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7 > 能源 > 民营油企 > 新闻评论 > 正文
 
民营油企为何纷纷“卖身”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6月21日 10:17
吴睿鸫
    全国90家民营油企正在酝酿联手“卖身”外企。19日,牵头方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专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告诉记者,90家民营油企正与9家跨国巨头谈判,其中15家已签署意向协议。(6月20日《京华时报》)

    按常理讲,民企进入石油行业不存在任何制度障碍,更不至于屈辱地联手“卖身”外资企业。因为,早在2005年2月17日国务院就下达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6条),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行业和领域,加快进行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然而,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尽管有一定数量的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石油领域,但只能是流通领域的经营,他们所能获得的油源乃至下游产品,绝大多数只能来自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国有公司,并受制于他们。而这些企业的生杀大权,也几乎掌握在这两家石油公司的手中。与此同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两大石油公司对民营石油企业的更是想尽办法限制和无情地排挤。

    与此同时,非公制经济面前依旧横亘着“玻璃门”,导致其不能顺利“破门而入”。譬如说,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该《办法》称,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将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经营权。从政策方向性上来看,僵化死板的政策终于有所松动。可是,从具体规定来讲,企业的油库容积须达到1万立方米、注册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如此高的“门槛”,令众多民营企业望而却步。面对这看似打开的大门,民营企业只能是“望门兴叹”,因条件达不到,根本没法进入。

    民营油企只是在非公制经济“夹缝”中生存的一个缩影。放眼银行、民航、电力、电信等多个领域,国家在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方面,仅停留在“口号”形式上,而暗地里又对民营企业心存“戒心”,甚至于出台自相矛盾的公共政策。比如说,就在2005年底出台“非公经济36条”不久,国务院国资委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明确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强调在电力、通信、石油等领域内国有经济绝对控股。很明显,面对这两个相互“打架”的红头文件,民营企业要想在垄断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简直是痴人说梦。

    正是囿于非公制企业发展的客观现实,民营企业变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小男孩”,其成绩单也在稳步下降。有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2006年,全国个体工商业总产值10731.6亿元,比上年增长9.4%;销售总额25489.5亿元,下降2.9%。(《中国青年报》5月7日)

    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哪个行业国家控制性强,哪个行业就短缺,甚至会很危险;哪个行业放开,就不短缺,也不会现任何险象。国外的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虽然日本缺石油,产量仅是该国石油需求量的0.2%,但他们实行全民找油,自身的石油储备可用169天,居世界第一,其中民间石油储备几乎占到一半。在美国,除了5大石油公司,还有四千家小公司都参与石油行业中,从而不缺油,韩国等也都放开了。

    所以,政府应排除中石油、中石化等利益集团的干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大胆决策,放民营一条“生路”,天不会塌下来,这不仅能上合天意,下合民意,更能保障我国战略资源的长期稳定性。否则,民营油企会逐渐萎缩、大幅度减少,甚至于纷纷“卖身”外资,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的肌体。
 
来源:红网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