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新中国航空工业诞生

2011年04月13日 14:55   来源:中国航空报   

  1951年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4月17日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标志着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4月29日正式批准成立航空工业局。

  1月9日 中国政府派出以何长工、段子俊、沈鸿组成的代表团到达莫斯科,与以苏联外长维辛斯基为首组成的7人委员会进行航空工业合作谈判。2月19日,达成苏联援助中国建设航空工业的协议。

  4月17日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决定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由中央军委领导,以聂荣臻、李富春、刘亚楼、何长工、段子俊、马文等为委员,聂荣臻任主任,李富春任副主任。

  4月18日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成立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所有飞机的修理工作,段子俊任局长。航空工业局在沈阳开始办公。人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大连建新公司:陈一民、陈平、方致远、徐鑑、周晓光、张英铭、潘彦亭等;二、空军:徐昌裕、昝凌、王裕齐、沈祖显等;三、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筹备组和华东航空工程研究室:吴大观、徐舜寿、黄志千等。

  4月29日 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文件,正式批准航空工业局成立,局址在沈阳。7月16日,政务院任命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兼航空工业局局长,段子俊、陈一民、陈平为副局长。

  5月1日 哈尔滨飞机和发动机综合修理厂成立,承担活塞式飞机及发动机修理任务,厂长汤钦训。1952年4月1日,该厂飞机修理部分单独成立哈尔滨飞机修理厂,厂长马真。

  5月15日 航空工业局局务会议研究降落伞厂建厂问题。6月正式接收华东军区军需部所属杭州降落伞厂,并迁南京利用空军22厂厂址改建成南京降落伞厂。

  5月16日 航空工业局开始接收空军的16个修理厂和重工业部兵工总局的2个工厂。经航空工业局编号命名,合并为17个,空军16个修理工厂移交工作至9月14日全部完成。

  5月17日 南昌飞机修理厂成立,承担活塞式飞机修理任务,建厂委员会主任邵式平(兼),副主任郦少安。

  6月27日  沈阳飞机修理厂成立,承担喷气式飞机修理任务,厂长熊焰、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周宁、党总支书记张世修。

  6月29日  沈阳航空发动机修理厂成立,承担喷气式发动机修理任务,厂长李兆翔、副厂长兼总工程师许锡缵。

  7月1日  苏联专家开始陆续来华。7月4日航空工业局总顾问波斯别霍夫到任。10月17日,局副总顾问戈尔捷也夫抵京。至此,中苏双方1951年6月26日签订合同中规定聘请的102名苏联专家全部到达。

  8月1日  航空工业局基建设计处在北京正式成立,陈平副局长兼任处长。

  8月14日  重工业部党组召开会议,何长工主持,段子俊、钟林、赖际发、王弼、韩涛、韩振纪、王文、崔中等参加。会议一致同意在3至5年内试制成功雅克-18(即初教5)和米格飞机,使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的计划。

  8月16日  何长工、段子俊向中央军委报送关于航空工业建设计划的报告。提出:利用现有工厂条件,在完成修理任务的基础上,分别将南昌、株洲两厂建成活塞式教练机及其发动机制造厂;将沈阳两厂建成喷气式飞机及其发动机制造厂;将哈尔滨工厂建成轻型轰炸机及其发动机制造厂。以上各厂分两期建设,第一期以修理为重点,配合空军需要;第二期发展到制造厂必须具备的规模。9月15日,朱德批示:“即照计划执行。”

  8月17日  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副主任李富春写报告给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并中央书记处,提出航空工业的建设方针、生产规模及厂址选定原则。8月20日,周恩来总理阅批:“拟予同意”。8月21日,毛泽东主席批示:“照办”。刘少奇、陈云圈阅。

  8月  新中国第一批国家分配至航空工业的大学生一行20多人在北京报到,其中包括顾诵芬、屠基达等人。

  9月17日至22日  航空工业局在沈阳召开首次五大飞机修理厂厂长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航空工业的建设方针和任务,并确定创办南京、北京、哈尔滨、汉口(后迁南昌)4所航空工业专科学校,以及各厂开办技工训练班。

  10月1日  株洲航空发动机修理厂成立,承担活塞式发动机修理任务,钟荣清任厂长兼党委书记,黄少华任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10月15日  政务院任命王弼为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副局长。

  10月  空军司令部接受航空工业局的建议,开始向航空工厂派驻军事代表,从此建立了军事代表驻厂验收航空产品的制度。

  11月4日  航空工程教育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张宗麟任主任,成员有王弼(副主任)、张鸿、陈孟汀、沈元、屠守锷。

  12月10日  周恩来总理召集会议讨论并同意航空工业3至5年由修理过渡到制造的发展计划草案。这次会议还研究决定了建设航空工业所需的经费及人才培养等问题。周总理指示办航空大学是应当的。

  12月  南京大学、浙江大学2个航空系并入交通大学,成立交通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本年度 新中国航空工业正式建立。年末,航空工业局所属企业13个,事业单位7个,职工总数1.2万人。全年修理飞机70架,发动机348台。

  历史一眸

  1月9日在三人赴苏谈判代表团临行前,中财委主任陈云风趣地对何长工说:“你上了飞机,我就上马。”还说:“富春同志说,你是个飞行‘悟空’,你到莫斯科谈判,国家一定要用外汇,财经委员会要为你上马。”意思是为航空工业创建准备物质条件。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