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多数农民生活在农村及边、散、远地区。如何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做好农村及边、散、远地区食品安全工作是重大问题。由于农村村级体制合并重组、农村消费者和经营者高度分散,点多、线长、面广,农村的交通运输、信息交流相对滞后的监管现实,使得我们的食品监管形势越来越严峻。以我们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工商局羊寨分局为例,该局辖区与淮阴、涟水、滨海等3个县、市接壤,面积166平方公里,下辖两镇45个自然村,人口13万,而现有在编工商干部只有7人。一些农村经营户素质较低,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存有抵触心理,认为工商部门“找碴”,加之执法人员少,难免产生畏难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推进。作为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基层工商分局(所)在抓农村及边、散、远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中,我们的体会是必须要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针对农村及边、散、远地区的经营者与消费者相对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种监管措施:
(一)充分摸清辖区情况。以信息化系统为载体,以市场巡查为手段,以农村村组为单位,结合地理特点,摸清辖区内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和经销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情况,做到掌握固定的,了解流动的,打击非法经营的。
(二)落实属地管理,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对辖区内流入农村的食品由上级局进行随机集中质量抽查;基层工商分局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对农村集镇大的食品经销商和流动食品批发送货车进行重点检查;建立农村食品经营者信用等级管理制度。把食品经营者分为ABC三个等级:将农村集镇规模较大、信用好的食品超市及其连锁店定为A级;将其他有营业执照的规模较小的食品经营店定为B级;将农村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游击户”定为C级。对A级食品经营者,以保护和推广为主;对B级经营者,以规范为主;对C级经营者以查处取缔为主。
(三)强化市场巡查,确保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的有效实施。为了在市场巡查中有的放矢,确保对农村及边、散、远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实行两级巡查监管体制。基层分局负责辖区内的经常性食品安全巡查。
(四)构建不合格食品退市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机制。对检查、抽查发现的影响或危害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不合格食品,对无质量合格证明,无检验检疫证明,淘汰、失效、过期、变质的食品,一律清除出货架、市场,当众销毁。同时,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及时分析、整合通过投诉举报、执法检查、案件查处等途径获得的食品信息,并通过相关的新闻媒体、12315投诉举报网络、信息自动化网络以及农村的广播以及其他途径,客观、公正地公开通报食品质量信息和经营者的不良行为,让广大农民群众及时了解相关的食品信息。
在多措并举的同时狠抓落实:
1.抓监管,严厉打击问题食品。首先应强化问题食品的监管力度。基层工商分局(所)组织相应的执法力量,利用巡查监管的机会,不间断地对各类食品经营户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坚决予以打击。其次,强化问题食品的投诉举报处置力度。组织专门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执法人员识别问题食品的能力,确保出现问题食品能及时快速地得以解决。第三,利用专项整治的机会,加强对问题食品的打击力度。对相关的案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震慑违法分子。
2.抓规范,促使经营户诚信经商。规定经营户必须把住“三个关口”即:严把食品进货关,要求经营者必须从正规的渠道进货,进货时应当查验相关的合法证件,建立相应的进货台账,便于工商部门的随时检查;严把销售关,要求经营户定期查验其销售的食品,是否过期限、变质或存在的其他问题;严把诚信关,要求经营户亮照经营,明码标价,诚信经营。
3.抓监督,加强多方联动。建立村组及行业小组多方联动的食品监管网络,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积极作用,积极利用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优势,在信息传播、发现问题反馈、法规宣传咨询、百姓维权等方面提供协助和支持。确保农村及边、散、远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
4.抓整治,推进工商职能到位。一是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活动,对卫生条件差,加工生产设备差,小作坊式的豆制品加工点,经教育拒不办理证照的要依法予以取缔。二是开展重大节日期间的食品市场质量大检查,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放心食品。三是开展夏季啤酒、饮料专项整治。四是开展豆制品等农副产品、水产品、儿童食品、保健品等专项整治,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消除事故隐患,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维护农村及边、散、远地区食品安全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需要进行长效管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基层工商分局(所)除要加强工商部门的监督检查外,还应当充分借用社会的力量,进行问题食品的有效监督,使问题食品无处藏身。同时应当向广大农村及边、散、远地区农民发放“红盾联系卡”,保证在发现问题食品时的信息畅通;要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建立典型案件和农村食品投诉情况定期披露制度,对严重违章违法的行为要公开曝光;要多方联动,综合监管。主动与公安、卫生、质监、司法等部门建立协作联系,充分利用各自的法规优势、手段优势和工作优势,实现职能互补,不断把农村及边、散、远地区食品安全科学监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