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共治维护食品安全”分论坛文字实录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

“诚信共治维护食品安全”分论坛文字实录

2013年06月17日 18: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第一阶段:

  主持人(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丁士):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我们第二分论坛现在开始。今天下午的分论坛第一阶段由我主持。我们这个论坛的主题是“诚信共治,维护食品安全”,大家知道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汪洋副总理还有各部门的领导都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我们下午的分论坛设了诚信的主题。第一部分是主题演讲,一共有五位嘉宾,然后有一个小对话,也有几位嘉宾来探讨。下面我们开始主题演讲,第一个发表演讲的是食药总局监管二司副司长柴保国。柴先生主要围绕我们这个主题发表看法,大家欢迎。

  柴保国: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整合组建不久,地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的特殊时期,我们今天在这里围绕“诚信共治,维护食品安全”这一主题,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等,共同研究探讨行业创新、诚信共治问题,为食品安全建言献策,我感觉到非常及时,很有针对性。这次论坛的举办,是我们贯穿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决策部署的具体表现,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和改善民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非常有意义。 

  柴保国: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事关政府的形象以及执行力,也事关我国的国际形象,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从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稳步推进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各地区、各职能部门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加大力度,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监督,为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形势总体稳定趋好。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任务的要求,中央决定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对食品药品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形成食品监管社会共治格局,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这对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柴保国:下面结合本次论坛行业创新、诚信共治等议题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责,我想谈几点意见。一、维护食品安全,必须创新和完善监管思维理念,切实增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任务,确保食品安全是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重要保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我们将深入分析体制改革以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任务和新挑战,深化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于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深化对食品安全监管规律的认识,坚持用前瞻性的思维和战略眼光来审视食品安全工作,并将之置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格局中去思考谋划,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监管理念、工作思路、工作领域、工作载体和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大局观念、责任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职履责,通过积极不懈的努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柴保国:二、维护食品安全,必须创新和完善监管执法制度和机制,切实加大工作监管力度。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作用。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标,在创新和完善执法制度、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要针对食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严格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总局组建后,已连续部署开展了肉类制品、虚假违法医药广告、打击保健食品“四非”、夏季流通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等专项行动,下一步还将部署开展乳制品、食品标签标识等专项整治工作,重拳出击违法行为,让群众见到实效。同时,要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目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已经启动。要结合职能转变和调整,研究建立和完善许可管理制度、信用分类监管和分级管理制度、“黑名单”制度、应急处置制度,以及监管执法责任制度等,治当前、管长远,为提升监管水平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柴保国:三,维护食品安全,必须创新和完善诚信自律机制,切实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汪洋副总理强调,要建立企业责任首负制度,强化企业质量把关的责任感。诚信自律是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经营,既是落实其法定责任义务的必然要求,也是监管部门依法监管的重要任务。要在总结以往相关监管部门督促食品经营者把好进货关、销售关、退市关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进货查验、查验记录、质量承诺、内部质量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运输储存销售和退市管理等自律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严格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督促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义务,不断提升诚信自律水平,促进源头治理。同时,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生产经营者牢固树立守法经营、诚信自律的理念,不断提高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把法律意识和责任理念有效融入到其生产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中,切实做到对消费者负责,努力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柴保国:四、维护食品安全,必须创新和完善协调协作和社会监督机制,切实营造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保障食品安全,既要严格监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又要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更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营造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氛围。要创新食品安全监管协调协作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引导作用;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规范、引导和行业自律、监督作用,促进源头预防和治理;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消费者组织的作用,引导科学文明安全消费,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扩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覆盖面,促成社会共治。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柴司长就监管部门创新监管发表了四点重要的意见,他讲的很简单,但是内容很丰富,谢谢柴司长。兰州市在食品安全做了哪些工作,有请兰州市市长袁占亭发言,我们欢迎。

  袁占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论坛活动,并向大家介绍我们工作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兰州是甘肃省省会,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西北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全市现辖5区3县及国家级兰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人口440万。兰州的食品安全工作量大、面广、任务重,现有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75家,食品经营单位2.5万家,餐饮服务单位1.1万余家,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近3000家,食品摊贩8000余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

  袁占亭:近年来,我们牢牢坚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理念,以创建食品安全放心消费城市为目标,以完善和提升监管水平为核心,在工作中做到了“五个结合”:一、统筹管理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统筹管理,就是按照地方政府对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的原则,从市级层面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县区和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全年综合目标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使食品安全工作成为各级领导的重大责任。 

  袁占亭:末端治理,就是把监管重心向基层倾斜,把监管力量向基层延伸,探索建立以食品药品监管专干为主,协管员、信息员和社会监督员及食品药品公益性岗位为辅的“一专三员一岗位”基层食品药品协管体系,在乡镇(街道)成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主要行政村(社区)成立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室,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这一模式更加突出了基层监管责任的落实,强化了监管的薄弱环节,2011年获得“首届全国食品安全制度创新优秀事例奖”,还得到了时任副总理李克强同志的关注和肯定。

  袁占亭:二、常规监管与创新机制相结合。食品安全的核心在于监管,而监管的关键在于完善机制,特别是在常规监管的基础上,探索监管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式。

  这方面,我们探索实施了“区域化、网格化”监管模式,通过划分责任区,确定责任监督员,实现了责任网格、区域网格、信息网格的有机统一。同时,根据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不同环节的特点,对农产品实行“四有五定”和“六统一”的管理制度,对食品生产加工实行“一档二书十六项记录一报告”制度,在食品流通环节全面推行“一册一表一牌一档”制度,收到了良好的监管效果。 

  袁占亭:我们还把食品监管作为“数字兰州”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市区批发市场、大中型超市、定点屠宰厂以及部分标准化菜市场和餐饮单位建设追溯系统,所有肉菜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使用IC卡、溯源秤交易并上传交易信息,实现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袁占亭:三、重点治理与发展产业相结合。我们体会到,食品安全既是社会管理的一大难题,也是发展相关产业的重要机遇。为杜绝餐厨垃圾违法生产地沟油现象,我们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建成了全国首个循环经济模式进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实现了城区全部餐厨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为改善熟食加工小、散、乱状况,我们建成了集规模化生产和配送为一体的“主食厨房”食品加工园区,分豆制品、熟食制品、米面制品、干鲜制品四个大类,对生产原料进行快速检测,对生产环节进行中央监控,对出厂产品进行集中配送。 

  袁占亭:为提升地方特色餐饮和农产品产业发展水平,我们从建立完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入手,加大牛肉拉面、高原夏菜、百合等品牌推广和规范发展,促进产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扩大了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另外,在工信部、兰州大学等方面的支持下,我市还建成了全国首个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主要为兰州及周边地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检测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委托检测、应急检测和技术咨询服务,对促进食品安全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袁占亭:四、示范创建与严管重罚相结合。示范创建方面,我们每年把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列入为民兴办的实事,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企业(门店)、示范乡街(街道)、示范县区等创建工作,引导食品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推广高新、先进技术改进工艺和设备,抓好新产品研发、产业调整、产品升级换代、产业资源整合,先后建成1个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2个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33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10条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1376家食品安全示范企业(门店)。

