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曾经的牙防组办公室

牙防组办公室目前已摘牌。本报实习生夏永摄
牙防组从企业收取的大笔资金用到哪里去了?在卫生部撤销牙防组后,这一问题成为公众穷追猛打的核心问题。
为牙防组收取捐款的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简称牙防基金会)2005年度的财务报告显示,该基金会用于工资福利及办公支出占了总支出的73.42%,这与《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的低于10%的要求,呈明显倒挂之势。
牙防基金会仍在运作
直到昨天,牙防组官方网站“新闻中心”刊登的最新一条新闻,日期仍停留在2006年10月23日。这条新闻的名称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驳回李刚上诉。
在此之前,牙防组遭遇媒体连番调查和法律界人士的接力公益诉讼,其简陋的办公环境、寥寥的专职人员和涉嫌认证收费的质疑,已引起一片哗然。
虽然法学博士李刚上诉被驳回,成为“凝固”在牙防组官网的“最新新闻”,但在现实的世界里,关于牙防组的坏消息却接踵而至。2007年4月30日,卫生部宣布撤销牙防组。
不过,牙防组所在地———那间位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宿舍楼内的办公室,却依然在运作。牙防组办公室电话62173404依然有人接听。记者查询发现,牙防基金会的办公电话与牙防组的办公电话完全一致。5月14日,该办公室工作人员称,牙防组虽已被撤,但牙防基金会仍在运作,且“工作都很忙”。
记者从民政部查询了解到,牙防基金会注册于1994年,并未撤销登记,主管上级同样为卫生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