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这里是由中国经济网和CUTV共同播出的中经在线访谈2012聚焦两会特别节目。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校车安全问题可以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这样一个问题也是牵动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心。校车安全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如何有效地防范校园安全的隐患问题。今天让我们对话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曙光集团董事长李进巅先生。您好,李代表,欢迎您。  [03-07 18:14]

李进巅:你好,观众好。  [03-07 18:14]

主持人:校车安全已经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您在去年的议案中已经提出了呼吁校车安全。今年同样也非常侧重于校车安全这个问题。在今年来看,您的关注点是不是有新的不同?  [03-07 18:15]

李进巅:我们是从2007年开始关注校车安全问题。黄海汽车是中国最早生产校车的企业,是中国第一个取得校车公告的企业。因此,可以说我们是中国校车的倡导者。针对社会上不断发生重大的儿童伤亡事故,我们就向政府呼吁要把校车作为一个公益事业来做。去年引起了国家的注意,12月11号国务院发布了《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校车安全问题已经纳入到各级政府领导的视线之内、议事当中。今年,我又就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出怎样加快落实国家校车安全工程。  [03-07 18:16]

主持人:在去年12月份正式出台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已经提到一个规定,就是对校车的使用单位以及校车司机的相关资格,都有一些比较明确的规定。对于校车生产企业应该具有哪些资质,才能生产校车。  [03-07 18:17]

李进巅:我觉得应该有四点。第一,必须是生产客车的企业。因为校车本身是客车,所以必须具备生产客车的企业资质。第二,必须取得了国家校车公告。第三,必须符合国家提出的校车安全标准。第四,制造成本要符合中国国情,要造政府能买得起、学校能用得起的校车。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校车生产企业。  [03-07 18:17]

主持人:一方面是质量把关,另一方面是经济的考虑。  [03-07 18:18]

李进巅:对,市场的要求。  [03-07 18:18]

主持人:有关方面提出了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说专用校车更新普及三年过渡期,但事实上这样一个梦想似乎还没有照进现实,因为有很多现实的问题,像资金方面、管理方面,都有一些障碍。在您看来,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03-07 18:19]

李进巅:我们对于校车的普及问题做过社会调查。学校的校车要普及有三个难题需要破解。一个难题就是资金问题,钱从哪儿来?现在来看,一些比较富裕的地区,像大连、丹东由政府买车交给学校使用。还有一些经济比较紧张的地区,像辽宁的一些地区,由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投资,政府和社会结合起来买车。不管怎么样,校车在运行当中的问题需要政府来关注。因为一个校车的使用,每年的燃油费、维修费、人员工资、管理费需要十万块钱。如果这部分资金全部由学校承担,学校承担不起。扣除学生坐车支付的费用,政府每年要对每台车补贴5000到2万块钱。既然校车是公益事业,要把校车和公共汽车同样对待,在购置税、消费税和燃油费上给予减免和补贴。这样做校车才能运行下去。  [03-07 18:22]

李进巅:第二个要破解的是管理问题。因为校车的点多、面广,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出现很多麻烦。所以我们建议校车应该集中管理,以省或市为单位成立校车管理中心,实现四个统一。一个统一就是要统一采购,保证购买车辆的质量是安全的。第二个统一就是要统一收费,防止乱收费。第三个是统一标识,让社会各界都知道这是校车,对校车给予关注,都来保障它的安全。第四个问题就是要统一对校车司机进行培训。不但要培训司机的职业道德,增加他的爱心、责任感。同时,还要培训司机的技能,特别是应急处理的技能。万一出现危机,司机应该迅速果断处理。  [03-07 18:23]

李进巅:第三个要破解的难题就是司机来源问题。全国一共有9000万学生乘坐校车,至少需要100万辆校车,也就是需要100万个司机,司机从哪儿来?《条例》对司机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有开长途大客车的资质,需要A1驾驶执照,有这个资质的司机很少。取得这个驾驶执照需要五年的时间,而我们三年就要普及。所以在司机的问题上,各地应该根据情况,适当放宽标准,取得公交车驾驶资质就够了,由A1的标准改为A3的标准。如果可以把资金问题、管理问题和司机来源问题破解了,校车在全国的普及就比较容易。  [03-07 18:23]