  袁占亭:严管重罚方面,我们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近几年先后出台了《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管理条例》、《兰州市清真食品管理办法》、《兰州市餐厨垃圾集中处置暂行规定》等近20种法规和规章,为严格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具体工作中,采用“红黑名单”的办法,实行差别化监管,加大对不规范经营企业的监管频次,尤其对一批违法违规、屡查屡犯、情节严重的企业,依法进行了取缔或停产整顿,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罚重处,让食品企业不敢违法、不愿违法、诚信经营。

  袁占亭:五、宣传引导与社会监督相结合。针对企业主体,我们积极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升企业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监管能力。针对社会大众,我们在市内各主流媒体、电子显示屏、广告牌设置专栏,集中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常识,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氛围。针对违法现象,我们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开通12312(商务)、12315(工商)、12365(质监)、12331(食药)等举报投诉电话,对查证属实的举报投诉及时兑现奖励,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社会监督的作用。 

  袁占亭: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此次宣传周活动为新的契机,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切实把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进一步完善“五个结合”的工作举措,不断提升食品监管水平,努力将兰州建成全国食品安全放心消费城市。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袁市长的演讲,下面我们会请两位企业的代表来做演讲,一位是中粮集团的代表,还有一位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先生。这五次论坛,我是参加了五次,宗总每一次都在。我想做这么大企业,能保证食品安全,没有老总高度的重视是做不到的,下面我们来听听宗庆后先生的演讲。

  宗庆后: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再次受邀参加这次食品安全论坛,与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界朋友们探讨我国的食品行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应该说,这些年来从国家到企业、到社会各界,对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花了很大的精力与代价,但是实际情况是老百姓并不是很买账,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时有发生,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比较糟糕,所以我想我们确实是要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是否对路,是否有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下面我想把本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向在座的各位做个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宗庆后:一、各个环节的生产者都要讲诚信。我认为要做到食品安全,从农民种植到生产加工、一直到流通环节的生产者都要讲诚信,无论种植者、生产加工者、流通环节的销售者,都要将自己种植的、生产加工的、销售的食品,以自己食用是否安全的态度来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对消费者保持诚信,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宗庆后:对娃哈哈而言,首先实行了预警机制,投资了大量的分析仪器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测,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并且实行了全员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我们实行了后道检查前道的质量监督制度,同时建立了生产记录制度,亦就是说将每批次产品各个环节是谁生产的都记录在案,若出现质量问题能追溯到人来提高员工的责任性,同时又建立了售后服务、市场监管制度,一是要求经销商每月反馈产品质量意见;二是建立了督查部,经常在市场上进行检查等一系列食品安全监督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宗庆后:二、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来确保质量安全。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地引进世界一流的设备,我们通过UHT进行杀菌,把杀菌后的饮料通过密封的不锈钢管道进入灌装机,并且把瓶坯机、吹瓶机、灌装机全部自动联结在密封的净化环境里进行生产,实现了原料进去到产品出来全部自动化,减少了环境污染,确保了产品质量。

  宗庆后:三、抓好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问题,确保食品安全。我感觉当前我们整个食品行业在运行和发展模式还有一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整个食品生产销售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问题,现在大部分的利润是被流通环节拿走了,由于零售业控制了销售终端,特别是城市里的大型商超、卖场地位比较强势,为了转移高昂的经营成本,以各种名目拼命挤占制造业的利润。而由于这些年来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始终没有显著的提高,制造业也不敢轻易提价,否则消费者就更不买账,不来消费你的产品,所以制造业为了生存,同时亦有些企业进行恶性竞争,不断的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最终导致农民无利可图,逼农民降低农产品质量,甚至以次充好、掺假使假。事实上我们也发现,这些年来很多群体性的产品质量问题,根源就出在农产品的质量不合格上。现在食品原料源头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环境污染(水源、土地)、杀虫剂、除草剂的残留污染、养殖环节抗生素滥用、饲料添加剂违规使用和非食品物质添加等方面,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在食品加工环节是很难解决的。

  宗庆后:四、抓好源头问题。食品主要是农民种植与养殖出来的,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亦是农民生产出来的,要抓好农产品这个源头,一是教育农民如何抓好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亦要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二是要给农产品合理的价格,农民有合理的收入,避免他们为了生存赚钱而掺假,乱用各种化学试剂;三是要求专家不要再教农民那些影响食品安全、提高产量、快速成长的方法,对造成严重食品安全的始作俑者亦要严惩;四是农植物区内要要兴办工业,最起码不要兴办造成水、空气、土地污染的工业,而且工业企业必须要做好环保工作,保护污染处理,空气污染处理,国家收取的环保非亦应该用到环保上去,同时国家要对土地、河流进行普查,对已经污染的土地,河流要加以根治。

  宗庆后:五、抓好标准的制定问题。要抓好对各类农产品及食品的安全标准的制定,要让农民、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流通企业有标准可依,按标准生产、减少审批,加强监控,提高入门的门槛,亦就是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有能保证产品质量、先进生产线、先进检测分析的仪器,有熟练掌握食品生产安全的员工才能生产食品,符合标准就可以备案生产,减少那些光收钱而并未达审核要求的审批制度,而且要加强监管,达不到要求的则予以查封,从严处罚,同时亦要提高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若搞一批不懂技术的人去监管,非但不能监管好反而添乱。

  宗庆后:六、抓好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要在学校、要对社会公众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要知道地球上的空气、土地到处存在着细菌、各种微生物、矿物质,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有的少量的是有益的、过量的是有害的,而且人体亦有排毒功能,因为人是不可能生存在真空里的,况且科技发达了,专家们亦可研究出许多对人体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提取物或添加剂,而一些不懂这些知识的人乱宣传,搞得人心惶惶,再搞下去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了,因为什么都不能吃了,什么地方都不能住了。我认为国家要规定今后曝光食品安全上的问题必须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后才能公开发布,同时专家们定标准、定名称时亦要明确通俗点,不要定那些化学名称,让老百姓看不懂引起恐慌。

  宗庆后:七、对于有实力的大企业,要承担更多的食品安全责任。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代,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在研发和创新方面就更是如此,对于实力不足的小企业来讲,一旦投资失败可能就无法翻身了,我想这些工作更多的还是要具备实力的大企业来承担。我认为大企业应该要为整个行业开展一些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研究工作,为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打下基础,这些年娃哈哈率先在企业技术中心内建立了食品安全实验室,主要从事有关食品安全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因子的检测控制研究及新型食品污染检测方法的建立等工作。同时密切跟踪研究国际食品安全的最新成果,积极开展食品饮料前沿性质量安全研究,把研发重点逐步从生产性空气向预防性研究转移,同时通过危害控制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危害评估方法等包装材料安全评价等全方位研究,为食品饮料安全控制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宗庆后:其次是大企业要更多地参与国家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大企业技术力量比较雄厚,而且接触的市场和消费者数量更多、面更广,对于行业发展的技术现状、市场现状比较了解,所遇到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典型性,因此能够更好地反映基层的实际情况。大企业参与行业性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可以使标准内容更贴近实际、更具有指导性,对行业发展是有利的。目前娃哈哈是国内多个技术标准法规组织成员,还积极参与了制、修订了40余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国家部门法规,推动了食品饮料行业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宗庆后: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实现民富国强、实现中国梦的最根本基础,我想只要我们政府和企业、我们全社会都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真正从国家前途、民族前途出发,抛弃本位主义、找到问题根源、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手段,食品安全问题完全可以、也可以完全应该在我们手上得到彻底解决,给我们的下一代创造健康、幸福、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我们请中粮集团质量安全部总经理陈志刚,欢迎。 

