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线当地人都对“西汉线能否如期完工”发出了疑问。原来六小时的车程缩短为三小时,西汉线将成为游客前往陕南和进川的首选。面对高速建成后可能出现的“井喷”客流,汉中市如何备战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在网络媒体西汉行今天(8月16日)抵达高速路的大站汉中市后,汉中市政府针对正式通车后交通疏导和旅游接待能力,通过“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汉中准备好了吗?”新闻媒体座谈会介绍了其备战情况,为迎接高速路的全线贯通做好功课。会上市委副书记何振华强调,西汉线打破了长期经济发展的瓶颈,使汉中进入了西安半小时经济圈。这是一条致富路和风景路,为汉中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出席座谈会的有汉中市7局5县的相关负责人,他们就“吃,住,行,游,购,娱”分类详细地介绍了为迎接西汉高速通车各方所做的精心准备,几乎做到全市总动员,争取搭上西汉高速拉动经济增长的首班车。
自架车造就周末经济
根市旅游局周局长介绍,西汉高速开通后,自架车和大巴车将成为主流,而距离市区最远的景点也只需一个半小时就可到达。在9月28日将启动千车万人自架车游活动,为今后的城市休闲渡假圈造势。以汉文化为核心,推出“三国两汉”的主题牌,打造天下蜀道,使西安到成都拉通成一线,主打周末游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不破坏生态资源的开发
会上网络媒体记者根据走西汉线的切身感受提出了关于生态开发和开展网络宣传等问题。市委副书记何振华认为不破坏生态资源的开发是底线,汉中没有一处人造景点,以物质文化和生态吸引游客。目前,中央电视台相关频道已在汉中拍摄多个专题片,在网络宣传方面已联手携程网等,设置了专门的网络平台已满足驴友的需要。
汉中各界通过座谈会向媒体表达“我们已作好了迎接西汉高速通车准备”的决心。
背景资料:汉中素有“天汉”美誉,是国家南水北调水源的重要保护地,56%的植被覆盖率使汉中成为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尤其是以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2006年成为西北唯一获得“CCTV2006年度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名城”的城市。诸葛亮施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三国两汉的精彩故事都发生在此。拥有2800个景点,知名的景点有:褒斜道石门、拜将台、武侯祠、张良庙等。特色地方小吃有:凉皮、根丝粉、红薯粉皮、麻辣鸡、菜豆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