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模具业或将出现拐点
2009年01月20日 14:3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据有专家预测:“2009年,中国模具行业的发展将遭遇拐点,几年来高速发展的势头将不再出现,而且极有可能出现模具界都不愿看到的行业负增长现象。”
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分析过于危言耸听,但实际上仔细想想,现如今多数制造行业的供应商已经感受到了订单的变化,原定的高速增长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能维持2007年的销售业绩已实属不易。从全球大环境来看,有国际人士甚至称“2009年将是全球经济大地震之年”,因为在世界经济史上,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三大危机相互碰撞,同时出现,还是第一次。美国一个次贷危机已使其经济增长放缓,美元贬值,工业开始衰退,何况三大危机的碰撞呢?而就在几天前,美国雷曼破产危机的出现,对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对于经济已经一体化的全球各国来说,谁敢保证能幸免于难?
虽说上述直接反映的是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但这势必会波及到制造行业。各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受外部经济影响而减少投资和订单,所有这些都将是制造业供应商不得不面对的窘境。对于发展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国外制造企业而言,早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面对危机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财力上应该都有所准备,但是对于起步不久的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模具制造企业来说或许就没这么简单了。
中国的模具制造作为一个产业起步的时间不算早,但是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也初具规模,并且涌现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模具制造企业,但是无可否认,对于整个中国模具制造业而言,这样的企业毕竟是少之又少,并不足以救市,整个中国模具行业的形势并不容乐观。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德普先生在其《中国模具工业的现状和发展》一文中曾指出中国模具落后的9个原因:
(1)总量供不应求,缺少中高档模具。
(2)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3)模具产品水平低于国际水平,生产周期却高于国际水平。
(4)开发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欠佳。
(5)国家对模具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6)人才严重不足,科研开发及技术攻关投入太少。
(7)工艺装备水平不高、配套性不好,利用率低。
(8)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程度低、协作能力差。
(9)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技术落后。对此,多数业内人士还是认同的,但发现问题不是关键,关键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未雨绸缪,方为上策。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中的严重问题。国务院也曾明确指出:要发挥整体优势和综合竞争力,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合作机制,创造性地工作。刘德普先生认为:面对即将来临的“经济冬天”,对制造企业来说必须准备过冬的“棉袄”和“粮食”。“棉袄”就是“创新”,“粮食”就是“资金”。在这严寒的冬天,将有一批企业“冻僵”,甚至“冻死”,这未必是坏事,让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或缺少竞争力的企业淘汰。增强一些企业抵抗力,加强了免疫力,促进了创新力,实现新的整合,新的结构,可能促使我们行业往一个新的高度发展,做到平时难以做到的革新。即中国特有的现象:“多难兴邦”。渡过难关,还是需要保驾护航的策略和措施的。
拐点的到来似乎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此一来,企业自身的修复完善固然重要,但仍显成色不足,如果能好好利用周围资源,合理利用外力,则抵御风险的能力必然大增。请相信事情总是相对的,最艰苦的时期往往也是下一轮快速发展的开始。(来源:中国机械网)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
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0.4 发展稳中向好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9
>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
>
行业发展趋势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