  陈志刚: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代表中粮集团参加本次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并作为企业界代表做发言。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创新食品科技,护航食品安全”。

  陈志刚:我们认为,食品科技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科技创新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必然途径,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升企业产品的驱动力。基于这一理念,中粮集团通过合理规划食品科技发展,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打造研发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发,助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今天我主要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谈谈中粮集团的做法。 

  陈志刚:一、科学制定创新规划,谋划食品安全长远战略。科技创新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提升企业品牌的驱动力,中粮集团建立科技创新机制,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管理的提升,我们主要是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陈志刚:一是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食品安全为引领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统一的联结互动、整合贯通。二是打造食品安全能力保障平台。投资32亿建立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构建集团检验检测中心,区域重点实验室、基层企业实验室组成的三级检测网络,提升集团检验检测能力。

  陈志刚:三是以科技创新促进食品安全。通过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强化成果转化应用,逐步形成各产业链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四是树立“科技驱动中粮发展,中粮引领安全、营养、健康中国”的品牌形象,积极开展国内、国际食品安全科技交流,宣传科技创新工作和成果,打造行业第一科技品牌。 

  陈志刚:二、打造科技研发平台,奠定食品安全管理基础。中粮集团一是重视科技创新机构建设,组建由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一二级经营单位与工厂研发部门组成的三级科技创新系统,明确各级机构职责,形成健全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二是着力建设专业队伍。通过努力,中粮集团科技人员数量达到6683名,中高级职称人员达到1956名,涌现出一批行业带头人,科技团队已经成为行业重要的创新力量。

  陈志刚:三是强化科技投入。近五年,集团科技经费投入年增长率达到18.8%,科技经费总投入达到41.69亿元。四是通过参与国家项目带动管理水平提升。2009年至今,中粮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98项,通过参与科技项目研究,科技队伍得到锻炼,以科技创新促进食品安全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陈志刚:三、依托科学管理技术,全产业链保障食品安全。2009年,中粮集团提出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战略,旨在通过商业模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为保障全产业战略的有效推进,在产业链源头,通过研发新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以番茄产业链为例,选育23个综合性状优异的新品种,果实抗裂、抗逆性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残风险。在种植环节,通过种植基地的工厂化管理,保证质量稳定。如甜菜产业链推广“416模式”(亩产4吨,含糖16%),严格限定是施肥量和灌溉用水,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同时提高产品含糖量。在生产加工环节,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乳品产业链自主研发配料防止错系统,有效防止了称错料、加错料导致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自主研发电子巡更系统,与交叉巡检互为补充,确保管理无漏项。在产品出口端,应用新型技术,确保全程可控。如肉食产业链导入GPS定为系统,全程监控物流过程的温度变化,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可知可控。 

  陈志刚:四、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食品安全水平提升。中粮集团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推出大量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新产品,并有利保障了食品安全。小麦产业链自主研发无菌小麦粉技术,通过除菌机与提升机、混合机的改进与优化,有效降低微生物数量。葡萄酒产业链创新酒类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从葡萄种植、生产加工到零售终端的全程可追溯,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实时可控,最大限度体现企业对消费者的安全承诺。番茄产业链成功建立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平台,形成番茄及其制品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 

  陈志刚:除此之外,中粮集团在低温碾米、植物油精制智能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截止2012年底,已拥有1010项有效专利,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53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陈志刚:最后,中粮集团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弘扬创新理念,加强科技引领,助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实现“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之使命,创造更大的社会和企业共享价值,为推动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于国计民生不遗余力的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主持人:在食品安全方面,让我们了解了中粮集团在科技上的投入,谢谢陈总。如果食品都是能追溯的,对生产环节更有保障一点。现在中国的物品编码应该说就是做这种追溯的,今天我们请到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罗秋科。

  罗秋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罗秋科,我的发言题目是“统一的物品编码是实现食品安全追溯的基础”。今天我们这个论坛一直在讨论食品安全,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保证食品安全可分为“事先防范”和“事后补救”两方面。

  罗秋科:而食品安全追溯是解决“事后补救”的重要手段之一,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在“防范”和“补救”两方面同时做足文章,才能保证不出或少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或者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尽快找到原因并阻止进一步扩散和恶化。食品安全追溯的话题最早起源于欧洲,是为了应对疯牛病带来的危害。食品安全追溯就是用食品信息技术,通过对食品供应链上各类食品信息进行分类、采集、分析,在供应链上每一个节点完成“向上一步溯源和向下一步跟踪”,最终实现生产、加工、物流、零售全过程的跟踪追溯,从而及时对问题进行预警,锁定问题产品的流通范围,实现产品召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早在2000年就积极跟踪国际食品安全追溯相关工作,并最早把食品安全追溯概念引入中国,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四点体会。

  罗秋科:第一,食品安全追溯的实施主体是企业。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必须要抓好食品安全,就要讲诚信、重自律,决不能偷工减料。面对越来越多的来自消费者对食品溯源的需求,面对食品安全法中可追溯性的要求,食品企业必须采用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手段,应对企业的情况和追溯的要求建立自己的适合企业特点的追溯系统,实现食品的跟踪与溯源。

  罗秋科:第二,食品安全追溯的标识编码要统一。近几年食品追溯非常热,我们很高兴看到大家都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一个个食品追溯系统应运而生,也确实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作用。但是这些食品追溯的建立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缺少一致的编码和标识,导致系统间不能交换数据,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在“大数据”时代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们强调要在食品安全追溯中使用全球统一的编码。统一的物品编码能把食品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人、物、企业串起来,保证追溯信息的内容准确、格式规范,使得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成为可能,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资源,真正实现高效、低成本的食品安全追溯。

  罗秋科:第三,食品安全追溯要与国际接轨。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和必然趋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正在积极的融入到国际大环境中,产品流通也在快速融入到国际的大流通中。在这种情况下,跨国追溯已经成为越来越强烈的国际诉求,如何评价、保障食品安全追溯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是国际研究热点。我们当然可以在国内单搞一套追溯编码,但脱离了国际大环境,就相当于把自己封闭起来,这对于我国的产品出口,打造中国制造品牌是非常不利的。使用全球统一的追溯编码,实现跨国追溯,遵行国际一致的追溯方法,能够帮助中国制造的优质食品更多的迈出国门,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信赖。

