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正值金秋,国家质检总局、中宣部等26个部门联合主办的,全国质量月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们看到,质量安全已经深入人心,那今天呢,我们和大家共同来讨论这个话题。节目一开始呢,我们还是介绍一下今天做客我们节目当中的两位嘉宾,首先是上海交通大学电梯检测中心主任朱昌明教授,欢迎您。另外一位是北京市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事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杨勇志高级工程师,欢迎您。 杨勇志:你好。 主持人:欢迎二位做客我们节目当中。其实我们看到,现在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关于电梯安全的问题,其实我们也听到各种各样的消息,好像电梯事故在大家印象当中也越来越多,那从二位角度来跟我们说说目前的状况是怎么样的? 杨勇志:好的,我来把这个问题讲一下,电梯作为特种设备的一个产品,现在我们国家通过完善的标准和规范,还有一些措施,比如监督检查呀,监督检验呀,开展隐患排查和各项整治等。目前安全总体的状况是稳定的,是比较好的。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字来看,2012年在我们国家发生电梯事故有36起,死亡是28人,万台电梯事故率为0.15,电梯的万台事故呢,死亡人数为0.11,与发达国家电梯安全水平是基本保持一致的,相当的。为什么我们现在感觉到电梯事故多了呢?我认为其中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电梯数量速度增长过快,截止到2012年年底我国载人电梯数量已达到245万台。那么到今年,2013年的年底要达到300万台这个数量。2002年,等于十年以前吧,在我国电梯保有量才34.6万台左右,那么十年的时间已经翻了三番,通过这个数字来讲就是说现在电梯这个量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就与09年比吧,年底是137万台,那么三年时间也经历了翻一番,从09到13年,三年时间里面翻了一番数量。电梯数量增长过快,电梯事故率现在就降低,电梯虽然事故率在降低,已经达到才0.15,但每年事故绝对数量还是增加的。 打个比方说,本世纪初我国交通死亡事故十万人左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汽车还没有进入家庭的时候,每年与汽车有关的交通事故呢,应该说肯定比现在要少得多。这个举例说明电梯数量在增加了,增加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相对来讲呢,可能比过去十年之前的电梯发生的事故或者故障也在增加,那么这是第一。第二是根据我们目前接到的电梯的一些投诉举报情况来看呢,反映了电梯只是一些故障比较多,真正电梯的事故还是很少的。 主持人:那朱教授您认为电梯出现这些问题是属于一个正常的范围,正常的现象吗? 朱昌明: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因为电梯呢,也是一个复杂的产品,跟我们那些汽车、飞机、火车等等,包括我们的自己家里边的家用电器差不多,作为一个复杂的机电产品,它的故障是难免的。那么我们电梯产品还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它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出电梯制造厂,要到工地上,电梯制造厂出去的是一个零部件,真正的完成是在工地上组装的整体产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说它还要受建筑的影响,就装好了以后有的建筑增加,或者偏型,对我们整个电梯的运行都是有影响的。所以说电梯作为一个复杂的机电产品它的故障是很正常的,现在我们媒体报道的时间也是很快,速度也很快,有的几个小时我们电梯一有故障就开始出现反馈。 那么另外一个方面呢,就是说我们现在公众对于电梯期望比较高。其实我们电梯也有分档次的,有高级的,也有中档的,也有低级的,那么它们发生故障率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认为从电梯发生故障这个角度,这是不可避免的。 