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强:“那28天半,几乎是睡在生产线上,累了就铺张报纸休息一会。这是一个“奇迹”,如果按照正常的工作效率,这件事需要3个月。”
在娃哈哈的发展史上,1991年兼并罐头厂是“小鱼吃大鱼”的经典案例,现任娃哈哈集团食品公司三车间的副主任陈刚强有幸经历了当时的全过程。
当时的娃哈哈还叫“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只有100多名员工,员工数量是原罐头厂的十分之一。而罐头厂曾经效益很好,是杭州市创外汇的前三名,生产的“梅林罐头”全国有名。面对要被兼并的状况,罐头厂的许多员工们思想上通不过,不愿意被一个比自己小得多的厂兼并。在兼并之前,罐头厂召开了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不同意被兼并。陈刚强当时是罐头厂工会的支部委员,据他当时了解到的情况,会议极有可能通不过兼并方案。
就在开会之前,宗庆后要求列席会议并发言。下面罐头厂的许多员工都商量好了,要把宗庆后从会场“哄出去”。而宗庆后在当时杭州市一名领导的陪同下进入会场后,却以一番话将局面完全扭转。宗庆后谈到了许多很实在的问题,比如兼并之后的前景会怎么样,工人会得到什么实质的利益。
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想象,员工们被宗庆后“反客为主”的发言感动了,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陈刚强说,从那一天开始,他就对这个新老板特别佩服。掌声意味着兼并事项的顺利通过,“小鱼吃大鱼”实现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新公司面临的最紧要的事就是迅速进入生产。陈刚强还准确地记得第一条生产线拉起的时间———28天半,就是在原罐头厂车间的二楼。这是一个“奇迹”,因为如果按照正常的工作效率,这件事需要3个月。陈刚强说,那28天半,他几乎是睡在生产线上,累了就铺张报纸休息一会。
第一条生产线是营养液,当时只有13台机器,陈刚强有幸成为第一批营养液下线时的二车间主任。第二个月陈刚强当月拿了370元的奖金,下面工人的奖金也都在300元左右,给全厂树立了榜样。这下子,所有员工心里的疙瘩彻底解开,因为宗庆后当时的发言兑现了,员工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老板的感情自然联系在了一起。3个月之后,原本亏损4000万元的罐头厂取得了赢利,这就是著名的“百日扭亏”事件。
在兼并罐头厂1年后,单位造的第一批房子开始分给员工,陈刚强分到了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而之前,他的家只有17平方米,连厕所都没有。而现在,他已经住上了140平方米的大房子了。
(责任编辑:施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