  罗秋科:第四点,食品追溯要讲成本效益。目前追溯系统非常多,那么建立追溯系统企业觉得成本非常高。那么对于矿泉水来说,。实际上,上面的商品条码可以追到责任主体,矿泉水瓶上都有它的批号,商品条码加批号就可以实现对这个产品的追溯。一般的产品来说,每一个批次批号是相同的,通过对这个批次的追溯就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追溯,因此企业根据不同的需求,根据信息化的要求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追溯技术。。可以采取把商品条码表示的信息和批次信息做成一个条码,同时也可以用二维条码表示,那么我们也可以电子标签表示,这样识读性更高。电子标签不但表现信息量大,信息还可以更改,但是。随着技术不同成本会增加更多。对于这样标签的技术,更多适合于活体标识,比如说我们对一头牛或者一头猪等这些活体动物的追溯,在养殖环节是一般多用于电子标签,但是它的成本会大大增加。

  罗秋科:因此我们企业在建立追溯系统过程当中要考虑成本,通过企业需求来考虑,根据追溯成本,一旦企业产品上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的找到问题批次产品,减少企业的损失,包括企业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从追溯角度来讲,不是说技术越先进一定适合这个企业,那么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工作正稳步推进,我希望全球统一的追溯编码能够更多更好的应用于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为政府实现食品全产业链监管提供有效手段;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价值;为人们坚定消费信息、改善生活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任务依然繁重,我非常认同今年“社会共治 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的大会主题,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第一阶段五位的嘉宾演讲就到这里,后面还有一段时间是进行对话,对话的主题是“提升食品消费信心,我们还能做什么”,嘉宾主要是企业界人士,那么我介绍三位嘉宾,第一位是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第二位是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张家明。第三位是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毅。欢迎三位。想请三位自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另外围绕着我们今天诚信的主题还有自己的企业能够为食品安全做点什么。

  何继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来自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在食品诚信安全体系当中,可能我们是中段环节,我们这个行业协会成立于1993年,到现在有20年的时间了,我们的会员也基本上来自于食品行业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国际的一些客商。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我也希望能够通过今天的论坛,对我们国家和食品安全工作能够做一点微薄的工作,谢谢。

  张家明:我是来自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张家明。我们这个企业有20年,09年是在深圳上市,我们企业在鸭这个行业里边做的时间也比较久,产品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我们产品中间有50%是出口到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但是在这里边也想跟各位专家介绍一下,实际上我们国内和国际上的标准,在食品安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常毅:大家好,我是三元食品的常毅,很高兴参加这个论坛,三元食品主要是以牛奶为主,兼营麦当劳快餐,整个的企业是56年建成,到现在将近60年,大家了解三元食品是从牛奶开始,特别是从安全的牛奶,三元食品的特点一个是完整的产业链,第二个是高标准、技术体系的建立,第三个是企业文化。我们的企业文化是责任做起,一个企业讲诚信一定要有好的企业文化,我们的品牌诉求也是有爱有缘有三元。 

  主持人:好,三位嘉宾都把自己企业的情况介绍了,现在我开始提问题,大家看到,一个是实际流通企业的协会,代表流通这个领域,有两家是生产企业,那么食品安全到底生产重要还是流通重要,我觉得这个也有不同的看法,当然总的来讲都重要,但是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在生产环节或流通的领域,在责任的划分上面可能各家站在不同的立场,看法就不一样。现在的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是基础性工作。我想问一下,张家明先生,企业上市以后好多信息是公开的,信息公开制度对食品安全是不是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张家明:企业上市以后,确确实实得到的监督力度更大了,对一个企业发展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过去我们企业虽然做得很好,但是酒香还怕巷子深,通过上市,更多股民关注这个企业,通过信息的公开,股民对企业有所了解,所以这样反而更有利于我们企业更长期的发展。我刚才讲了,我们这个企业发展20年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都是一步步坚持走过来。之所以上市,之所以有今天,就说明我们企业坚守一个底线就是食品安全,刚才我为什么讲国内和国际的标准没有区别,从我们实际上对外操作上来讲,我们公司内部标准是一致的,但是往往对消费者来讲,他会认为好像出口国外的要求都高一些,实际上不是这样,国外有一些标准是特殊的标准,有的时候是包装方面的要求,所以在这方面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下,让大家放心。 

  主持人:食品企业越上市越好,食品安全越有保障,我想问一下常总,奶的企业,好像每一次论坛上都是热点,大家也知道,前些年咱们奶业发生一些问题,后面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除了刚才嘉宾演讲之外,还有除了监管质量以外,那么企业之间的残酷竞争,一个企业攻击另一个企业,把整个行业都毁了。我想问问常总,你对奶业行业有什么样的评价,还有奶业的良性竞争机制是不是形成了? 

  常毅:我这里说一下三元食品也是一个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公开性透明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其实是良性的,其实也及时消除了消费者、股民的疑虑。我觉得现在整个的乳品企业行业的发展还是健康的,特别是08年以后,在三聚氰氨以后,从国家层面上进行了大力的整顿,从奶牛的养殖加工,就是从源头做起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看到了一个数据,2011年到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整个抽样,12.84万样,合格率99.7%,其中奶粉合格率是99.2%,所以说经过政府大力的整顿,实际上整个的行业在向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和转变。另外,这里也离不开广大新闻媒体的监督,现在新闻媒体监督面也很宽,而且很有深度。

  常毅:至于说相互竞争,我觉得从市场经济上看,竞争也是正常的,通过竞争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体现出来,这样在竞争中企业才能强大。刚才我讲三元食品完整的产业链是从按照规定做起,育牛牛奶加工产业链是完整的,三元育种,奶牛是人工授精,种公牛遗传很重要,另外除此以外我们的奶牛养殖最先设立规模化养殖,我们整个EPM的管理,这一套体系保障了牛奶的健康。所以说从源头做起,从加工做起,能保证质量。另外我们的加工是“五标一体”的体系建设,从质量安全、环境职业健康,诚信的建设,这个在奶业当中我们也是唯一的一家,谢谢。 

  主持人:谢谢,介绍奶业的情况还是很振奋人心的,我们也相信我们的奶业形势会越来越好。下面我问问何会长,在流通企业,我们印象中食品安全主要是生产企业出的问题,经常出问题以后,往往是从流通企业发现的或者流通企业爆发出来,在这里买的什么东西,问题一出来以来,流通企业就下架,对这个做法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为有些问题没有弄清楚,有些甚至可能本身就有些什么阴谋在做这些事情。那么流通企业好像在这方面不愿意承担一些责任,当然流通企业他们也觉得这是作为食品安全必须要做的工作,我想问一下,作为流通企业在目前这个环境下,在食品安全方面,特别是处理跟生产企业的关系方面,他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立场?

