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如果高铁可以慢一点上路

2011年07月14日 12:36   来源:观点中国   

  全民寄寓厚望的高铁最近是非缠身。7月10日,京沪高铁电网因遭受雷击断电,导致19趟下行列车晚点。两日后,京沪高铁再次因为电网故障停运,11列进京高铁晚点。专家分析,从修复时间来看,高铁接触网故障不是一般的天气影响,应该是设备质量问题。(7月13日《新京报》)

  高铁不是变形金刚,出点小问题在所难免。但三天两次趴窝的停运事件发生后,承运方一边倒地将责任推卸给“不可抗力”的雷击等因素,全然不提高铁自身可能存在的瑕疵和客运细节的缺憾,这样的姿态始终是让人生疑的——无怪乎7月13日《人民日报》也发出“高铁,仅有速度还不够”的声音。

  客观地说,高铁有理由让我们骄傲:“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仅用四五个小时便能在京沪间穿梭”……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也许以上的殊荣统统抵不过一次贴心、安全、准点、便捷的服务。尽管一些专家不断以“停电反证中国高铁的安全系统值得信赖”等论调让观众“醍醐灌顶”,但对于公共财政投入的如此大型工程,相关方面很有必要从知情权的角度,进行负责任地调查,并对公众做出更加详细的解释,而不能简单以雷击等天灾敷衍了事。

  提出这样的要求,理当算不上无理取闹。因为这些年,因“天气原因”而衍生的怪事太多太多。远的不说,云南新三公路月初试通车、次日就坍塌“毁容”,专家跳出来坚称“现场没有发现质量问题”,属强降雨诱发的自然灾害——值得注意的是,这却是一条“未批先建”、“赶工期”的道。一吹就倒的桥,一走就裂的道,一碰就碎的立交,一雨即涝的城市,老百姓倒是清醒得很:天气不是“替罪羊”,只是不会说谎的“质检员”罢了。正因为“天气因素”用得如此泛滥,清白的高铁更应该拿出翔实可信的说法取信于民。

  机器不是神仙,烧烧香就万事大吉。某种意义上说,敢于承认“设备问题”的高铁,就像一个敢于承认自己有缺点的“英雄”,更可亲、可信。事实上,我们的高铁出问题并不是头一遭:2009年12月26日开通的武广高铁,在运营的前3个月内,仅媒体公开披露的因设备故障而导致列车晚点事件就有5次;媒体报道还显示,因设备故障,郑州与西安间的高铁也发生过停运。那么,京沪高铁何以成为一条“永不犯错”的高铁?

  高铁要澄清自己的安全疑云,其实不单单需要对停运事故作出说明,更需要关注每个细节,有个一以贯之的诚恳姿态。遗憾的是,南京南站北广场上的瓷砖敲得匪夷所思不说,订票退票的霸王规定更是让人闹心,而事故中与事故后的应急机制更是乏善可陈——快得只剩下速度的高铁,果真要“骄傲得群情激奋”?犹记得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去年曾表示,高速铁路除了它惊人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它的运力强大,且基本不受雨雪大雾等天气影响。这些优势本就是高铁与民航角逐的筹码。然而时隔一年,有关方面又强调高铁在天气因素上的“脆弱面”,高铁何以“要强得强、要弱得弱”?

  质疑也好、关注也罢,总是一种善意。慢一点、稳妥一点,当是与“快速”并行不悖的逻辑。譬如此前的高铁降速,并未招致公众的批评和不满,相反,皆是是理解与支持。生活中的辩证法,其实也是行业中的大智慧。如果高铁可以在穷尽更多努力后、稍稍慢一点上路,如果我们“赶超”的步伐能够略微慢一些,如果我们对规律的尊重与理解再扎实一点——“快”,就不会是个急功近利的词汇,而秩序与梦想就可能洋溢更多的人性光辉。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