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7 > 重庆网上行 > 直辖十年 > 正文
 
直辖十年:长寿湖养鱼40载老渔民变千万富翁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4月16日 14:33

    重庆直辖后,长寿渔民唐杰伦除了养鱼,还经营农家乐、旅游等,成了一家大型集团公司的老总

长寿湖。资料图片   

  12日下午4点,记者在长寿湖见到老渔民唐杰伦时,他刚从长寿区政府办完事回来。他说:“今年,我要投资8900万元,在长寿湖旁搞旅游、摆全鱼宴。”

    今年已62岁的唐杰伦,上世纪60年代初到长寿湖养鱼。如今,已从一个普通的渔民,变成了大型集团公司的老总,身家上千万。

    肥水养鱼没人敢下湖游泳

    谈起长寿、长寿湖这10年来的变化,唐杰伦说:“刚开始来长寿湖养鱼时,根本不需要投多少饲料钱,每年就能捕获很多鱼,种类也五花八门。”

    到上世纪80年代,长寿湖网箱养鱼盛极一时,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直辖前后,长寿湖的渔业养殖面积已有十多万亩,年产各种鱼约300多万公斤,几乎占了重庆1/3的市场份额。

    但到1997年,长寿湖因肥水养殖暴增,生态遭遇前所未有的破坏,渔民们投放在湖中的化肥、牲畜粪便越来越多。

    唐杰伦给记者报了一组惊人的数字:“每年,渔民洒进长寿湖中的化肥有8000-10000吨、倒进湖中的牲畜粪便也高达数千吨,长寿湖也变成了黑漆漆的臭水,到了夏天根本没人敢下湖游泳,连牲畜也不喝湖里的水。”

    唐杰伦说,重庆直辖后,环境整治、监控加强了很多,政府先是让渔民从对水质破坏较大的网箱养殖变为网拦养殖,到2004年4月,又拆除了长寿湖上所有的网拦,推行白水养殖,即不使用任何肥料、粪便,让鱼儿自由生长。

    白水养鱼湖畔筹建星级酒店

    “网箱、网拦都拆了,这还怎么养鱼啊……”与唐杰伦一样,环长寿湖的3000多户渔民面对白水养鱼一下没了主意。

    唐杰伦介绍,他当时承包了6000多亩湖面,承包期从2000年-2006年。养殖网具拆除后,60%%的渔民要么去了别的地方继续养鱼,要么上岸做起了生意。养了40多年鱼的唐杰伦将信将疑地留在了长寿湖畔,试探性地做起了白水养鱼,并开始经营农家乐、旅游等。

    “真没想到,网拦、网箱不见了,产量降低了将近1/4,但各类鱼价却翻了一番,以前又臭又黑的湖水如今已达到2类饮用水质。”唐杰伦说。

    现在,唐杰伦已经是一个大型集团公司的老总,经营项目包括旅游、休闲、宾馆、餐饮、养殖,正准备在今年9月份投资8900万元,在长寿湖畔建一个星级酒店,向游客推销自己的全鱼宴。(记者罗强)

    旅游从零起步长寿湖畔要建度假中心

    长寿的旅游业伴随着直辖逐渐兴起,2006年,仅长寿湖游客就突破40万人次。4月12日,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介绍,随着占地1000亩的长寿湖度假中心,6个3星级以上酒店建设,5年后,长寿湖日均游客量将达到3300-4000人次,年游客量120万左右。

    长寿区宣传部有关官员介绍说:“1997年直辖时,长寿的旅游业几乎为零,长寿湖的开发重点以渔业养殖为主。1998年,长寿的旅游,尤其是长寿湖旅游业逐渐兴起。”

    2004年4月,长寿湖旅游向社会招商,一下就引来几百家企业登门投资,最后通过挑选与7家企业签订了协议。

    渝长、长涪和长万高速路建成后,长寿与主城区车程缩短到了40多分钟,长寿旅游迎来发展契机。

    长寿区委宣传部介绍,在2000年时,长寿湖畔只有一条100多米长的一条街,宾馆、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基本为零。

    直辖以来,旅游开发投入逐年加大。长寿湖旅游项目,仅去年的年游客接待量就突破了40万人次,几乎是10年前的40倍,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已基本建成。(记者罗强)

    [重庆晚报]社会观察:长寿湖水清了鱼美了旅游热了

    如今,打了标签的长寿鱼是老百姓餐桌上一道绿色美食,也是长寿区的一张名片。2004年以前,长寿湖网箱养殖高峰期,养殖户用化肥养殖,这里的水和鱼都曾臭名昭著。

    拆除网栏污水变清澈

    回想起几年来的治污成效,1980年便在湖区养鱼的余登志印象深刻:上世纪八十年代湖水清亮。到了九十年代初,养殖户开始向湖里投化肥搞网箱养殖。1993年前后湖面上拉起大网,投化肥,倒鸡粪,搞起了污染更大的网栏养殖。湖水逐渐变得黝黑腥臭,“当年牛都不喝。”

    2003年,当地政府意识到水体污染的严重后果,于2004年主导养殖户拆除网栏。几个月后,网栏消失。水质从过去牛都不喝的5类水质,渐渐恢复到清波荡漾的2类水质。

    产量减小收入反增加

    62岁的唐志伦曾是长寿湖边的老渔民,如今他已是重庆市程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老总。唐回忆:湖区大搞网箱养殖后,1997年总产鱼量就达到300万公斤,其中网箱27亩,最高每亩网箱产鱼竟高达20万公斤!到网栏养殖后,2003年长寿湖产鱼量更是占全市产鱼量的1/3。“产量虽大,但价格却很贱。”

    2004年网栏拆除时许多渔民不解。但在唐等几位养鱼大户的带领下,108户渔民中有40多户办起了生态鱼养殖,其余的则转型搞起了旅游、餐饮等行业。“生态鱼即让鱼天然生长不再投放化肥饲料。产量降了,投入少了,价格涨了,收入反而增加了。”

    生态改善带动多极发展

    长寿湖管委会张主任自豪地说:“如今湖区不仅渔业资源丰富,环境的改善,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创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除了动员渔民拆除网栏,还建立了污水排放管网,避免了周边污水直拍湖内,同时还组织湖区居民使用沼气,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如今,一个日处理能力4000吨的污水处理场和一个年处理能力6万吨的垃圾处理场即将建设。

    “我们将花15年的时间,把长寿湖打造成集休闲、度假、会晤、居住等产业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张说。(记者贺怀湘)

 
来源:重庆晨报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