  何继红:我在去年参加食品安全论坛的时候,也是有一个关于监管体系的这样一个话题,当时我提了一个观点,国家现在的法制型监管和监管型的监管以及服务型的监管要三者相结合。一年多来,食品管理运营过程当中,我觉得国家在监管方面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法制型的监管力度可能越来越强,也越来越高。那么从监管型的监管,从条例上、标准体系到位上可能做的也是越来越好,那么从服务型监管可能就是我们今天上午论坛的时候,各位领导都提到说我们要发挥社会和行业的一些作用,服务型的监管,实际就是要把整个社会的责任企业的责任,这种信息可能要通过方方面面的角度来传递出去。刚才主持人已经提到,往往有很多的问题是出现在流通环节,实际在今天上午马云讲的已经是很到位,说我们整个食品安全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可能发生在我们生产环节的表象出来的问题,也不一定是生产环节自身的,那可能我们再追溯它的生产环节的源头,那就是原料、基础。

  何继红:那么整个链条下来之后,可能问题的发生在流通的环节相对多一点,这个相对多也就是老百姓关注的。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在增强,他的技术和能力也在提升,比方说他买一包东西他要关注一下保质期到没到,添加剂有什么或者是产品的原料内含东西的配比适不适合。那么如果出现问题,其实企业本能的就是一个产品的召回制度。如果召回的话,这样一种行动和行为让百姓放心,给百姓传递了一个真实的信息,说明企业是认真的、是有责任感的,不管这个问题反映的是真的还是假的,首先我们企业先召回表示对社会的责任感,我觉得这一点流通行业它在协助消费者认知提升和增加信心方面又做了一个更重要的工作。

  主持人:五位主题演讲嘉宾,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三位对话嘉宾,从生产企业和流通协会也对食品安全介绍了自己一些经验。首先代表论坛主办方感谢各位嘉宾,各位对话的嘉宾,谢谢各位。

  第二阶段:

  主持人(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赵立新):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以及在座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赵立新,来自中国科普研究所,下一个单元由我主持。上一个单元内容丰富,既有管理部门的同志,还有企业代表,大家就各自的领域提出好的观点。我相信第二个单元的内容也会同样精彩。参加我们这个单元的有两方面的代表,一方面是企业界代表,同样还有我们媒体的代表,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叫坚守诚信是行业最大的投资。我想这个题目也是很深刻的,不仅是一个行业的最大投资,在行业当中坚守诚信是最大投资,同样我们一个人,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人无信不立,这个是我们的古话,我们在诚信问题上做怎么样,注定我们会走多远,注定了我们是不是会取得成功。

  主持人:参加我们这个论坛的,我们邀请到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志喜先生,第二位是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韩家寰。有请邓志喜先生。 

  邓志喜:大家下午好,我发言的题目叫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认知与诚信共建。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这个数据是农业部发布的最近四年我们国家整个的农产品质量,主要农产品的一个监测的报告。从这个监测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在不断改善。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肚皮保持在96%以上,其中畜禽产品在99%,这样的合格率在发达国家都是不低的。

  邓志喜: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调查发现,超过50%的消费者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严重,与例行监测结果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个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决定农产品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风险的主观认知而并非风险本身,也就是说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判断主要受主观认知风险所影响。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引发公众恐慌心理,往往导致个别或局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事件被严重放大。这可能是产生上述认识偏差的原因。

  邓志喜:那我们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推论,去年,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的支持下,我们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认知与公众参与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认知呈现“两高一低”特征。一是关心程度高,“非常关心”的高达46.3%,“比较关心”的为36.2%,两者之和为82.5%。可见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普遍关注。 

  邓志喜:二是评估风险度高。我们用数字1-9来反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程度,数字越大表示风险越大。调查结果显示,判断在及5以上的比例高达81.3%,选择“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比例之和为53.1%。可见,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存在普遍担忧是客观存在,这样的风险认知是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发公众不满心理和恐慌情绪的主要因素。

  邓志喜:三是风险承受力低。调查用数字1-9来衡量消费者的风险承受度,数值越小,表示消费者风险承受度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完全不能接受风险”的消费者比例高达38.6%。可见消费者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直接受害者,呈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容忍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邓志喜:另外受访者认为自己掌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充分,比例高达83.6%。认为“政府信息披露不足”的占42.1%,其次是“产业部门掩饰”,占41%,选择“科技经济发展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占13.3%。可见,政府在信息披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完善。另外我们发现,对于风险信息做出的反应,有44.8%的受访者会停止购买相关产品,并转告亲友也不要购买,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以免遭遇不安全农产品带来的危害。我们今天来了很多企业老总,这个也给我们带来启示,产品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诚信上出了一点点差错,可能消费者用脚给你投票,这个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邓志喜:消费者对企业和生产者提供信息的信任度明显不高,受访者把企业和生产者选为可信任的信息来源之一的比例只有16.8%,这个可能也要引起我们深思。

  邓志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定性上,85%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人为主观因素造成的,仅有15%的受访者认为风险是由非人为因素造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以定性为“人祸”,主要是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出了问题。当遇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消费者选择“会投诉”的比例为37.4%,而60%以上的人选择保持沉默,反映出消费者的消极态度和被动行为,进一步考察原因,其中36.4%的是“怕麻烦”,31.4%认为没有渠道,23.3%的则是怕报复。

  邓志喜:有76.03%的受访者认为,媒体曝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时间确有其事,对媒体曝光不安全农产品、促进问题解决的行为基本认同。同时也有21.6%的受访者认为媒体存在“过度渲染”,部分媒体在曝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存在夸大现象。通过调研,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和参与情况,以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态度和政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期盼。从农产品是关系公众健康安全的商品,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政府监管责任重大。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环节多、链条长、风险因子多,仅靠政府部门监管很难实现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目标,需要政府、各生产经营主体、媒体与公众的共同参与。

  邓志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公众认知,构建放心消费的环境,仅靠某个方面或单个主体无法实现,需要靠政府、生产经营主体、媒体与公众的共同努力。一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消费者认为政府是权威的代表,发布的信息更加可靠。因此,各级政府要建立公开、及时、顺畅、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流渠道,引导消费者客观、理性地处理相关信息和应对风险。客观公正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及时准确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二是加强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即诚信出了问题,道德出了问题,良心出了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法制建设,严厉惩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邓志喜:三是引导相关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我们可以通过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信息平台,引入第三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消费者维权,畅通消费者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消费投诉渠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协管员制度。四是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无知者无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而言“无知有畏”,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就是要让消费者从“无知有畏”到“有知无畏”转变,做到理性看待和科学甄别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避免出现类似“谈鸡色变”等跟风过度反应。五是强化舆论宣传主体责任。媒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认知产生重大影响,宣传报道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邓志喜:2011年3月13日,广州某媒体发表了一篇名为《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的报道,说的是香蕉树染病的新闻,但被讹传为“吃香蕉致癌”,导致海南的蕉农欲哭无泪。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需要共治。首先,政府发布信息要严谨和权威,其次是媒体报道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三是严厉打击虚假新闻。大家还记得2008年,一条手机短信“告诉家人和同事朋友暂时不要吃桔子”,今年广元的桔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导致全国桔子滞销,很多桔子烂在地里,农民损失惨重。

  邓志喜:谢谢大家,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结果。

  主持人:谢谢邓主任,邓主任是做研究的,我也是做研究的,刚才我听下来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信息,比方说他对消费者认知状况的调查,那我想的话,我们从中就能够感觉到公众在得到我们食品安全信息方面他们的差距有多大,我想下面有兴趣的同志,还可以再继续跟邓主任联系。应该说媒体在科普宣传方面,食品科普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在接下来还要进一步讨论。我们下面的一位嘉宾是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韩家寰,大家欢迎。

