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7 > “十一五”节能减排 > 专家评论 > 正文
 
遏制全球变暖须开辟节能环保新途径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4月18日 13:11
高析
    很多年前,人们曾科学地幻想在太空中架设若干个人造太阳,通过反射阳光使地球某些区域不再终日冰天雪地,一样能够春暖花开。而时至今日,虽然科学技术还远没能发展到这一步,但倒是人类自己把大气层变成了一个温室,使地球在保持了两千多年相对平稳的温度后,特别是在20世纪后期,变得比过去400年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热。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活动应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负责。现在,世界各国、社会各界都在密切关注此问题,并试图以政策、技术和文化等多种形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开辟新的途径。

    经济增长和环保间的深刻矛盾

    影响地球气温变化的关键不是温室气体的存在,而是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太阳光辐射进入大气层后,一部分辐射被地表吸收,另一部分则形成红外线反射回太空。大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臭氧等气体,能吸收反射的红外辐射而成为地球的隔热层。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全球温度将下降而使人类难以生存。当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时,地表温度也随之上升,导致地球变暖。

    根据近期美国《新闻周刊》介绍,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380ppm,40年后将不可避免地达到450ppm。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22倍,它在大气中的浓度正快速增长。在上个世纪末,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大约0.6度,本世纪预计将上升1.4度到5.8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就不断地出现。于是,国外环境科学家们将研究方向集中于如何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由此竟然产生出了许多被认为是得到布什政府支持的“歇斯底里的”方法来拯救地球,这些方法可以不影响高能耗高污染的SUV汽车的生产使用和火电厂的满负荷运营。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政府都希望任何环保行动都要建立在不影响经济增长和保护就业的基础上。实际上,这些都反映出当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矛盾。

    高新技术积极进入环保领域

    全球气候变暖和过量二氧化碳排放有很大关系,“碳中和”(carbonneutral)一词应运而生,“碳中和”就是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相应的二氧化碳量。那些拯救地球的“歇斯底里的”方法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Lackner构想的“人工树”。所谓的“人工树”体形巨大,底座有足球场大小,看上去和电视塔一样高。人工树顶部装有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物质。每隔一段时间,人们要通过化学反应将它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提取出来,然后深埋起来。人工树上面设有众多二氧化碳捕集器,单个捕集器一年就能吸收大约25吨二氧化碳,这几乎相当于每名美国人一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其产生的能量也能够供自己工作所用。人工树需要的成本很高,由于需要风和大量电力帮人工树吸引二氧化碳,因此人工树只能“种植”在风力发电站附近。另外,一旦这些埋藏在地球内部的温室气体泄漏,人工树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将转瞬即逝。

    此外还有建造“太空遮阳伞”,形成“人造火山”,培植能大量吸碳的海洋生物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处于概念性试验阶段,面临高成本和不确定性的压力。但这些毕竟是现代高新技术对环保领域的大胆尝试,并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

    美国能源部于近期宣布,将对9个优选项目投资2400万美元,用于开发捕集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新技术。能源部矿物能源办公室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碳封存计划,如发展安全、高效、低成本的碳封存技术等。捕集的二氧化碳将被封存于深海底和废弃的油井或天然气井内。最新优选的研究项目将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捕集二氧化碳:燃前分离法、燃后分离法和氧燃法,具体研究工作分别由公司、研究机构和大学完成。

    国家间环保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经济全球化与不断高涨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协调成为国际社会特别关注的重大课题。国际经济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担心他国采取比本国更低的环境标准而使本国的工业失去竞争优势。为避免遭受竞争损害,国家之间会竞相采取比他国更低的环境标准和次优的环境政策,最后的结果是每个国家都会采取比没有国际经济竞争时更低的环境标准,从而加剧全球环境恶化。该理论所描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这种情形会经常发生。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就更需要国家间环保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作为国家间环保政策协调与配合的重大成果,备受世人瞩目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它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是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遗憾的是,美国政府一直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期在法国首都巴黎发布的全球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摘要指出,地球表面气温在过去100年里上升了0.74℃,到2100年将比1980年至1999年时高1.1℃至6.4℃。过去50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使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而在2001年发表的第三次气候评估报告中,这一数字还是66%。

    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的过程。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也达到空前高度,可持续性发展概念已深入人心,各国环保法规与国际贸易环保标准趋于严格。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考虑降低对环境影响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这样会直接或间接促进环境保护。环保设备及材料制造业、资源再生产品制造业、环保技术服务业应运而生。这些都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本身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首先,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环境意识大为增强,为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既重视经济又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今后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近期欧盟各国环境部长呼吁在世界范围内尽快达成一个全面减排协议,防止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的国际减排行动出现空白。他们希望将新协议的有效期延至2050年,使得届时全世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60%到80%,并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声明》,承诺欧盟到2020年将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或30%。

    第二,环保行动带来巨大商机,并反过来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根据联合国规定,发达国家及其企业帮助发展中国家通过改造能源设施或投资水力风力发电等以实现“清洁发展机制”,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由此产生的碳减排额度(即“碳信用”)可以一定价格转让。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总交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碳信用”转让可实现双赢目的,“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而与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合作的主要机制之一。

    第三,科学技术在环保领域,特别是促进全球共同进步的作用显而易见。以IPCC的工作为例,它对于整个地球环境系统,对人类作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评估都是科学家做出来的,然后直接交给政府决策人员,使决策有充足的理由和根据,这才是科学的决策,而不是想当然认为应该如何。全球变暖问题很复杂,需要很大投入和很长时间的研究。欧共体、美国等发达国家投入增加很快,利用卫星监测系统,卫星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和科学家夜以继日的工作取得足够的数据,为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环保和科技管理部门要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环保科技国际合作,争取在高起点参与到全球遏止地球变暖的事业中。
 
来源:中国信息报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