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7 > 重庆网上行 > 直辖十年 > 正文
 
直辖十年:重庆村小的教室宽敞又明亮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4月09日 16:00
文峰
    “宏大的人民大会堂寂静无声,从按下表决器到听见‘通过’,我的心一直在抖动,凡是有手机的重庆代表都跑出去打电话,传递这一动人心魄的消息。”在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耶镇青龙村小学退休教师杨通兰的脑海里,10年前的那一幕至今记忆犹新。日前,她向记者讲述了这10年里的故事。

    杨通兰今年61岁,10年前,她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少数民族代表,有幸出席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见证了重庆直辖的历史性瞬间,也目睹了农村地区教育面貌的蜕变。

    青龙村小学成立于1964年,杨通兰已在这所村小任教43年。“校舍其实就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她回忆说,当时学校条件相当差,总共才十几个孩子,连桌椅、板凳都需要自带。时光荏苒,杨通兰把根扎在了偏远的乡村,把青春献给了挚爱的教育事业。

    1983年,她开始担任学校校长,1993年,她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杨通兰提交了一份酝酿已久的建议。

    “当时学校有4个班、100多名学生,条件仍然很差,孩子们坐在漏雨透风的屋里上课,我实在揪心。”杨通兰在建议中写道:“希望能让孩子们到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

    建议提交后很快引起全国人大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时任市委书记张德邻亲自出马,为青龙村小学筹集到30万元的捐款。同年4月,青龙村小学以希望小学的标准破土修建。8个月后,一栋两楼一底的教学楼拔地而起,9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板凳,大黑板……孩子们终于盼来了新校舍。学校环境改善了,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不仅有1—6年级,还开办了学前班和幼儿园,学生规模也扩大到300人。

    随后几年,市教委等职能部门还多次为学校筹措善款,加大扶持力度,为学校新修了球场、花园等,师资力量也得到进一步充实,教学质量也显著提高。

    “每年都有孩子考上重点中学。”杨通兰记不清教过多少班、多少孩子,她只记得这10年间,学校仿佛脱胎换骨一般迎来了新生。最让她深有感触的是,学生辍学率直线下降,以前每学期都有10来个孩子因家庭经济问题沦为失学儿童,现在当地村民大量外出务工,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少有学生半途放弃学业。

    杨通兰自2001年退休后返聘回学校任教,2005年3月,她被诊断出患有子宫癌和输卵管癌,至今已作了6次化疗,虽然身体状态大不如以前,但她依然满腔热情地站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不倦地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10年里,重庆在变化,秀山在变化,落后的农村教育面貌也发生着不小的变化。”杨通兰感慨重庆直辖为农村偏远地区教育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忧心忡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很多,如何让他们成长得更健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来源:重庆日报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