主持人:就我们说每天乘坐电梯,刚才二位嘉宾说的,像我们生活当中坐车,开车是一样的,我们汽车都是代步交通工具,它也会出现很多故障和问题的时候。现在看到道路交通事故每年死亡人员达到7到11万人了,这个数字听起来让我们有些恐怖。刚才说过了,电梯死亡人数只有20人,听起这个数字,其实好像电梯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只有20人的一个数字,为什么现在公众和媒体都非常关心交通事故呢?是这个问题引起的反响特别的大,让很多,比如说看到老百姓也好,媒体也好,大家现在关注点非常在这个问题上。 杨勇志:现在就是说我还是想强调一下,就是说我们还要分清电梯是故障还是事故,应该说大部分来讲呢,电梯都是出现一些故障,那么故障刚才朱教授也讲了,机电产品出一些故障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我们电梯是在每天在运行,运行过程当中肯定会对某些部件有一些磨损,有一些振动或者改变,可能因为调整的不当,会出现故障,那么这个故障就是说造成停梯,本身电梯从设计制造、国家标准方面它是一个严格的这么一个安全的产品,它有很多的安全保障装置等等。那么这些来讲它都会起到,如果它自己判定说某些地方可能是与标准要求相差一点,或者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一些问题它会停止运行,这样是保护状态。这样前提之下我们是尽量避免电梯发生事故,再更高的要求来讲,可能对电梯的维保要求来讲,使它降低故障,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电梯出现故障,那么这方面来讲呢,也有许多比如说维保过程当中的问题,比如还有使用过程当中所发生的造成电梯出现故障。比如说我们在搬运货物当中,可能不慎撞电梯门,或者撞一些装置以后造成电梯可能出现故障,比如不关门了,不运行了,使用当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就是说,我们现在先控制的是,通过产品的国家的标准要求,和检验监察呀,等等是保证电梯能够在安全状态下运行这么一个状况。 主持人:朱教授,您认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有哪几个原因? 朱昌明:为什么现在公众和媒体这么关心电梯故障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我们对电梯,不管是普通的老百姓和领导都有不可替代性,什么意思呢,城市里是电梯是必须的代步工具,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生活当中有的时候离不开电梯,所以这是你不可避免的。不像我们汽车,家里有了故障,我去乘地铁乘公交车,这是一个原因,也就是说人人都很有关系,有的时候是不可避免,不可替代,这是一个原因。那么另外一个呢,就是说这个电梯对我们自己乘电梯的人来说,他不是自己掌控的,有了事故以后有种无辜的心态。我们如果开一个汽车出了事故以后,说这个汽车驾驶人责任。但是我们电梯往往是无人驾驶,除了一些少量医院里面有些专用设计以外。所以我们乘电梯会有问题,大家感到这个肯定是电梯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所以这种非自己掌控的无辜感也会使大家乘电梯的事比较关心。 那么我们有一个更重要的,我们现在电梯呀,领导跟百姓都很关心,跟自己生活密切相关,很多的地方把电梯工程作为一个民心工程,作为一个实事工程来造,那么领导也很关心。像这种抓煤矿,其他交通事故作为一种常态来抓,这样使我们社会关注度无疑当中也提高了。但是我认为更更重要的呢,因为电梯这样的一个乘用空间是密闭的,我们往往只有一两个平方或者两三个平方这样的。所以乘坐电梯一旦发生事故啊,有恐惧感,包括我们自己搞电梯人来说,有的时候关在电梯里面呢,也有这种感觉。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电梯叫随机运输工具,跟水平运输工具还是有差距,我们在水平运输工具当中跟外界的空间是有联系的,比如说汽车有室仓,飞机也有室仓,而我们电梯是个封闭的空间。而一旦有故障关在里面,就容易造成恐慌心理,而且有的时候一些故障短时间的,在封闭空间里面,往往对自己感觉好像关了很长时间,这样几个原因吧,造成了大家对电梯很关注。 主持人:其实刚才我们也谈到,电梯一般的事故的报道,把电梯的故障,比如说停电都称为电梯事故,其实我们说电梯事故和故障它是有区别的,有怎样的区别给我们说说? 