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经营管理:提升发展的质量

2011年06月08日 19: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胜采22队“基层精细管理体系”解读之三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各类矛盾接踵而来。 

  综合含水上升导致产液规模膨胀和能耗加大,杆管磨损加剧,过了30年使用期的套管浑身是“病”,措施投入越来越高,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成本控制越来越难。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如何降本增效、提升发展质量是摆在胜采22队眼前的现实问题。 

  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成本非常有限,需要投入的地方却非常多,全撒出去没有效果,用得不好则积累欠账。22队的成本管理理念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该花的钱一分不少花”,这个朴素的思想其实就是抓住主要矛盾,用心切好成本这块蛋糕。 

  队长陈建华说:“尽管采油队的可控成本不是很多,但我们始终认为精细成本管理大有文章可做,具体就是从源头决策、过程控制、全员参与三方面搭建起精细经营管理框架。” 

  决策是最大的效益。决策的失之毫厘可能会导致效果的谬以千里。因此首先要细化措施方案,从源头决策上降本增效。22队分析发现,27%的成本居然投在了只占总产能4.8%的油水井上,为优化资金投入,他们推出“极限可控吨油成本控制法”,目的就是确定将有限资金投在哪些井,不同井最多投多少。 

  每口井都可算出吨油成本,如果把所有高于要求指标的井都治理下来,那么实际吨油成本一定会比要求指标低不少,但成本受不了。因此,他们测算出一个可控成本极限值,只要把高于这个值的油井治理好,总体吨油成本就会达到要求。这样一来,需要治理的井数就少了,22队则把节省出的成本用在中长期投入上。 

  在单井维护治理方案的设计上,他们从油藏具体条件及现有工艺技术手段入手,设计多套方案充分论证,从中优选最佳经济方案实施。如治理2222短命井时,技术人员从工艺、油藏等方面制定了7种治理措施,逐一测算论证后选定螺杆泵生产措施。实施后,该井吨油成本从698元降至366元。 

  这种抓主要矛盾的做法在节能降耗中更体现得淋漓尽致。22队分析发现,在其生产成本中电费高达32.4%,这其中机采系统耗电量又占93%,进一步测试发现,地面机采设备节点和井下提升设备节点能耗又占到84%,因此明确此为能耗控制的关键。在充分分析潜力后,他们通过推广节能设备、实施节能工艺、优化产液结构等方式,日节电3500千瓦时。 

  过程控制上,22队建立以吨油、吨水成本为载体,分三级73个节点展开的指标体系,日清、日结、旬分析,每月评价打分。同时,他们按工作岗位和性质不同将可控成本指标分解到每个班组、每个职工,制定责、权、利明晰的考核办法,使人人肩上有目标、有责任。 

  如此一来,“金点子”层出不穷。管井工孟凡玲提出把节能箱门调整到东北方向,使节能箱在南风盛行的雨季损坏率下降85%。油井2班职工为负荷大的油井装上自制皮带防雨罩,皮带使用寿命延长一倍。其他如用皮带代替盘根、井口上缠纱布、取样闸门上套塑料袋等都成为皆知皆用的小窍门。人人挖潜、点滴增效成了风气。 

  精细经营管理为22队带来莫大好处,油井躺井率5年内由8.2%连续下降至4.1%,吨油产液单耗由7.22降至5.68千瓦时,责任吨油成本连续6年控制在262元。良好的经营指标惠及到全队职工,人均效益工资增幅达40%。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