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鹏正举向九天 魅力新城耀淮安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台资高地纪略
2011年08月30日 14: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去年11月22日,淮安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跻身“国家队”。这是对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鼓励与期待,也是对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能力、发展成就和发展潜力的高度肯定。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8亿元,同比增长43.5%;财政收入38.8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21亿元,分别增长154%、56%,税比达79.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235亿元、增加值60.9亿元,分别增长60%、62.5%。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等经济指标保持全市第一。”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作为淮安开放窗口的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辜负期望。 

  过去五年,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出了一条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康庄大道,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者、领跑者。 

  台企扎堆谱写传奇 

  去年11月10日,总投资10亿美元的国宝空调淮安科技城奠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发来贺信,称赞国宝空调是继富士康、台玻、明基等之后落户淮安的又一重大台商投资项目,这一项目的建设对于淮安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在国宝空调项目签约仪式上说,超省电节能环保空调项目,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一步登天”型项目,质量高、潜力大、前景好。 

  时光流转,镜头闪回。曾几何时,招引世界500强企业、招引特大型项目在淮安还无异于天方夜谭。经过开发区人艰辛努力,最终使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22亿美元的科技城项目,花落淮安开发区,轰动淮安,轰动全省,一举打破了淮安引不来“巨人”、招不到特大型项目的沉寂局面,首度在淮上演“一步登天”神话。如果说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项目的落地是市开发区演绎的第一个“一步登天”的神话的话,那么从富士康到台玻、明基达方电子,从膳魔师、华达利、敏实集团再到如今的国宝空调淮安科技城项目,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把“一步登天”的神话演绎成长卷的“传奇”。这部传奇,蕴含着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市开发区的关怀与支持,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对市开发区倾注的大量心血,离不开开发区人敢为人先、善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智慧和勇气。 

  这部传奇向世人昭示着毋庸置疑的事实:淮安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江北拥有台资知名企业数量最多的区域,成为继深圳、东莞、昆山之后的第四大台资聚集高地。在全市三大千亿元产业中,富士康、台玻实联化工分别成为IT产业和盐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领跑者。 

  这部传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市开发区发展理念的飞跃——不用讳言,市开发区也曾有过“装进篮子里就是菜”的经历,但短短数年间知名台企扎堆市开发区的事实表明,市开发区不仅告别了招商引资的初始阶段,而且告别了被动接受产业转移的发展路径,转向了主动出击、冲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大企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三新”产业。目前,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引进台资企业200多家,占据全市的半壁江山。全市超千万美元的台资大项目80%集聚于此,苏北台资高地初步显现。         

  现如今跻身“国家队”的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更是跃上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起点、新高度。 

  特色园区亮点纷呈 

  完善的功能载体是大项目落户的前提保证,如果没有出口加工区作为功能配套,原料采购、销售大部分“两头在外”的富士康集团不会在淮安落户,也绝对不会一下子在淮安经济开发区“砸”下22亿美元的“大单”。如果没有盐碱科技产业园的设立,台玻集团、建滔化工、双阳化工、安邦化工等不会“扎堆”投资。没有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教园区、软件园的配套,阿里巴巴、搜狐、微软也不会慧眼识中淮安开发区。 

  目前,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特色园区犹如一颗颗珍珠绽放异彩,成为开发区一道靓丽的风景。近年来,淮安开发区不断打造开放载体,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建有高等教育园区、盐碱科技产业园、台商工业园、淮安软件园、空港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休闲农业示范区等特色功能区,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海关通关点、物流园等功能配套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服务创新中心” 、“省级特色盐碱产业园”、“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等称号。一个开发区内,聚集了如此众多的特色园区,可谓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使淮安开发区脱颖而出,一跃成为深受台商青睐的投资宝地。 

  为了给台企创造良好的快捷通关环境,开发区克难攻坚申办出口加工区。2008年10月,淮安出口加工区正式封关运作,它是淮安市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字头”区域。2009年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后,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服务配套。淮安达方电子公司上游供应商主要在苏州、上海地区,以前要通过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园结转原材料。今后,达方供应商直接经由淮安出口加工区即可办理,使得淮安达方原材料备库充足,随需随用,产能提高。对于富士康这样的IT类企业,本身就是充分利用出口加工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强大功能进行生产,保税物流功能拓展使企业本地即可换单出口,缩短了产品交货时间,进一步优化了供应链管理。 

  经济跨越赶超,人才决定未来。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迁址淮安高教园,为淮安培养高层次、专业性人才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7年3月,淮安高教园区整体划归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管理。其间,淮阴工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淮安本土院校先后入驻。虽然本土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法,可以做到企业人才本地化,但如何在此基础上寻求高层次、专业性人才突破,迫切需要另辟蹊径。去年5月12日,淮安市政府与南林大正式校地联手,共建南林大南方学院淮安校区,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亿元。在去年招生中,南方学院淮安校区招生火爆,录取分数线超过三本省控线10多分。 

