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会议2011年11月1日(周二)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召开。图为国家质检总局魏传忠副局长作重要讲话。(中国经济网 记者 李方 摄)
中国经济网安徽11月1日讯 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工信部、机械工业联合会、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在安徽省无为县高沟镇召开全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在会上要求,深入推进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魏传忠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全国质检系统半年来开展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效。他说,通过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了一批质量违法行为,督促整改了一批突出质量问题,依法取缔关闭了一批无证企业,依法立案查处了一批严重违法案件,加强了出口产品质量监管,摸清了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状况,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魏传忠指出,电线电缆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行业,产业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回避,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具有多方面、深层次的成因,但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秩序混乱,少数企业诚信缺失。他要求,要进一步增强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地推进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全面提升。首先,要建立3方联合机制,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3方联合,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参与及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动员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重点突破、整体推动,建立实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种的3个重点的整治工作。要通过综合整治,努力实现“4个明显提升”,即促进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政府监管水平的明显提升,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促进电线电缆产品总体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和电线电缆行业科学发展水平的明显提升。
魏传忠强调,今后一段时间,要认真贯彻落实质检总局、工信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促进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着力在以下6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促进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大力推动企业质量诚信建设;二是强化生产许可准入,充分发挥生产许可和强制认证的约束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三是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分类监管,根据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的主观愿望、保证能力和实现程度,根据企业基础信息、质量监督信息和社会反馈信息,将企业分为不同类别,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模式;四是切实加强重点环节的质量管控,推动建立完善电力、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采购质量把关制度;五是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技术支撑体系,着力打造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六是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切实维护消费者和用户的质量权益。
会上,机械联合会、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发布了电线电缆行业质量诚信行为公约,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介绍了电线电缆交易使用环节的监管情况,安徽省无为县政府介绍了区域质量提升的工作经验,各省选派的百家优秀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了质量安全诚信承诺书。
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检验监管司、执法督查司及认监委负责同志、各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生产许可证工作的有关同志及企业代表共230人参加了会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全程网上视频和文字直播。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