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集团工会主席丁培玲

在娃哈哈的大家庭中,现任集团工会主席的丁培玲扮演着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的角色。
在娃哈哈的大家庭中,现任集团工会主席的丁培玲扮演着“分糖者”的角色。丁培玲说,整个公司崇尚一种风气:工作努力干,其他的公司会给你解决,只要出了成绩,福利待遇都没问题。“这就像小孩子表现得好,爸爸妈妈肯定会奖励糖吃。”
不仅如此,要想留住人才,就要替他解决后顾之忧。21年来,娃哈哈在杭州给员工解决了超过1000套的住房。每到年末,公司给员工发补贴的数额达到上千万元。
外来青工宿舍有空调
在当地有名的万家花园小区,里面就住着130户娃哈哈的员工,所有买房的员工都享受了公司的货币补贴。杭州的房价不比北京低,对于新加入娃哈哈的大学生来说,买房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就连租房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丁培玲介绍,公司给新人统一安排了集体宿舍。对于一些已经成家的,公司还有一批过渡房,等有了房源的时候再根本解决。目前为止,2004年来的大学生基本都分到房子了。
分房子其实是一个很难缠的工作,包括房屋的面积、新旧程度、交通便利程度等都得考虑,丁培玲要做的,就是让大家基本都满意。今年夏天,杭州连续60天高温,公司给外来青工的宿舍安装了100多个空调,员工休息的环境好了,自然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上阵不怕父子兵
能进娃哈哈的团队,在当地很多人看来是“有面子”的工作,这也造就了娃哈哈的一大批“父子兵”。丁培玲说,公司每年都会招聘新人,在同等的条件下,老员工的子女会优先录取。
有的员工子女到了上学的年龄,集团外联部每年都会统一汇总,尽量把这批孩子送到教学质量好的学校。放暑假的时候,有的员工因为忙没时间照顾孩子,集团还帮忙联系学校,把孩子们送到假期班。这么细小的问题,都能在员工提出之前得到解决。“我们的员工时刻感觉到,有困难找公司,都会得到解决。”丁培玲说,其实各个分公司的工会都会调查员工的家庭、生活情况,对于一些突遇困难的,分公司都会募捐予以帮助。
住房、上学、工作,一般人眼中的这三件大事,在娃哈哈都能解决。好多员工说,他们表示感激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岗位上尽心地工作。其实除了这些,娃哈哈的员工还能享受一项特殊的休假旅游。公司给的假期一般为7到9天,要旅游的员工还能得到3000元的补贴。“今年还有人去了特别偏远的地区,那地方我都没听说过。”丁培玲开玩笑说。
持股数量按年考核
娃哈哈实行的是“全员持股”,员工的收入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工资、奖金和年底分红,普通员工“年底分红都能拿四五万元”。
但娃哈哈的“全员持股”绝不是大锅饭,会根据员工的业绩进行不同的评级。工作努力的员工,年底持股的数量会增加,收入也因此提高。按照宗庆后的观点,压力不能只在他一个人身上,他就是要把所有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我们不存在进入娃哈哈时的身份差异,制度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丁培玲说,目前在娃哈哈就有一批骨干是外地青工,他们在持股数量、关键岗位方面享受同样的待遇,他们中间干得最好的现在已经是分公司总经理、省级经理,车间主任这样的科级干部更是非常多。
“娃哈哈是一个培养人才的舞台”
高管看娃哈哈
在丁培玲眼里,娃哈哈是一个培养人才的舞台,她本人就有这样的经历。丁培玲1993年出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当时销售队伍只有30多个人,而之前她没有一点销售经验。她害怕自己一下子承担不了工作,宗庆后鼓励她说,你只要勤奋地学,工作可以拿下。
老板这么信任,丁培玲自然全力以赴。在她任职期间,娃哈哈的销售额由几个亿发展到了60个亿。
“如果不在娃哈哈,我可能不会有今年的成就。在这个平台上,我发挥出了自己能力的极限。”丁培玲坦言。
娃哈哈的员工不会按资排辈,新员工中只要发现优秀的苗头,公司会大胆地提拔,给你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且目前娃哈哈还在不断地壮大,对新人来说机会有的是。当然了,要保持团队的“狼性”,公司也会实行末位淘汰,始终让团队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
企业发展到这一步,丁培玲也会时常停下来想一想。她说,企业的信条和准则不会改变,但要让新人也融入娃哈哈的企业文化,还需要一个再教育的过程。随着时代和企业的发展,娃哈哈肯定还会不断地改进。
(责任编辑:施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