  韩家寰:赵所长、丁总编辑,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谈的话题很有趣,中国的食品安全做得好不好?不好,但我们有一个后发优势,我们可以做到世界最好,因为我们是后发者,后发者的优势可以有很多现成的基础,不走冤枉路。我今天谈的是怎么样使我们后发者的优势发挥起来,使中国的食品真正做到最好。我们也做外销的食品,中国制造反而会被别人瞧不起,如何使中国制造的食品能够领先,我觉得我们有相当成熟的条件来做这个事情,这是我以下的一个想法。

  韩家寰:中国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我们都能享受到安心的舌尖上的美味,用整个溯源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使我们都看得见我们如何安心,因为30年前欧洲、美国做可溯源的时候,并没有互联网,我们有后发者的优势,可以能把它整合在一起,使传统的产业有更多新的价值。

  韩家寰:食品安全最麻烦的就是肉蛋奶,肉蛋奶一旦出了问题是很致命的,我们14亿的人,全年不休需要5千万吨的猪肉,需要大概2600万吨的蛋质品等。食品安全要做到比较低的一个风险,那我们怎么样来做?同时再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公司的核心是肉蛋奶的供应,08年的时候我们也被选为供应奥运会鸡肉的供应商,肉品不能有任何激素,我们的产品目前销往日本,日本对中国有歧视,它非常严格,销日本,整个的高端熟食品我们是第一位的,其实我们在08年利用互联网推出了一个,等一下我要讲的可溯源的系统,那在哈佛大学说是我们最有创意而且是一个最好的一个体制,我们都做到了。

  韩家寰:在座的有做鸭子的朋友,有做牛奶的朋友,肉蛋奶前沿非常复杂,一关一关到最后,每一个环节你必须要负责,今天你有你的品牌的红利,你是第一责任人,那是一个责任的主体,那不能出了事情去怪人家轮胎,说轱辘轮胎没弄好,你要负所有的责任,而且应该强调溯源是一个企业最大的责任,像我们很多肉品卖给麦当劳,卖给肯德基,KFC是主要的责任人,事实上我们把它整理一下,大概是这样子,我们最终是消费者,我们前面就有很多生产资料,那以肉蛋奶来讲有种苗有饲料,我觉得中国农业生产者主体还是一个,这一次总书记也提到了家庭农场而且是专业化的家庭农场,规模是比较大的,农民生产的主体是最有效的,当然也有大企业农场,我觉得最好是专业化的家庭农场跟企业大型农场,像我们公司以白肉鸡来讲我们有3千户农户是我们的契约户,我们就管理契约户,我们有深加工粗加工,在加工里面也放了各种添加物等等到后面有市场渠道,这就是溯源。我们怎么把每一个环节溯源起来,我们每一包产品都有溯源的安心码,每一包产品都非常精准非常明确追溯到哪一个农场,哪一天进的鸡,哪一天出的鸡,是非常特定的,并不只是说这是哪一个工厂制造,这是溯源的精华,哪几天,哪几批我们都印在我们的包装袋上。我们用电脑或用手机都可以精准知道它的来源。 

  韩家寰:我觉得中国的互联网是非常先进的,如果能结合这个事情,我们就可以把中国的食品做到全世界最好。我觉得可以让消费者监督公司,使公司变得透明化,大家会有相当大的信息。整个中国的食品公司由大公司开始,比如说要求国家前十大公司都有这个能力,企业加农户把它辅导好,一路下来都是企业负责任,慢慢每一个省的十大二十大,肯定能做得非常好,这个是别的国家没办法做到的。今天我对中国的食品安全非常有信心,可溯源有非常好的机制,我希望大家给我们支持。

  主持人:谢谢韩先生。我想韩先生刚一上来,他的表态太感染大家了,让中国人民吃得更安全更健康这是食品企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消费者的期望。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包括。如何利用这种后发优势来建立中国自己的食品安全体系。第一个环节就到这,下面我们进入对话环节,今天的对话环节,我们是请到了四位专家。第一位是中国经济网总编辑,第二位是果壳网副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吴欧,第三位是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曹敬衡,第四位是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政府关系代表张建中。我们每个人用三言两语介绍一下来自于什么单位,主要做什么工作,今天要给大家讲什么内容,崔先生你来聊一聊。

  崔军:大家好,我来自中国经济网,我们是论坛的承办单位,这五年我们对于食品安全信息传播工作非常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些想法,并且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谢谢大家。 

  吴欧:大家好,我来自果壳网,我今天之所以受邀参加这个论坛,是我们果壳网有一个最重要的板块叫“谣言粉碎机”,中国发生绝大部分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在果壳网中发布了大量的文章,比如抢盐事件,黑花生是不是染色的等等,基本上热门的话题我们都跟进过,仅仅两年时间,由年轻人创办的科普网站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所以今天我很荣幸参加这个论坛,谈谈如何科学理性传播食品安全当中的问题。

  张建中:大家好,我是来自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政府关系代表张建中,百胜餐饮集团大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早期负责过媒体关系,所以一直对媒体传播的发展非常感兴趣,今天有幸被大会组委会请来探讨如何进行科学安全方面的传播,在这边跟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但是特别想说明一下,不代表公司,仅仅是代表个人,因为是个人在这里边讲一些东西,谢谢大家。

  曹敬衡:大家好,我是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曹敬衡。非常高兴能跟大家一同探讨食品安全的问题,大家知道现在食品业成为焦点,而奶粉又是焦点之一,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一起探讨食品安全的问题,谢谢。

  主持人:四位嘉宾刚才介绍完了,我们有两位媒体的代表,有两位企业的代表,四位嘉宾他们多年在媒体科普方面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认识,那么我们接下来围绕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这几年我们国家出现了一些食品科普的事件,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企业应急科普还是媒体介入进行的一些宣传,方方面面都影响了公众的判断,那我想问一下四位嘉宾,你们怎么看待国家近年出现的一些食品事件当中,是媒体还是企业的责任?我想先问一下这个问题,那么谁先来回答一下。

  崔军:当前食品安全的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而且我们认为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是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却趋于更加复杂。是历史上最复杂的时候,为什么这样说?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现在舆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有一个词叫“舆论高压”,在这个舆论高压下确确实实对我们扭转食品安全的不利的状况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媒体是功不可没的。另外一方面,随着现在舆论环境的变化,在食品安全传播中,也掺杂了一些不正常的因素。现在媒体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自媒体的兴起,新媒体的兴起,媒体的竞争已经不能说是激烈了,而是说是残酷,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挤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怎么生存?大家都在争夺吸引眼球的那点素材,结果造成了虚假新闻的问题或者小事大做的问题,这是一个方面。 

  崔军:另外一个方面,一些个人和机构为了谋名或者谋利也发现食品安全是个很好的把手,他们动不动搞一点所谓的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什么目的?逼迫企业向他们购买服务或者认可他这个机构。刚才我们今天下午这三个分论坛,其中在另外一个分论坛当中就有一个嘉宾谈到这个问题,还在会场引起一点点小小的冲突。

