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质量标杆移植推广试点将展开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搭建平台 质量标杆移植推广试点将展开

2014年07月21日 14:06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网   

  7月10~1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质量协会等承办的2014年第一期质量标杆经验交流专题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会议主题是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在致辞时表示,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提高质量水平是促进民族富强、民生改善和获得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制造业强国都是通过抓质量、做品牌、构建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进而成为制造强国和经济强国。”沙南生表示,提高工业企业质量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必须做、现在做、坚持做的艰巨任务。

  研讨会上,“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等30项典型经验被工信部确定为2014年度全国质量标杆。

  质量是竞争力的核心

  沙南生表示,质量是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和保证。美国著名质量专家戴明博士在其著名的“提高质量的连锁反应”

  理论中指出,提升产品质量,将帮助企业以较好的质量和较低的价格争取市场,达到持续经营,提供更多就业,促进民族繁荣。

  历史上,德国实施“以品质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国策,使德国制造业在战后迅速崛起。上世纪60年代,日本实施了质量救国战略,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用了20年时间从战后废墟跨越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当然,通过提升质量品牌促进经济发展也不是国外的专利,中国工业的两次调整都把质量品牌列为重要内容,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次是1961~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确定了“先质量品种、后数量”的方针。第二次调整是1978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提出把品种、质量作为整顿企业的标准之一。

  沙南生表示,从国际和国内的经验来看,质量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升质量、培育品牌是大势所趋,是强国富民、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

  提质创牌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制造业总体实力持续提升。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为2.3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20%,与美国相当,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然而,我国制造业依旧大而不强,其中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在欧盟RAPEX(非食品快速预警通报)通报的产品召回各国所占比例中,我国问题产品的数量占据首位,2013年占比更是接近60%。在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通报的召回产品各国所占比例中,我国连续三年上升,2013年高达62%。以汽车产品为例,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百辆车问题数是212个,国际品牌汽车是117个。

  质量也是效益的源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9万亿元,主营收入利润率为6.04%。工信部委托中国质量协会开展的第二次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工业企业质量损失率超过1.2%,相当于损失了企业利润的20%。同时,我国企业还普遍存在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不高、员工技能不能满足需要、质量管理方法应用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产品质量,更损害着我国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迫在眉睫。

  沙南生表示,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工业企业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不仅强调了质量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更为工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走中国特色质量管理之路

  工信部成立以来,一直把推动工业企业质量提升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推进质量工作的举措。

  在具体实践中,工信部始终把质量品牌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沙南生认为,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除了政策环境等外因,企业要真正立足,必须紧盯市场,讲求诚信,不断总结、提炼、改进、融合出一套与市场竞争需求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系,以提升质量品牌促进工业发展,完成转型升级。

  同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法规、标准和社会环境是企业提高质量的重要驱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目前,工信部正积极组织实施《工业产品质量促进条例》的立项研究工作;配合相关部门逐步制订或健全产品安全、产品担保、产品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

  此外,还要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质量标杆活动是其中的重要举措。质量标杆活动于2012年正式启动,旨在通过优秀企业的榜样带头作用,营造“树标杆、学标杆、超标杆”的质量改进氛围,持续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今年,工信部将委托中国质量协会搭建质量标杆交流公共服务平台和微信平台,建立国内外标杆企业案例库、先进指标数据库,并且开展质量标杆移植推广试点。

  中国质量协会驻会副会长刘卓慧表示,今年的质量标杆活动将连续举办五期,其余四期的主题分别为可靠性工程、精益管理、制造过程控制和质量经营。

  在沙南生看来,推进质量管理,还必须充分发挥协会和技术支撑机构的作用,走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道路。不管是航天的“管理、技术双归零方法”、海尔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还是电子五所总结提炼的“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简称TSQ)”等,都是我国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积累的宝贵的无形资产,值得在适宜的行业、企业大力推广,进而形成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