杨勇志:是这样,电梯和其他机电类产品是一样的,就是在运行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当然电梯设备的故障呢,也不一定造成后果。刚才我说到了,因为它有很多安全保护装置,只不过可能发生故障以后电梯不会运行了。不会发生后果以后也就不会产生事故的出现。所以我们国家现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当中规定,电梯运行过程当中,因为设备原因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关人两个小时以上,才能算事故。就是说被困在电梯里了,两个小时没被解救出去,那么这个最后结果是定为事故,来进行调查处理的。那么再一个呢,刚才说的是因为外部电网断电,断电以后,或者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造成供电中断,那么我们电梯可能在运行过程当中停梯了,人被困在里面,这个本身来讲不是电梯本身的原因,因为是外部供电,所以这是一个不能称为电梯事故,只能作为外部故障造成电梯停梯。 所以我们现在就是,比如说在电梯运行过程当中,或者是开门进出的时候,比方我们拿东西挡住这个门不让它关,因为我可能要搬运物体搬运东西,长时间电梯叫门,不让它关闭,这样也会影响电梯正常的运行,那么电梯可能会判断出,长时间门关不上,可能会认为在这个层出现一些故障,出现问题了,所以电梯它就要判断,说我这个电梯就不能再去运行了,所以这样也让人们认为是一些故障,就是说认为电梯是不是有问题了等等。所以这些它本身是一个保护装置起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在地铁,乘坐地铁的时候,这个门关不上,这个地铁就不能运行,电梯也是一样,门没有关闭的时候电梯是不能运行的,长时间阻止电梯门关闭,电梯有个自诊断判断,认为门是有问题了,关不上,电梯就停留下。 主持人:我们看到电梯的一些报道,比如说电梯停在两层之间了,比如有人从电梯直接掉下去了,有人被电梯夹了等等,基本其实就这几类了,也没有说太多,大家听起来在生活当中老百姓都发生过这样的事,至少听说过这样的事儿我想问一下,从二位角度来看,哪一类电梯故障或者事故很多。比如关在里面,出不来了,比如停在半层了,这也听说过,从你们专业角度哪些是更多发生的? 杨勇志:是这样,电梯出现困人的事件也是存在的。当然前面朱老师也讲到了,人困在电梯里以后呢,他可能会产生恐慌,产生恐惧,认为这个电梯会不会掉下去呀。实际上来讲,老百姓对电梯知识不是太了解,电梯本身是个安全的装置,它是通过钢丝绳,它不是一根钢丝绳,还有我们另一侧的装置对重进行连接,悬挂在机器上,机器上转泵带动电梯运行。当比如说电梯真正出现故障以后,停梯困在里面,首先电梯有很多安全保护装置,比如安全钳等等缓冲器,如果电梯真正发生坠落的时候,它有安全保护装置不会让电梯降箱掉在底的,我说的是比较极端的。还有故障比较多发生故障困人,这时候我们作为被困的人员,千万不要慌张,这个是一个电梯本身的保护,起的一个安全保护的作用,才使降箱停下来,它认为电梯出现故障了,需要人员排除它。所以人员被困里面也不要慌,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救援,通过降箱里面通讯装置,救援,我们耐心等待,首先不要惊慌,因为你越惊慌老认为,产生恐惧可能对你身体来讲,比如呼吸的困难等等,造成这个结果。 主持人:其实刚才也提到了,说呼吸困难,很多人就说最怕的是什么,最怕被困在电梯里长时间出不来会有窒息的现象,会有这种现象吗? 朱昌明:一般不可能。从电梯降箱设计的时候,就有专用规定的一个通风建设,按照电梯制造标准,降箱都有呼吸口,所以天热的时候有窒息的感觉,一般能够维持降箱里面人的呼吸需要,这个是用不着担心的。 主持人:现在看到每天开车的时候多呢,还是出去用其他交通工具多呢?其实想想算来,每天坐着电梯次数最多,最少上下班得四次,有人说算一算可能自己十次八次可能都会有,难免就会遇到电梯故障的情况,如果真的说自己非常不走运被困在电梯里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朱昌明:这个事应该是这样说,我们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困在电梯里面,千万不能扒门。我们电梯故障以后,一定是外部援救,而不是自救,这是它跟其他机电设备不同的地方。我们如果是停电也好或者故障也好,可能关在电梯降箱里面了,不要慌张,更不要去扒门,我们降箱里面有通讯报警装置,有一个在降箱控制面板上有黄色的按纽,或者类似于电话的这样一个,那么我们可以按这样一个按纽。