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目标确定推进农机化协调持续发展
2009年01月20日 14:2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2009年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发展目标确定:我国将实现农机总动力超过8.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30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业部将抓好农机化的六项重点工作,着力解决目前我国农机化“两高两低”、装备结构“三多三少”以及区域发展“三快三慢”等问题。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说,我国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虽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机装备总量增长
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大中型动力机械和配套农具保持较高增幅,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2008年全年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到8亿千瓦,比上年增长4%。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240万台,增长17%;小型拖拉机1660万台,增长2%,联合收割机71万台,增长12%;机动水稻插秧机20万台,增长28%。
在农机科技水平方面,我国的农机科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谷物联合收割机科技含量显著提高,高速机插秧、超级稻精准插秧技术,玉米、马铃薯、油菜联合收获技术等关键技术基本成熟,相关机具逐步实现批量生产。
棉花、花生、甘蔗等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高效植保、牧草生产和草场改良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研发取得新进展。
由于农机装备总量的增长以及农机科技水平提升,农机作业水平也再创新高。预计2008年机耕、机播、机收的总面积达到26.5亿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61.8%、35.3%、32%。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达到45%。
张桃林说,这是连续第5年增长水平超过1.5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全国水稻机收水平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玉米机收、水稻机插、油菜机收水平也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
“两高两低”格局将改观
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两高两低”的格局,即种植业较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较低。在种植业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
装备结构依然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此外,区域发展表现为“三快三慢”的趋势:平原地区快、丘陵山区慢,东部和北方快、西部和南方慢,旱地快、水田慢。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张桃林透露,我国将不断拓展农业机械化工作领域。在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升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既大力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又将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领域机械化水平。
张桃林透露,将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对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机具逐步更新淘汰,鼓励发展节油、节水、节肥、节种、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建立节约促发展的新机制,大力推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等节约与环保型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多措并举迎接挑战
为了实现2009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发展目标,张桃林要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也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信心,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趋利避害,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
据了解,2009年我国将大力培育农机化发展主体,积极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张桃林透露,今后将引导、培植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农机服务组织,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规范和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大力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积极推进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加强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提升农机化信息服务水平。
同时继续推进农机跨区作业,精心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部署开展“春耕”、“三夏”、“三秋”和冬季农业生产等重要机械化生产活动,及时搜集和发布农机作业市场需求信息。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用柴油供应,维护农机作业秩序。大力发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
张桃林透露,农业部还将扎实开展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农机化装备和技术。以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集成应用为目标,探索推广新机制,加大对示范区建设的投入。推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重点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和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等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
记者了解到,不断强化农机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农机化系统自身建设,认真实施农机化法律法规等也被列入2009年农业部的工作重点。(来源:中国机械网)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合格率均超99%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民用“三表”专项检查结果
·
福建省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第一批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发布
·
【图解】中外学者谈关税“冲击波”:美国仿制药市场或承压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
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综合景气指数100.4 发展稳中向好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9
>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
>
相关部门措施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