  崔军:第三个,其实和企业有关,就是和企业竞争者之间也用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攻击竞争对手的手段,我们媒体常常收到一些食品安全曝光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哪儿呢?来自于一些企业雇佣的公关公司。而且由于是同行,提供的信息看上去非常专业,非常有杀伤力。

  崔军:第四个,也就是今天上午我们社长特别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有一个苗头要特别特别注意,随着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的推出,交易的展开,做空机制慢慢发展起来了,一些机构就利用这个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做空一个企业或者做空一个行业的手段。我参加过一次内部的研讨会,当时在会上我拿出了一系列的证据,因为今天是公开的会议我不便说的太多,但是这个苗头确确实实值得我们关注,我先说这一些,占用时间有点长了,对不起。

  吴欧:崔老师说的是高屋建瓴的,我们关注的事情可能会更加具体一些,在谣言粉碎机最开始创立的,食品安全至少不是创造这个板块的初衷,后来我们发现在做食品安全,在传播过程当中不断的会有这样的东西逼迫我们不断去关注它。早期的选题就是日本核泄漏的抢盐事件,当时我们想抢盐事件听起来很荒唐很稀奇,核辐射按照他们报道的量有多大的害处,食品安全的事件越来越多,迫使我们不断去关注它,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媒体在其中可能是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方便评价。但是总之我们可以,比方说在一些农产品当中,我们可能会去采访农业专家,我们去查国家标准,然后会得出的结论这个事情也没有那么惨。

  吴欧:我分享这一点是想说,做科学传播,可能更多的是去关注事实的真相,那对我们来说,可能我们的目标就是消除公众的恐慌。这个最开始不是我们的初衷,但是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可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我觉得这是果壳网做到今日能够受邀来参加这么高级别论坛的原因。

  主持人:吴老师,现在有些媒体确实在食品安全传播当中起到很不好的作用,您是这么认为吗?

  主持人:谣言粉碎机,在粉碎的时候有没有过跟媒体有过交锋?

  吴欧:还是蛮多的,尤其是在微博上,会有攻击我们的,我们用自己比较规范的流程来确保像崔老师这样的人,来跟我们说,先去看看果壳网。实际上据我所知,我们的文章在做出来之后会成为很多家传统媒体的一个信源,他会要求采访一下果壳网主编,询问采访领域的专家是谁,他们想联系。

  主持人:果壳网一开始的是科学爱好者,现在影响的群体越来越大,能不能给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做一个标杆。

  张建中:咱们主办方,这些年不断把论坛做得越来越好形成社会影响力之外,也表明了中央政府对食品安全超高度的关注。这些年可能中国制造的食品声誉受到了很大的一个伤害,有时候在外边提起来,包括像奶粉抢购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的形象,客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对食品安全格外重视。大家公认这些年,规范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规范自律,提高自己管理的水平,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溯源的管理,应该说中国食品安全环境是大大提高的,要不承认这个基本的事实,那我们认为说就很难再继续下去。 

  张建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公众并不能完全认同这点,就像邓所长做的调查一样,老百姓提起农产品,一半的人不放心,一提起媒体的报道只有80%是相信真的,就说明整个中国的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是非常严峻的,这是我们要面对一个事实。那一方面刚才讲了食品安全总体是向好,特别是规范企业,大企业已经非常认真,已经做了非常大的,但一方面越是大企业,食品安全的舆论形象越不是那么好,这实际上有了一个结论。在社交媒体和一些不太负责任的媒体,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是少部分,在他们上边传播的很多信息不是客观公正科学理性的,有的是加入自己的思想,有的是有偏颇的,这里可能是科学知识的不足或者对客观事件没有完全把握,也不排除有个别其它的理由在里面。

  张建中:所以由于有了这么的一个环境,就造成了越是著名的企业,越有可能成为炒作的对象,越是著名的企业对于一个行业的影响就越大,让老百姓觉得说这一类东西好像都不放心,最后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坏的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实际上,现在的中国食品安全是应该让我们大大放心的,比起多少年以前,现在需要的是要把这些信息科学、客观、公正、理性的传播给我们的消费者,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情况应该总体做这么一个评价。 

  曹敬衡:食品安全一方面从数据显示,我们整体食品安全是向好,但另一方面大家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还是不够。我觉得除了整体舆论环境之外,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消费者自身认知问题。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通常都抱有一些恐惧,不了解有恐惧陌生,所以很多事情,比如食品安全事件,并不见得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是消费者的认知问题。所以从这点上来说,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非常有必要,即在这方面怎样更好的科学性的传播正确的知识、信息,这很重要,所以我想从我们企业角度来说,很多问题我们不要等问题发生才去和消费者沟通,而是要在问题发生前沟通。所以我想做企业要把一些问题做在前面,跟消费者的沟通很重要。

  曹敬衡:很多企业开放自己的工厂或者一些商店,作为跟消费者沟通的方法,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方法,其实这些方式方法一方面让老百姓眼见为实,另一方面对企业本身应有些认知。第二大家可以看到,在之前的数据里面,消费者对于企业传播的信任度只有16%,可信度非常低,将来怎么样跟我们类似的研究所合作,以沟通、教育消费者,将成为下一阶段我们考量的一个重点。

  主持人:刚才几位专家都谈了自己的观点,应该说我们国家食品科普的环境现在是有一些问题,媒体责任关系其实很大,如何把媒体科普环境建设好,国家目前也有一些办法,比如们主流媒体上宣传强度的加强,以及像果壳网等民间组织做这些工作,应该说都是传播一些正能量,让大家重拾信心,建立互信的关系。我再提一个问题,就是说如何把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科普体系建设好,我们各个部门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我们各个组织,应该怎么各鞍其背?我想听一下我们几位专家的建议。

  曹敬衡:其实我个人的观点,我们现在在科普方面的知识非常多,掌握许多正面的或者是非常有用的信息,但怎么样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其实媒体的角度来说,这些年来媒体有很大变化的趋势,就是媒体蓬勃的发展,它改变了原来很多情况下的单向传播,现在强调互动,未来在传播方面怎么样利用新兴的渠道,尤其是手机,通过微信、微博把这些信息跟消费者之间做个互动,将来可能是大家需要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张建中:百胜在食品安全方面还是做了一些工作,原来百胜注重营养食品宣传。每年到我们餐厅的消费者有十亿人次,所以我们就利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餐盘垫纸,这个垫纸原来是印的广告,但是后来这几年,垫纸慢慢变成了百胜宣传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的一个平台,或者说是一个渠道。我们会介绍例如白羽鸡的营养价值等,传播这种知识,总之就是利用自己企业所拥有的平台,当然,我们在网上也会与各种传播机构进行合作,建一些食品安全和营养的科普网站,跟他们做一些栏目,把信息传播出去。但是确实有一个问题,就是传播的效率问题,一定要利用现在的传播手段,以实现更快的传播效率。