因为从电梯目前安全要求来说,这个按纽是跟我们外部的应急中心或者是我们小区的一些保安的警卫等等,这个是规定要保持跟外面的一些通信联系,所以如果我们一旦发生警告,千万不能慌,这是个很重要的。实在不行了,我们再来考虑通过电话跟外面的人联系,那么那个时候,一般现在的使用标志,或者维修公司在降箱里面会报告上面有标志他们的急救电话。这个时候没招可以再来打110,119等等这样一些措施,所以很强调的一点,如果电梯被困,千万不能扒门,我们不能自救,我们从过去一些事故案例看来,很多是由于降箱在两个停站之间,那个时候门有可能会被扒开,扒开以后掉到底下去了,电梯不能自救,这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除了刚才提到扒门,还有哪些是不能弄的,会导致更多的危险。 杨勇志:实际上是这样,发生故障停梯被困在降箱里面,首先第一个保持镇静,不要慌张,通过里面的通讯装置,或者自带手机,通过报警电话跟外部管理人员进行联系,耐心等待他们救援。为什么这么样呢?电梯本身来讲是安全的,只不过出现故障停在两层之间了,停在半空中了,但是作为乘梯人员感到很恐惧,认为电梯会掉,实际上有很多保护装置不会掉。前面说的千万不能扒门,扒门自救。我们现在从宣传上,从要求上,电梯当发生故障被困在里面以后千万不要去自救,自救就是强制扒门以后逃生,这样的危险是很大的。因为从以前所发生案例当中,就是因为把门打开以后,往外逃生的时候,发生坠落这种事故。再一个来讲呢,就是说如果说困在降箱里面了,只有唯一的一个方式就是跟外界联系,通过外边的专业人员来采取,因为正当的一些操作方式,给我们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状态下,我们再走出降箱,这是最安全的。 主持人:为了避免说我们困人等一些故障的发生,我们说作为乘客我们自己应该做到什么? 朱昌明:我认为我们第一个要文明乘梯,第二个要正确乘梯,这个很重要。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在2012年9月份就印发了一个《关于电梯安全乘用常识》的一个通知,也印了一个小册子,我认为这个小册子很好,就是说作为一种公益性的宣传资料,建议我们市民如果有机会能够收取这样的,增加一点我们乘梯的一些知识,这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另外我们看到很多人说电梯好像是我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我们说不管是中央首长也好,还是普通老百姓也好,我们每天都要乘坐电梯,在应急救援报道方面还有哪些建议,来给我们说一下。 杨勇志:通过以前也有报道,不管各方面媒体报道哪个哪个小区,电梯发生故障困人了,完了以后119消防人员到现场以后,通过破拆,拆门以后把人员解救出来了。我认为这种做法有点欠妥,首先应该找专业人员,特别是困在两层之间,因为专业人员去以后,把我们降箱,通过我们人工的方式使降箱到一个平层的位置,这时候打开门,出来是很安全的。如果说强行的比如破拆门,破拆以后,结果这电梯是在两层之间,这时候逃生的时候就可能会发生这种坠落。所以像这种报道来讲呢,我们希望以后就是说正确的应该报道宣传,让被困的人员首先是通过电话与外部人员进行联系,完了等专业人员,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解救,那么我们消防人员,我们这些部门来了以后应该是配合专业人员,这个部门这个机构来做一些救援这方面的一些工作,这是我们认为应该是这样去做。 因为往往来讲,电梯它本身并没有发生这些事故,比如说真正的坠落,造成设备的损坏、变形,使人卡在里面出不来,那么这些就需要我们消防队伍,消防人员通过他的专业设备呀来进行解救。但是绝大部分的电梯只是故障,它并没有发生事故,所以这样来讲就是通过破拆这种方式救人呢,实际上浪费一种损失,使物件损坏,还需要更换等等,这样也会发生危险。所以专业人员来实际上操作很简单,专业人员到机房,通过专业的方式使降箱停在平行的位置,通过门打开,人员出去,这可能会等一段时间,但这是最可靠的。 主持人:今天通过二位嘉宾的介绍,我们对电梯安全可以说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深的了解,其实还是想跟老百姓说,其实现在我们目前情况来看,电梯是相对其实很安很安全的这样一个设备了,大家其实虽然每天都在乘坐它,不必有有更多的担忧和担心。再次感谢二位做客我们节目当中,谢谢二位,同时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 朱昌明:谢谢,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