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医药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远大医药

2014年08月29日 14: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远大医药是一家综合性制药企业,远大医药拥有职工四千多名,其前身为1939年太行山八路军卫生材料厂,曾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巨大贡献。毛主席亲笔题词:“制药疗伤,不怕封锁,是战胜敌人的条件之一。”

  1993年,经当时的武汉市体改委批复组建了武汉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经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更名为武汉诺佳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经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更名为武汉远大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经武汉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变更为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3月变更为现名。

  70多年的太行传统文化,孕育了远大医药“红色药企”救死扶伤的特殊使命,产品涵盖原料药、原料中间体、医药制剂、生物制药、食品添加剂等多种类型产品。现已成为国家战备储备急救用药和麻醉药品定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远大医药成为母公司香港上市公司的主体企业,2011年进入中国医药行业百强企业。

  道路决定命运,企业根本性变化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大多数传统国企一样,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探索中,企业的生存亮起“红灯”,如何从“大锅饭”的困境中走出一条路来?2000公司进行了“国有退出控股地位,职工退出国有身份“的改革试点,并面向社会招聘职业经理人,通过咨询机构对公司进行财务诊断。当时,企业表面上“热热闹闹”,摸清了家底后吓了一跳:企业资产大幅缩水!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时逢国家要求所有制药企业必须进行GMP改造,逾期不通过将取消生产资格。钱从哪里来?路到哪里去?迫使企业四处寻求战略“联姻”,几经周折,最终被中国远大的实力与志向所吸引,而老企业的基础和产品也被其所看好,两情相悦,一拍即合,继而通过资源整合,历经艰难曲折,砥砺前行,摆脱了徘徊的局面,从当初 “年年难过年年过”那种“熬”的处境,发展到今天“拼”的境界。

  公司的变革发展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与鼓励,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湖北与企业家座谈,远大医药董事长谢国范作为全省医药企业的唯一代表参会,极大的鼓舞公司员工。市委书记阮成发(时任武汉市市长)考察企业说,在整个古田片区乃至全市国企改制中,远大医药是成功的,寄望通过化工企业整体搬迁,利用政府政策的支持加速转型升级,赢得更大发展。

  回眸远大医药的历史进程,曾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迁,从千里太行到黄河流域,从大别山脉到长江之畔,每一次变迁都与中国革命与经济建设相伴随,由此带给企业是一次又一次的巨变。自1955年由武昌三道街迁至汉口陈家墩安营扎寨以来的58年间,与时俱进的武药人抓住了国家为化工企业的发展创造的机遇,使一个传统的国企演变为拥有十多家子公司的现代化的企业集团。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规划所带来环保与安全的生存压力,以及所在区域的扩张容量的制约,迫使企业实施整体搬迁。面对“华山一条路”,当代远大医药人牢牢把握这又一次的历史性机遇,针对制约企业长远发展的瓶颈,选择了一条重组与搬迁相结合的嫁接式搬迁之路。短短三年顺利完成了富池医药化工、湖北天天明、弘元、科诺等企业重组,富池原料药、金银湖制剂及沌口天天明眼科等“三大搬迁主体基地建设”,2013年三大搬迁主体全面通过GMP达标,成功实现搬迁后生产经营的平稳过度和转型升级。

  生产经营

  药品是特殊商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每个医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把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做良心药,做放心药,特别是救命药,

  即使没有效益,也要坚持生产和储备。

  70多年间,多种创新品牌诞生在远大医药的旗下,先后国内首家研制柴胡注射液、胰岛素、国家质量银质奖白内停滴眼液、第一个喹诺酮二类新药、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欣维宁等。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远大医药有51个品种,83个品规进入首批之列,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企业主营心血管、五管科、特色原料药、氨基酸、抗肿瘤等领域,现在已上市品种中,其中心血管类药物盐酸替罗非班为拳头品种,年销售额已过亿元大关,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具有首研、发明专利保护的优势。2010年,投资兴建了“国家基本药物生产基地”,被列为武汉市十五个重大工业项目之一,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远大医药制剂分公司。