主持人:您谈到司机的标准。其实作为一个乘客来讲,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对司机这个岗位是特别关注的。司机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心里都是要掂量掂量的。您提到相对来讲降低一点司机的标准,再慢慢逐步提高。如何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衡量和把握这个标准?  [03-07 18:23]

李进巅:我想司机在实践过程中会逐步提高自己的驾驶水平,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保证校车的安全。  [03-07 18:24]

主持人:你提到对司机爱心的培养,对于司机来讲,是不是有比较完善的应急培训体系。  [03-07 18:24]

李进巅:在司机的培训上,按照国家的安全条例来进行的话,如果司机完全达到安全条例的要求,具备了安全条例要求的技能,就可以保证了。比如现在的车辆是长鼻子车,使儿童的身体安全得到保障,还在车内准备了前后两个逃生门,还有敲碎玻璃的铁锤。每个孩子的座椅上都配备了安全带,如果有孩子忘记系安全带,在司机的操作台上可以报警,司机马上可以提醒孩子把安全带系好。车上还安排了GPS定位装置,可以在监控室中即时掌握车辆的情况。  [03-07 18:25]

李进巅:万一出现意外,监控室会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在车辆停止过程中,有提示停车的标志,可以提醒过往车辆,避免对孩子们造成碰撞。如果司机完全掌握这些标准,孩子的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在宽甸县,对司机还有一个更苛刻的要求,就是司机必须家庭和睦。如果司机与家属发生了口角,是不允许上路的。就是家事和,万事兴。司机和家属吵架了,心里是有负担的,开车容易不留神。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事故都发生在一瞬间,加强了人性化的管理。对司机进行的一系列教育和约束,在车辆安全的基础上,在人员操作上要更加安全。  [03-07 18:26]

主持人:听到您的一番话,很多家长心里都会放心了。  [03-07 18:26]

李进巅:孩子们坐上我们的专用校车,家长们是非常放心的,可以安心地工作,可以做其他的应该做的事情,孩子的安全会由我们的校车和司机以及政府来负责。  [03-07 18:27]

主持人:在校车的配置方面,对于不同的城市来讲,可能大中城市会有优先权,不是故意或者特意把这些好的资源给他们,但他们可能会先得到这样的权利。在一些小的二三级城市,会不会普及得更慢一些?  [03-07 18:27]

李进巅:现在对校车的积极性比较高的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县。因为撤点并校以后,学生们要远距离上学,对校车的要求更为迫切。所以县政府、区政府对这个问题特别关心。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购车比较积极的是县政府和区政府这一级。城市学校的条件比较好,交通比较方便,对校车的使用没有他们那么迫切。  [03-07 18:27]

主持人:在您的另外一个议案里面提到应该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我们知道使用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对缓解空气污染是有很大贡献的。  [03-07 18:28]

李进巅:是的。空气尾气污染占空气总量的30%,对尾气的治理应该作为环保领域的重要内容。解决尾气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改变燃料,把燃烧汽油改为烧清洁能源。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国家最好的清洁能源就是液化天然气。  [03-07 18:28]

主持人:除了能够减少排放之外,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话,相对于使用汽油作为燃料的车辆,还有哪些更多的好处呢?  [03-07 18:29]

李进巅:液化天然气的好处很大。首先节省了汽油。汽油属于中国的战略物资,中国是一个缺油的国家。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的交通运输的汽油量要达到2亿5千万吨。由于能源的缺乏,如果不使用可替代燃料或者其他新能源,那个时候中国将有近1亿辆汽车没有油使用。液化天然气代替汽油,最大的好处是节约汽油。第二个好处就是环保。它的尾气排放降低了,城市空气清新了。第三,从使用成本来看,使用液化天然气的成本比汽油降低20%。从各方面来看都是划得来的。  [03-07 18:31]

主持人:目前我国如果是使用液化天然气汽车,普及率处在什么样的阶段?  [03-07 18:31]

