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发言实录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经搜索

山东省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发言实录

2013年10月26日 11: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美好的金秋十月,我们相聚在美丽的黄河入海口,隆重举行第三届黄河三角洲(中国·垦利)国际生态农业博览会。我代表东营市委、市政府,向莅临盛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东营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成立于1983年10月,今年正好建县市30周年,辖三县两区,总面积8243平方公里,人口207万。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这里入海,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这里崛起,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在这里诞生。这里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环境优美,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牢牢把握“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体要求,着力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拉开了东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新格局。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人均达到2.3万美元。农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东营推进黄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东营农业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有452万亩国有未利用地,有6000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有330万亩耕地,已形成渔业、畜牧、林果、蔬菜、花卉、休闲观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70家,引进了印尼佳发、新加坡澳亚等一批国际知名农牧企业集团,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黄河口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黄河口大闸蟹和海参滩涂单片养殖区,东营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当前,我们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突出绿色、生态,大力发展渔业、畜牧等优势产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建设了一批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基地,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北方鱼米之乡。本届农博会以“绿色、科技、品牌”为主题,集中展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为我们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本届农博会一定能办成一届友好交流、真诚合作的盛会,办成一届产销双赢、成果丰硕的盛会。真诚希望大家通过这次盛会,进一步加深对东营、对垦利的了解,增进友谊,扩大交流,加强合作,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第三届黄河三角洲(中国·垦利)国际生态农业博览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婉莹)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