  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通过集团公司眼科制剂资源整合,远大医药眼科生产基地应运而生。该基地具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眼科生产线设施,整线引进意大利AXOMATIC公司的眼用凝胶剂生产线、美国WEILER公司的“三合一”滴眼液生产线、德国ROMMELAG公司的“三合一”滴眼剂生产线、德国GRONINGER公司的“二步法”滴眼液生产线及日本青木固株式会社的“三工位一步法”滴眼液瓶生产线,采用先进工艺,生产品质卓越的眼用凝胶剂及滴眼液产品,产品品质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远大医药始终坚持独家生产二巯丙醇等急救药。2012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产生核泄漏,公司紧急生产了50万瓶防辐射用的 碘化钾片预防储备,后来由于核辐射的影响不大,该批产品全部报废,损失100多万元。公司在全国首家生产的甲硝唑一片几分钱,几乎无利润,但现在还一直生产。

  近两年远大医药联合湖北省药监局举办合理贮藏药品,保障安全用药“冷柜送终端”活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赠送30000台药品冷藏柜,目前 已经投入5000多万送出了6000多台。还配合国际著名的奥比斯飞机医院,完成了奥比斯在湖北的首次防盲治盲手术项目,免费让多名白内障患者恢复了视力。

  质量安全

  从沧海寻航到战略重组,从生存危机到搬迁转型,远大医药如同凤凰涅槃,经历了浴火修炼的过程,修炼的是红色药企的崇高境界:做好药,为人民,成为受医生和患者尊重的制药公司,并还原于社会!

  在重组搬迁中,企业秉承质量优先战略,向国际化标准看齐,引进一流的装备设施,不断提升和优化产品工艺技术。以绿色产业为方向,把安全环保贯穿搬迁全过程,努力打造本质安全、环境友好新型企业;以新版GMP为标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相继通过FDA、COS等认证;以管理的规范化为标准,优化信息化平台和管理流程,实现集团管控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从而构筑了强大的产业基础。

  2013年,顺利完成了古田地区整体搬迁,并通过了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固体制剂、滴眼剂、滴鼻剂、鼻用喷雾剂及16个原料药产品的新版GMP认证。

  2012年,公司在方圆认证公司的指导下,建立了ISO9001和OHSAS18001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集团下属各公司均通过ISO/OSH认证,并获得GB/T 19001-2008/ISO 9001:2008体系证书和GB/T 28001-2011/OHSAS 18001:2007体系证书。

  2012年集团公司启动实施“质量振兴”方案,在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全面提高内在质量和包装档次。

  远大医药建立健全三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GMP规范组织生产和现场考核评价;特色原料药坚持走国际化路线,通过FDA与COS等国际认证,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产品;并采取现代化的检测手段控制质量,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公司内部制定了高于国家药品标准的内控标准。

  研发引领未来。远大医药健全与完善研发激励考核机制,每年按以不低于销售额的5%比例用于产品研发,促进研发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先后自行研制出几十个国家级新药,在眼科和心脑血管领域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同时积极向氨基酸和特色原料药等领域拓展。

  公司引进和造就了一批包括首席科学家及学科带头人在内的科研骨干队伍。迄今,远大医药研发中心聚合了一批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新西兰等国内外医药研发人才,通过自主创新与科研院所项目合作相结合,抢占医药科技的制高点。2013年,公司被国家人社部批准为博士工作站单位。

  自1985年国家实行新药审批办法以来,公司共研制完成了60多个国家级新产品,其中2004年至2008年累计获得33个生产批件,包括二类新药8个,三类新药6个,四类新药1个,五类新药6个。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重点火炬计划项目、重点新产品、国家重点新药创新项目的承担单位,且每年承担国家科技部及省、市各级政府多个项目。

  在知识产权方面,目前研发中心授权有效的专利共39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33项,外观专利5项,美国专利1项。2012年度申请发明专利20篇,8篇国内发明专利获得授权,1篇美国专利获得授权。这些专利基本上都是围绕本公司不同领域的拳头产品、核心产品或即将上市产品而提出的专利申请,切实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先后荣获“武汉市知识产权先进集体”、“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12年成为“武汉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入围的8家中的唯一药企,2013年入围全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显然,重组搬迁为企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唯一不变的是红色药企的社会责任感。日前远大医药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以可持续发展 为目标,倡导行业合作,加强行业自律,凝聚行业力量,维护行业形象,共同承担行业社会责任,争做依法经营、诚信服务的行业典范,共同推进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传承历史担道义,中流击水敢为先。面对日趋规范的市场竞争,远大医药将永远牢记特殊使命,坚守社会责任,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

(责任编辑:杨斯阳)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