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农业成就:走向小康

2009年06月09日 14:56   来源:国际在线   

  吃饭问题,在中国曾经是一个大问题。龙永图1943年出生于中国中部城市长沙。他现在是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在中国是知名人物。回忆成长的经历,龙永图说,他这个年纪的中国人大都有过吃不饱的经历。

  “我们这代人挨过饿,有过很多艰难。(我们)吃不饱肚子,就煮南瓜来吃。所以最后一闻到南瓜的味道,我就感到反胃。”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在龙永图出生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再加上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影响,中国的农业生产凋敝,主要农产品严重短缺,加上战争不断,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1949年全国农民每人平均消费粮食只有180公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用三年时间进行了土地改革,把集中在地主手里的土地、农具、牧畜分给农民,这一政策得到农民的拥护,农业生产也因此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粮食和棉花产量都超过以往。1952年以后,中国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到了七十年代末,中国粮食、棉花的产量已比1952年增加了1倍以上。

  不过,虽然粮食产量有了如此巨大的增长,但由于人口急速增长,中国的农产品还是供不应求。安徽省池州市必胜村村民杨吉亮说,吃饭问题一直被视为村里的头等大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呢,粮食也是无法解决,野菜也(会被用来)充饥。”那时候,中国的耕地都是以村为单位统一经营管理,村民要统一参加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农民因此积极性不高。1978年底,安徽省小岗村的村民最先决定把集体所有的耕地分到农民手里自己耕种,结果当年的粮食产量就达到了此前10年年均产量的4倍。中国政府在1980年决定在全国农村推广小岗村的这种做法,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杨吉亮说,他的村子也推行了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八九十年代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农民的自主性增强了,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实际上就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据统计,1978年至1984年,中国农业产出平均每年保持了近8%的增长速度。从那以后,中国的粮食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超过5亿吨。

  中国国家粮食局负责粮食计划储备的官员刘冬竹女士说,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中国的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在粮食问题上始终坚持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的方针。近些年来,我国粮食消费总量与生产总量基本相当,粮食自给率均保持在95%以上。”

  为了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中国政府前些年还增加了对农民种粮、购置农机具等的直接补贴,到2007年中国政府对农民的补贴达到了600多亿元人民币。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扩大国家粮食、食用油、猪肉储备;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资金支持力度等,以保证农民增收。中国政府还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等政策,解决农村人口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此外,中国还从8年前开始逐步取消了农业税,到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从而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种田纳税的历史。这一措施每年可为农民减轻1300多亿元人民币的负担。

  在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农民比过去富裕了不少,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说起必胜村里现在的生活,杨吉亮乐得合不拢嘴。村民不仅用上了手机,还纷纷把昔日的砖瓦房建成了二层楼房,部分村民甚至还购买了小轿车。

  “现在是电灯、电话,包括楼房、交通工具、通讯设备全部改善了。”

  现在,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30倍。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了1500万以下。杨吉亮说,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的乡村道路、医疗保障、农民住房,包括农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

  与此同时,中国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也花了很大气力。这体现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现在,中国农业的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已超过60%;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的耕作方式也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

  根据中国政府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目前,中国政府和人民正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梁丽霞)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