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7 > 两会食品安全 > 要闻 > 正文
 
超六成消费者给食品安全投否决票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3月04日 09:42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10个消费者中就有6至7人给中国食品安全投了“否决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布的《2006年31个城市食品放心工程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感到不放心。

    这个调查结果引起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他们普遍认为,社情民意已经给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下达了“最后通牒”。“还能放心什么”

    [现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的2006年食品制假售假十大典型案件中,从“吊白块”米线、有毒咸鱼干、苏丹红海椒面、硼砂凉皮,到加入蛋白糖、味精、氢氧化钠的假冒名牌啤酒,使用废旧皮革生产的食用明胶,过氧化值超标的食用油……各种造假制劣行为令人瞠目结舌。

    [代表委员之声]“老百姓在给食品安全投下‘否决票’的同时,也给有关政府部门投下了‘否决票’。如果连吃的问题都解决不好,百姓怎么能安居乐业,我们的社会怎么能谈得上和谐!”

    全国政协委员吕建中指出,民意重于泰山,有关部门应当认识到当前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考虑一下为什么一个吃的问题多年解决不了,尽快拿出有力措施改善食品安全状况。生产环节是“软肋”

    [现状]在生产环节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甚至个别大企业和名牌产品也不例外。有的知名产品竟然也存在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行为。

    相对于企业造假制劣技术的日益高超,食品监管工作却存在着评价标准不统一、检测手段不先进、处罚力度不够等弱点。

    [代表委员之声]“我国食品卫生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生产环节。”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王秦平认为,要保障食品安全,必须抓好源头,防患于未然。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表示,针对大规模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罚力度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现有法规分散、零乱,且标准过少。由于法规不完善,对于农产品(行情论坛)农药残留造成的人体伤害,尚无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东方早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