  张建中:我的一个建议是,很多的食品加工企业都是大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有非常多的员工,像百胜就有40多万的员工,这些员工都是在自己的生产线自己的餐厅,是真正了解自身的,如果把这一些人动员起来,把一些非常科学理性,即经过科学认证的东西通过员工平台发布出去。我们要建立微信微博这种平台,把自己的声音,特别是当错误的声音被发布出来,我们要告诉公众科学的真相是什么,事实是怎么样。我们见到太多太多的不是事的一个问题被炒作成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看到一个报道就是说去年食品科技协会对前一年所谓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挨个的甄别,结果发现只有一件能跟食品安全沾边,另外九件跟食品安全没关系,但是在这种信息大量传播的时候,就应该通过这种平台把信息发布出去,不光通过我们的传统媒体,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做食品安全正能量的传播者,谢谢大家。

  吴欧:我觉得从我们做媒体的角度上来说,我们现在也面临着一些蛮大的困惑,比方说我们在做食品安全的时候,我们面临特别大的困难,就是我们上哪里去找可靠的信息,之前我们的做法是我们梳理相关能够搜查到的所有的科考文献,以研究相关的领域研究是怎么样。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说有一些这个领域里面的专家能够出来说话的话,会让媒体觉得非常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碰到了挺多的阻碍,比方说碰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相关的领域可能找到的专家不愿意说,当然这个方面他们有一些压力,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媒体有时候断章取义,或者赶时间,把新闻稿给专家看一下,可能造成媒体和专家沟通障碍,导致专家不愿意说。但是现在可喜的是在微博上专家愿意出来说话,他们很愿意和果壳网做交流,有他们的支持我们显得底气更加十足。

  吴欧:还有一些比较官方的媒体,比方说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上次做的反式脂肪酸,风险评估调查我觉得非常非常出色,反式脂肪酸对于公众的危害前几年被说得非常非常厉害,官方主动做一些风险评估报告。反式脂肪酸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我们政府机构能够把一些比方说国标提高了或者降低了,我们把这个信息更加透明公开及时主动发布出来的,比现在出来一个事,比专家是怎么说的效果要好得多。

  吴欧:另外还有一个这里还有两位企业的代表,我觉得我们对于媒体来说,我们非常愿意跟企业合作,比方说我们参观过一个牛奶工厂,牛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他在这个过程中,激素添加是怎么样的过程,如果说我们能够透明化这个生产过程的话,那一定还是会对公众有很大很大的说服力。另外我们媒体也应该反思,我们作为媒体当中的一部分,我们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不是也需要提高,反正以前的媒体大部分文科生比较多。那在果壳编辑部有一个反常的现象,果壳网编辑部所有人都是理科生,除了我们的主编。我们的编辑有一个初选的过程,我们会借助于发表的论文来力求我们的报道是准确客观的,然而可能不是所有的媒体,它的从业人员都有我们这样的一个理工科的比较,有人可能取笑我们思维方式比较土,但是我们把科学传播的知识点讲踏实了,讲明白了,这比靠博眼球的生命力要强得多。

  崔军:我非常同意前面三位嘉宾的观点,这是一个建立理性传播环境,这是伟大的工程,一个是解决不知的问题,一个是解决不说的问题,不知的问题要通过科普来解决,这个我不说了。不知的问题,对于我们媒体来说确实是困扰我们很重要的问题,我曾经归纳为“四不说”,每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的时候,有一个“四不说”现象,真的专家不出来说,伪专家在那使劲说,伪专家在那说他的知名度高,真专家为什么不说就怕拍砖。公众对企业是16%的可信度,这是因为企业说自己的产品好,如果他说产品不好,肯定100%的可信度,这是一个人的信任一个习惯,这是专家不说。

  崔军:第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以后,绝大多数企业不说话的,为什么?怕吆喝上身,甚至我们搞一些正面宣传,他说最好别说。第三个不说是政府不说。第四个不说实际上是媒体本身的原因,记者不愿意说,我要说食品安全问题,我这篇稿子转载率一定高,我可以拿到奖金,我如果说某个东西好,我的稿子没人看。

  崔军:我们怎么样让这些人来说,上午我们社长也提到了,我们牵头组织了一个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将来我们希望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大家出来说,如果真有这个问题,就讲这个问题有多大的危害,大家如何防备它。我们要告诉大家事实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样的,消除大家不必要的恐慌,这是我们各种招数之一,当然还有很多办法,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说了。

  主持人:刚才几位专家对构建国家食品安全体系有好的建议,我从科协来,我想讲两点,第一点宗庆后先生提出来一个问题,他说我们现在食品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食品研发的一些工作,都是由科技工作者承担的,那么中国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一个群众组织,它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在这儿也简单讲两点。第一点,对科技工作者的这种组织、这种联系,我们有多种方式,通过学术交流,通过组织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一些认识。中国科协现在在对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方面,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加强科技工作者道德自律,比方说食品企业,食品发现的所有问题,那么我们有没有责任,科技工作者是应该反思的。从前年开始,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几家就开展了科学道德宣讲,让科学家自律,大家研发的东西到底该不该干,我应该怎么样承担科学伦理,通过这种反思,可能对我们食品企业的科技工作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主持人:第二,就是刚才崔总编讲的,科学家在遇到一些重大的科学突发事件的时候,常常失语,不敢讲,怕讲。那么现在中国科协也打造一个平台,科学家媒体面对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了以后,我们及时搭建一个平台,组织科学家能讲的能说的然后能把这个问题讲清,用媒体的方式传播出去。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以后,促进了社会对一些问题正确的理解,防止偏听偏信,那么我们媒体记者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通过跟科学家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写出很好的报道来,对社会传播正能量是非常有好处的。

  主持人:我们讨论企业诚信问题,讨论媒体诚信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只不过今天可能是借食品行业提出来,留给我们反思的东西可能还很多,需要我们回去以后再认真想一想反思一下。一个社会怎么建立诚信体系,应该怎么传播,这可能是在信息化时代,在这种自媒体时代,是每个人的责任。专家能不能用一句话或者两三句话概述一下论坛的内容,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谁想好了谁先来。 

  曹敬衡:我先抛个砖,我想关于科普这一块,第一个是非常重要,第二,科普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这里面有媒体、企业、专家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张建中: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上,企业还是要做好自身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把自己的食品安全工作做得不说100%的没有任何的遗漏,但是要做到99.99%。 

  张建中:第二,发生问题的时候,把准确的信息向公众披露。从政府来说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应该及时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共同把负面降到最小,不要造成对行业,不要对其它产业造成影响。从媒体来讲,不管是自媒体还是社会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大家都应该客观、公正、科学、理性对待食品安全事件,在出现这些事件的时候,多问几个问题,多请教几个专家,把问题真正做到客观了解,然后有一个科学的依据以后再去报道,我觉得在食品安全上不要这么急,准确比速度更重要,我们最大限度减少错误的信息,才能最大限度传播正确的信息,这样才能成为食品安全正能量的传播者。

  吴欧:捍卫细节与真相,谢谢大家。

  崔军:今年李克强总理说过一句话,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要难,如何建立科学理性的食品安全传播,传播的各个环节上都不要过多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把公众的利益作为的己任,一定会有非常好的传播秩序。

  主持人:好,谢谢各位,今天的论坛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佟明彪)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