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7 > 西汉高速行 > 亮点聚焦 > 正文
 
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带给汉中的机遇和挑战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9月13日 15:07
左鹏强
    9月10日,传来喜讯,西汉高速公路最后一个控制性工程郭家山隧道贯通,标志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渐近尾声。378万汉中人民为之欢欣鼓舞,期盼已久的高速公路本月底将开通,那时秦岭天险将变通途。

    西汉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彻底打破长久以来制约汉中发展的交通"瓶颈",提升汉中的区位优势,吸引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加速汉中的率先突破,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从汉中历史上看,石门栈道建成,使汉中纳入了中原政治家的战略布局,成为谋取大西南的跳板;川陕公路的建成,构成了西南到西北的战略通道;阳安铁路的建成,方便了一大批"三线"企业,至今发挥着交通"动脉"的作用。而今,西汉高速全线开通后,汉中到西安,只要2-3小时,汉中进入了以西安为中心的3小时经济圈;汉中到成都只要5个小时,进川入蜀更为便捷,处在关中、成渝、江汉经济圈交汇地带的汉中交通枢纽优势愈加凸显。同时接收西安、成都为中心的两大都市圈的经济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促进汉中与大城市经济的融合。

    但是伴随着机遇而来的还有挑战,受盆地意识的影响,汉中在竞争意识和创新谋事等方面转变观念不够。产业发展准备不足,虽然在生物、矿产、旅游、水能等方面有资源优势,但工业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自主创新力;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旅游业缺乏包装和向外推介,知名度不高,与之配套的吃住行娱乐设施落后,迎接高峰期客流量的准备不足。通车后,不但以本地市场为主的企业受到较大冲击,而且因西安到汉中由14个小时缩短为8小时左右,这使绵阳、广元、巴中等更多内陆城市进入投资者的视野,汉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经济要素和发展机会势必被分流、挤占。由于滞留不住生产要素而有可能使汉中成为关中、成渝两大经济圈生产要素的过境之地,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面对挑战,汉中应转变观念,抓住通车机遇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掌握发展主动权,扩大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和经济结构,壮大产业基础。利用西汉高速公路在我市过境段的13个出口区域,吸引人才、技术、资金,培育经济增长点。以"休闲汉中"定位,精心包装推介汉中景点,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汉中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早日迈上"高速路".
 
来源:新华网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