  此外,淮安留学人员创业园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创业发展的好平台,园区内有资金、用房、税收、融资等多项政策扶持。淮安软件园建有办公楼、培训楼、酒店式公寓,配有咖啡馆、超市、乒乓球馆等娱乐设施,为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在用房、税收、资金、人才等方面提供扶持。盐碱科技产业园建有盐化工检测中心、码头、物流仓储等配套服务设施,提供“九通一平”配套服务,满足了园区企业的发展要求。 

  去年6月22日,总投资5亿元的苏北首家“工业超市”——淮安仕泰隆国际工业博览城启动全球招商。这个现代生产服务业的“巨头”,可容纳近600家企业进驻办公和展示,有效服务半径200公里。今年,博德五金、大长江、明发商业广场、红豆国际商务城、义乌国际小商品城的落户,进一步完善了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配套功能。 

  论坛助推台资集聚          

  2010年9月17日上午,第五届台商淮安论坛开幕式在新落成的淮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700名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台商淮安论坛已经成为当前两岸交流合作、增进友谊、密切感情的重要平台,五届台商淮安论坛办得一届比一届好,对淮安与台湾经贸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对台商淮安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筑巢成功,彩凤云集,淮安论坛,‘海峡’齐名。”中国国民党政策会副执行长洪秀柱女士对台商淮安论坛更是赞美有加。 

  从2006年举办首届淮安经济开发区金秋投资洽谈会暨台资企业——苏北经济发展论坛开始,到2008年更名为第三届台商淮安论坛,再到今年,论坛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并成为中国十大知名节庆品牌。 

  很明显,台商淮安论坛的诞生,其背景根植于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项目的落地。在许多产业研究专家看来,富士康“空降”淮安是台资“越江北上”的风向标。但如何以富士康为“引子”,吸引更多的台资汇集淮安?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敢为人先的开发区人“发明”了台商淮安论坛,尽管她在起步时还仅仅着眼于台资与苏北经济发展这一区域性课题。 

  事实证明,台商淮安论坛堪称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创举之一。对好“抱团”发展的台资企业来说,内地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迫切需要一个“聚议”的平台,帮助他们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并进而决定投资、发展的方向。应时而生的台商淮安论坛便成了国内屈指可数的交流平台。 

  五年来,作为台商淮安论坛的具体承办方,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拓展论坛的广度与深度,创新办节的理念与举措。回眸台商淮安论坛走过的5年,从区域性论坛上升为两岸三地的共同论坛,从区域性议题深化为普遍性议题,台商淮安论坛无论从规模、规格还是从议题、细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恐怕就连台商淮安论坛的初创者也想不到,论坛能够在两岸交流特别是经贸交流中居于如此重要的位置。 

  台商淮安论坛举办以来,近千名台商参加论坛、5000多名台商来淮考察……数字无懈可击地表明,台商淮安论坛已经成为市开发区乃至淮安台资集聚的助推器。随着第六届台商淮安论坛的临近,开发区人又在以更开放的思维,更创新的理念,更大气的手笔,筹划着台商淮安论坛这出“大戏”,着力构建两岸政界交流的舞台、商界合作的平台、学界对话的讲台,汲取两岸智慧,共商发展大计,共绘美好愿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贸繁荣。台商论坛已然成为淮安的一块金字招牌,加快了淮安台资集聚新高地的崛起。 

  服务追求“101%” 

  “淮安科技城从今年1月17日破土奠基到今天一期项目竣工投产,只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时间之短,规模之大,效率之高,质量之好,创造了世界科技制造业建设史上的奇迹。”在富士康淮安科技城竣工投产典礼上,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发出这样的感慨。 

  即使在四年后重新品读郭台铭的这番感慨,我们也能洞悉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服务企业发展的决心和能力。 

  以效率回应需求,是开发区服务企业的一贯行动。在践行101%服务过程中,开发区坚持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务项目,掀起了一场并不惊天动地却令人瞩目的效能革命。行政审批打通关卡,突破瓶颈,做到随到随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以最好的态度、最快的速度让客商高兴,让群众满意。对富士康等台资项目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行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并主动跟踪服务,提供全方位绿色通道服务。 

  不仅是富士康,台湾敏实集团同样感受过市开发区令人称奇的效率。“敏实之所以选择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除了市场、交通、区位等优势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府的效率。淮安的政府太热情了,服务到位,效率很高,所以我来了。”开发区人凭什么引来务实的敏实?敏实集团董事长秦荣华的话就是最好的答案。仅从敏实集团副总经理柏峰晖脸上惊讶的表情中,可看到开发区服务的高效。“令人难以置信,敏实项目从签约、项目报批到注册资金到位,只用了二个月的时间。”签约一周,涉及工商、环保、外资等部门的近百份报批材料准备完结;其他地方最少要三个月时间办完的外资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注册机构登记证等报批手续,淮安开发区一周内全部做完……2个月内,开发区搞掂了其他地方一年才能办完的事。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让敏实人感到投资淮安的决策是正确的,心动、感动之余,也更坚定了敏实集团投资淮安的信心。 

