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钒,娃哈哈计算机中心开发设计专业副主管
娃哈哈“工龄”:7年
2000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李钒进入娃哈哈计算机中心工作,现今已经是计算机中心开发设计室的专业副主管。前两三年,他做的工作是一边维护,一边开发,曾编写过大桶水运输模块的系统,童装项目仓库、销售系统等。
要编写这些系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难的是李钒必须深入到业务部门去学习该部门的业务知识,比如说要做大桶水运输模块的系统,业务部门提出相关的业务需求后,他几乎每天就要去运输部门驻扎,直到他完全掌握业务部门的具体需求,将实际的业务抽化成一个个具体的模型为止。他主导的门户系统,不仅让经销商可以查到货物的发货状态,还可以让物流查到是否有货要发,发到哪里,有没有及时发货,计算机中心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娃哈哈相关业务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2006年李钒开发了饮用水公司的新系统,由于新系统包含了公司业务的所有模块,较为复杂,为保证顺利过渡,李钒建议上线时新老系统并行一周。这一周很累人,所有人都几乎天天忙到半夜。一周下来,运行顺畅,李钒才松了一口气。
李钒认为2004年是自己进步最快的一年。那一年,他加入公司ERP项目组,作为运输排程与计划组的IT骨干,他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工作的压力与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在项目上线的那段时间,李钒天天守在运输公司。上线那天是最紧张的,新系统如果生成不了发货单,第二天所有分公司的发货都将受阻。那天李钒忙了一个通宵后,第二天继续上班到深夜,持续三十多个小时未合眼。“第一天夜里业务出了点问题,虽然后来问题解决了,但第二天不放心,人不敢走,一直盯着。”李钒说。
在娃哈哈工作7年,李钒在娃哈哈公司中真正成为了一个“IT人”。但是,李钒也有着“IT人”自己的苦恼,比如说,在埋头工作之余发现自己的视野不够开阔,似乎视线从未跳出过娃哈哈公司,这使得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有些疲于应付。但他依然乐于在娃哈哈这个“大家庭”辛勤工作着,“如果没有意外,肯定要干到退休!”他笑着说。
(责任编辑:施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