李进巅:中国具备了使用液化天然气汽车的条件。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沿海城市正在建设或者将要建设的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有12个。这12个天然气接收站建成以后就相当于我们国家有两条西气东输的管道,可以供给150万辆使用。另外,我们国家有20多个地区在建设液化天然气工厂,将可以保障20万辆汽车的液化气使用。中国在液化气的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  [03-07 18:34]

李进巅:国外在能源结构上,原煤使用占30%,液化天然气占24%。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原煤占70%,液化天然气仅仅占4%,差距很大。我们国家的“十二五”提出到2015年液化天然气使用量的能源占比达到8.3%。液化天然气在污染物的排放上比汽油减少85%,在空气污染上,要比汽油减少90%。这样一个清洁能源,我们的资源又很充足,应该说现在是发展液化天然气最好的时候。  [03-07 18:34]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比其他国家具有优势。  [03-07 18:35]

李进巅:具备条件。  [03-07 18:35]

主持人:是不是比其他国家晚一些时间?  [03-07 18:35]

李进巅:应该说中国在液化天然气的使用上比别的国家稍晚一些,但我们正在积极调整能源结构,要后来者居上。  [03-07 18:35]

主持人:在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研发方面,对科技的要求是很高的。  [03-07 18:35]

李进巅:对。中国在液化天然气的研发上,虽然比国外晚了一点,现在有差距,但差距不大。特别是中国的液化天然气汽车与国外相比,水平并不差多少,只是我们的普及面、使用面没有国外那么广泛。所以我想经过国家的倡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转变使用能源的传统观念,积极地采用液化天然气汽车,对于我们国家清洁能源的普及,对于我们国家环保水平的提高、改变我们中国的国际形象,我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03-07 18:36]

主持人:目前我国制造液化天然气汽车的企业,在国内来讲有多少家呢?  [03-07 18:36]

李进巅:液化天然气汽车的制造技术并不是非常高深和神秘,中国的30多家客车企业都可以生产这种汽车。液化天然气汽车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可以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03-07 18:36]

主持人:这些汽车是不是也会出口国外?  [03-07 18:37]

李进巅:也出口国外。像我们黄海客车在2005年率先生产LNG汽车,并已经在北京、天津、银川、常州、丹东等大中城市普遍使用。老百姓非常欢迎这种清洁能源汽车,几乎感觉不出尾气的污染和危害。  [03-07 18:37]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国的液化天然气汽车出口国外的认可度也是很高的。  [03-07 18:37]

李进巅:是的。  [03-07 18:37]

主持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如何更好地推广、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  [03-07 18:39]

李进巅:国家在液化天然气的进口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沿海城市建立了很多的接收站,资源问题是有保障的。液化天然气要进一步推广,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是转变大家的观念,真正把液化天然气汽车作为清洁能源汽车对待,欢迎它、使用它。  [03-07 18:41]

李进巅:第二个问题就是政府还要做一些工作。政府要做基础设备的配套工作。因为液化天然气的使用必然要有液化天然气的加气站,这个加气站不是企业能做的,而是政府把它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做,需要纳入到政府规划当中。二是政府要采取一些经济手段,对使用液化天然气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现在烧汽油都给燃油补贴,烧天然气也要给补贴。对于一些没有到报废期而要提前购买液化天然气汽车的车主们,国家给一些奖励。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使液化天然气汽车尽快在中国推广开来。  [03-07 18:42]

主持人:液化天然汽车应该是清洁能源汽车的其中之一,应该还有其他的燃料。  [03-07 18:42]

李进巅:还有纯粹的天然气汽车,发展得更早,都可以使用。但效益最好的,对改善空气污染的贡献度最大的还是液化天然气。  [03-07 18:43]

主持人:如果清洁能源汽车可以作为校车的话,家长们会更欢迎了。  [03-07 18:43]

李进巅:可以作为校车,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03-07 18:43]

主持人:校车安全这个话题已经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不仅仅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高度关切,也是众多家长的由衷期盼。今天非常感谢李代表作客我们的节目,同时也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03-07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