行补贴,但工业用水是不管的。 [11-18 15:32] 主持人:这样操作的话,对于我们现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和国家电网这些大巨头,会造成什么冲击呢? [11-18 15:33] 周放生:首先一个,价格市场化了,那么各方面都得市场化,包括它的经济、管理、理念、服务都要市场化,因为市场化得有人买单。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中央企业来说,是一个好事,当然现在它们也有竞争,它们之间的竞争现在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三个国有企业中竞争,将来民营公司进来了,外资进来了,大家在一个桌子上讨论问题,这个就叫做问题倒逼改革,到那个时候就是不改也得改。大家用更市场化的理念和竞争的环境,来使得我们企业不断的进行调整。我觉得总体上是好事,无论是用在里面共融,相互持股、相互融通这样一种方式,还是在外边竞争都是好事。 [11-18 15:33] 主持人:对于国企成长也是一件好事。 [11-18 15:34] 张春晓:三中全会对这个方面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完善现在的企业制度,对于国有企业,就是让你更好的去应对市场,让你以市场为载体来运营企业,而不是其他。这意味着国企任何的依靠已经没有了,现在就是真刀真枪去竞争的情况下,国企内部的内控机制,内部的管理方式,内部的运营都得去思考,也就是内外市场化一体,使我们的国有企业能够更快的成长,这是一个好事。 [11-18 15:39] 周放生:而且老百姓我觉得是最终受益者。比如通讯费用我们国家是高的,但去香港,去发达国家看,人家比我们低,怎么办呢?这就是竞争逼出来的,市场经济核心就是竞争,如果就你一个人干,你再怎么改善也改善不了,必须有企业进行竞争,大家优胜劣汰越做越好,成本降低了收费就会降低,老百姓就会受益。 [11-18 15:40]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看房地产行业,2010年国务院要求78家非主营业务退出商品房开发领域,要求国资退房,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国企房改的核心。 [11-18 15:40] 周放生:这次《决定》当中没有特别讲这个事,我对这个事情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一个是国企该不该进入房地产行业的问题,第二个是大家所关注的购并地王之类的。我认为国企应该允许它进入房地产行业。 [11-18 15:41] 主持人:毕竟房地产是非自然性垄断性的行业。 [11-18 15:41] 周放生:是竞争性行业,而且是激烈竞争。房地产行业关系民生,老百姓要住房。所以对于国有资本来说,进入这个行业,我觉得从道理上讲,应该是允许的。而且给老百姓多一个选择,比如说这个项目可能是一个招商的地产开发的,那个是民营,这个是国有,起码多一个选择。我觉得应该是允许的。 [11-18 15:41] 周放生:第二个就是国企该不该去争地王,我觉得这个是不应该的。因为国企去拿地王,从现象看抬高了地价,抬高地价就是当地的政府受益,但是未来买房子的老百姓肯定承担的费用要高,因为实际市场价不该那么高,地也不该那么贵。国有企业不应该掺和这种事,它有更多的事要做,例如建设经济保障房。国有企业不能单纯为挣钱做这个事,这是要放开的,我是这么看。 [11-18 15:42] 主持人:您这么说,有一个义务和责任的考虑在里面,但是不管是国企还是央企,它毕竟是一个企业,要有利润,但是它又要承担保障房这种责任,应该怎么做呢? [11-18 15:42] 张春晓:刚才周副会长说进和不进,我给您一个数据,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进入房地产,在全国房地产占比例不到9%。您说的地王现象,在这个数据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国企,周副会长刚才说的非常好的就是国企恰恰去争那个地王,于是在这个地方矛盾焦点集中了。 [11-18 15:42] 张春晓:国企进入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向作用,如果是保障房,您刚才说的保障,说的这个经济适用房,这些是国企发挥它重要的政治责任,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民生。我们1954年,凡是国家投资的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的地方国有企业,产权非常清晰。所以国企不是要退出,而是要起到引导作用,这是混合经济一个重要组成,占的比例不多,但是我的导向作用很强,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 [11-18 15:43] 主持人:我们知道2020年是个值得期待的年份,因为很多改革措施将在这一年开花结果。《决定》也提到到2020年将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提到30%。目前,根据行业性质不同,一般竞争类央企的红利上缴比例是10%,资源类央企上缴比例是15%,军工科研类央企的上缴比例在5%。经国务院批准,从2012年起中国烟草总公司税后利润收取比例已提高至20%。那么此次把上缴标准提到30%。这个标准是高还是低? [11-18 15:44] 周放生:目前的标准就是你刚才说的,应该说大家不够满意,老百姓不够满意,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你是国企,什么叫国企?就是全民所有。我们每一个13亿老百姓,每个人理论上都有份,可是我们看不到,国企经济情况不错,老百姓看不到收益。所以大家对收益比例不高有意见,我觉得可以理解。 [11-18 15:45] 周放生:中央《决定》讲要逐步提高,提高到30%,这是一个量上的提高,还有一个结构的调整。现在的收益率坦白地说,大部分用于带头,少部分用于补充社保、民生,将来按照中央决定,要更多的用于保障和民生,这样结构又变了。我觉得这个做法是顺应民心的。烟草20%太少,烟草我主张至少50%,不能按照现在这个说法,到2020年30%,最少50%,把烟草的50%全部拿出来用于民生。道理很简单,它生产烟毒害了那么多的人,难道不该拿出它的利润去补民生吗? [11-18 15:45] 主持人:这也是民心所向。 [11-18 15:46] 张春晓:我接着周副会长的话说。我们看到的2020年上缴比例是30%,许多人把这个数给盯住了,我在这个地方要呼吁,不要仅仅盯住这个比例,因为国有经济、国有资本所涉足的行业现在还是非常多,不同的行业它的比例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不能拿一个综合的比例算,有的行业应该比这个高,有的行业可能要比这个低得多得多,这是从数据上来看。 [11-18 15:47] 张春晓:第二,我们还不能仅仅盯这个数据和比例,为什么呢?整个国有经济、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多少,是决定了这个市场发展情况,在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前,那个时候五龙治水,大面积的经营不善,谈国营资本是天方夜谭。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后,九龙治水、五龙治水,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使国有资产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化的进步,国有企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作为国家投资的企业,上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不用盯这个比例,企业发展的好了,整个市场发展的好了,你不增加它也得增长。如果市场发展的不好,没有进行综合改革,结果市场一塌糊涂,你定了比例有什么用,上缴数额也还是上不去。 [11-18 15:47] 张春晓:另外,国有资本上缴的比例,关于国有资本金到底给谁的问题上缴,说用于民生。其实对于国有资本规划给他作为股权,这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不要盯住这一个方式。这个方式不见得效率就是最高,社保基金是干吗?基金就是要投资,但它的属性是社保,社保首先要保证它的安全,社会最后一道防线保障。所以它的投向必然是风险相对低。市场规律就是这样,风险低、收益就相对低,我给了你股权你不敢乱投,你投入到风险特别高的风口是不行的。所以说还有更加好的方式,不如就是把它的股权缩小,把国有资本收益,也就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益比例加大,让它在这里面直接获得这个资金,交易成本还会更低。 [11-18 15:47] 周放生:这个《决定》当中第七小标题下面有一句话叫做资产保值增值。这次决定当中很突出的一个概念叫国有资本,我们过去经常用的叫国有资产,这两个之间什么关系?国有资产是一个总扩的概念,它里面包括了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而现在国资委管的企业,全部都是经营性的,而且还有一部分经营性没进来。也就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占整个国有资产大概90%,那么经营性国有资产不能叫国有资产了,就叫国有资本。这个资产跟资本的区别在于资产是实物形态,资本是价值形态,资产可以看得见,资本看不见。 [11-18 15:49] 周放生:我们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准确是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因此决定这句话叫资产保值增值,前面要么加国有就行,这没问题,虽然不够准确,但是它至少概念上没问题。如果不加国有,这必须说资本保值增值,就不能用资产。这个文件的第六段,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这个地方这个概念是对的,它前面用的是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等于前面的主语就不用再重复一遍了,而这句话前面没有前面这个主语了,这个时候,用资产保值增值不够准确,不够科学。当然我这是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准确,我不知起草人他们怎么想,我倒想借此机会向起草人请教一下。 [11-18 15:49] 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节目就是这样,非常感谢两位老师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11-18 15:56] 周放生:首先这个说法一直是我们说的,没有什么变化。我觉得这一次《决定》的新意在于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过去没有讲的这么清楚,都是重要基础,都是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侵犯,公有制财产不可侵犯,私有财产也不可侵犯,这几处都表明把它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这是这次《决定》的亮点。 [11-18 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