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赴甘肃省抗旱督导组反映,冬春连旱导致甘肃省定西、平凉、天水、庆阳等10个市,通渭等55个县(区)受旱。随着气温回升,加之春季多风,土壤失墒加剧,越冬作物受旱严重,苗情下降。初步统计,当前一、二类苗约占77%,与去年入冬前相比,一类苗和二类苗分别下降了0.7个和3.3个百分点。
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实行干部、物资、措施“三到位”,广泛发动群众,在落实冬小麦传统抗旱措施的同时,重点抓好以顶凌覆膜为主的科技抗旱措施,通过在土壤解冻前覆膜,保住现有土壤水分,提高地温,确保适期播种,不误农时。目前,随着气温升高,甘肃各地顶凌覆膜工作已全面展开。与此同时,甘肃省还加强气象监测,近日召开了飞机人工增雨(雪)工作协调会议,决定从2月25日起启动为期8个月的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督导组认为,甘肃省近年来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走出了一条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科技主动抗旱、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路子,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截至目前,督导组已深入榆中、会宁、静宁、庄浪、秦安、甘谷等8个干旱县调研督导抗旱春管工作。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