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关心:能否解决看病难
“我最担心的是这8500亿元能否落到实处?8500亿元真能解决普通老百姓目前的看病难吗?”上海霍特国际商学院黄浴宇表达了他的担忧。黄浴宇已在上海工作多年,收入不错,户口也已落在上海,并能享受医保等保障。在来上海工作之前,他曾经是一位在江西工作的基层医生。
“对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医疗资源极其匮乏,缺医院、缺医生、缺药物,没有一样不缺。即使在上海,这样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中山医院、瑞金医院……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病人为了看病往往都是凌晨起来就到医院去排队挂号,医院太少,医生也太少。8500亿元的投入,多少应该能增加一些医院和医生,希望老百姓看病不用再跟打仗似的。”黄浴宇对记者说。
在上海是看病辛苦,而在中小城市则是看病难了。我国几乎85%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一般的小病小痛还可以在当地医院解决,但是一旦生个大病就得往大城市大医院跑。“现在医院和医生的数量、质量都存在问题,而新医改方案中的5项改革措施中有两项指出,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这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黄浴宇认为。
由于黄浴宇有着曾经身为普通医生的经历,他所关注的还有公立医院的改革问题。“对于以药养医,我是深有体会啊。‘外科医生拿红包,内科医生靠开药’,这几乎是医界普遍的生存模式。公立医院倾向于开大处方,尤其是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其实抗生素不应被过多使用。但是由于抗生素的高利润,医院开得最多的就是抗生素。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了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增加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不管能做到何种程度,希望多少能够改变一些吧。”
最失望:未涉及医保全流通
吴科科,大学毕业不到两年,目前在山西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他对于新医改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让他感触最深的还是医保问题。大学毕业时,为医保没少操心。
“尽管5项改革措施中的第一项就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但是却没有提及任何关于各地医保流通的问题。”吴科科说,“其实,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流动人口最多、最频繁的国家,但是户籍制度却是最死的,而且医保跟着户籍走。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户籍制度也许不好解决,但是各地医保的流通应该解决。我们的医保费用都是上缴给国家,同一个中国,上海跟浙江之间有必要这么壁垒分明吗?”
说到这个,吴科科感叹:“我是浙江人,但是户口到了太原,医保也在太原。一旦出了太原,看病费用就要全部自费。去年生大病要动手术,我想回老家动手术,结果为了医保报销,我不得不在太原看,家里人只能大老远跑到太原来照顾我。”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人口的流动来促进国家的发展,但是医保、养老保险等却把人都绑住了。例如:有些老人愿意离开快节奏、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晚年到二三线城市去过更轻松的生活,但医保、养老保险使他们离不开。因此导致“想出的出不去、想进的进不来”,最终城市压力过大。
“同样都是公立医院、同样都是上缴医保费用给政府,为什么医保不能流通起来?目前的新医改方案没有涉及这个问题是我最失望的。”吴科科显得有些无奈。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