  一个个项目次第“开花结果”,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服务企业方面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验:建立健全了项目引进审批“一站式”、项目建设“一条龙”和企业投产“保姆式”三个服务体系,做到了“围墙外的事我来办,围墙内的事帮着办”,客商来区投资办厂,所有手续都由开发区帮办。   

  项目报批速度超乎想象,企业的满意度自然也超乎想象。满意度超过客商的预期、超过100%满意服务的,便是1%的惊喜,是以差别化个性化服务、超前超值服务和创新创优服务为内容的1%真诚服务。 

  但是,在回馈客商以惊喜的背后,却是开发区人在践行101%服务的征程中长期跋涉的踪迹。淮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孔维华向笔者讲述了台玻项目报批时的一个故事:为了拜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一位院长,他在院长家门口连续站了3个晚上,才感动了对方得以进门。         

  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给客商带来惊喜的远远不止台玻项目,不止项目报批创造的奇迹。在金融危机肆虐的情形下,富士康、达方电子等企业逆势扩张,全线飘红,但用工荒却愈演愈烈。开发区劳动保障人员,吃尽千辛万苦,跑过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为企业招进了千军万马。今年以来,为企业招工1.6万人,实现了区内企业零缺工。与此同时,开发区还通过举办全国首届职教区域合作发展论坛,邀请内蒙古、重庆等19个中西部省、市169所院校,近70家企业出席论坛,仅与富士康签订意向企业就有40余家。 

  在全国普遍遭遇用工荒的境遇中,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服务,破解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短缺难题,堪称践行101%服务的又一典范之作。 

  事实上,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优越发展环境的努力,已经触及到更加深刻的层面——以产业链招商模式,为大企业解决上下游配套;以“区中园”联动协同发展模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以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备的服务……这些努力早已超越了服务企业生产、生活的层面,达到了以“战略”谋划“战术”的高度。 

  宜居宜业魅力新城          

  1992年市开发区成立时,特意强调了位置在“市区东郊”。这个字眼透出这样两个信息:开发区起初是建在“城外”;与主城区相比,市开发区相当于一块试验性质的二三产业发展的“飞地”。 

  百米高层建筑20幢、徐杨路跨新长铁路大桥、深圳路改造提升、板闸干渠堤岸建设等五大河道整治工程,和平东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路灯工程、道路绿化等美化亮化工程……今年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城造绿”运动在市开发区展开,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40亿元、七大类工程251个重点项目把市开发区装扮得更加靓丽。 

  走访这些城建重点项目,再回望市开发区成立时的“市区东郊”这个字眼,我们一定会生出厚重的历史感:18年的时光并不算久远,但市开发区却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产业功能区,而是成为淮安主城区的一部分,承担起一座城市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功能。 

  “努力把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社会和谐、科技领先、环境优美、生活富庶的受人尊敬、令人向往、让人自信,充满实力活力魅力的工业新城、生态新城。”淮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毅如此表示。 

  周毅的一席话表明,市开发区的建设理念已经从“建区”跃升为“造城”,从功能单一的工业功能区向功能多样化、综合性的城市新城转变。 

  打开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一个宜居宜业魅力新城仿佛已在眼前。原先开发的22平方公里建成区,现在主要实施“退二进三”,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盐碱科技产业园重点是依托岩盐资源,发展盐化工产业;高教园区2007年划入开发区后,开发区投入3.2亿元开工建设了4条道路,已有7所高校、8万名师生入驻。南马厂片区则是跨京沪高速正在开发的新片区,重点发展沿京沪高速特色产业带。 

  近年来,开发区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东进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战略,以构建大交通为切入点,在完善区内道路网络的基础上,斥资5亿元,建设了通甫路大桥、跨京沪高速大桥、康马路大桥,彻底打通了开发区与主城区、淮阴区、楚州区的脉络,构成了开发区快捷顺畅的立体交通网络。在城市化过程中,开发区采用引进资金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的开发思路,为商业、居住配套项目提供了安身之所。开发区还以前瞻性的眼光规划了集生活、生产、娱乐于一身的CBD,在古淮河沿线规划建设了古淮河湿地公园、日月洲生态乐园等生态休闲场所。本着“缺什么招什么”的原则,开发区大力加强专业市场、品牌超市、特色街区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目前,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的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犹如一幅壮丽画卷徐徐展现在淮安东部,正成为淮安人向往的宜居家园。 

  忆往昔,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固然是开发区所有建设者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倾力关心,市直各部门全力帮助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雄关慢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十二五”,开发区将以“融入苏南、进入十强,从零开始、再创辉煌”为总要求,以“江北争第一、全省进十强,全国争一流、进入现代化”为总目标,以“转型、提升、创新、突破”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城市、社会、服务”四个转型,确保到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超百亿,工业销售两千亿,基本实现现代化,真正让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让人自信的工业新城、生态新城、现代新城。开发区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