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是要提高农村"造血功能"

2009年03月04日 18: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张元缘)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先生今天做客中国经济网,在接受本网独家采访时宗庆后表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从长远来看,要改变目前的“三农”政策。光是贴钱扶持一下不行,更重要的是要使得农村有“造血功能”。

    宗庆后在回答中经网网友关于“三农”问题时表示,中国的土地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供应老百姓是供大于求。“三农”问题,要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做农民,收入比做工人要高才会有人愿意当农民,让农民能够通过辛勤劳动而致富。为此,应该把农产品价格放开,要回归它的合理价值。

    首先,要在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来对待农业。因为农民的信息不对称,今年种蔬菜,什么菜好卖呢?价格高呢?明年大家都去种了,结果卖不出去了,又亏损了。所以要知道种什么东西,现在不应该一味鼓励多种。目前政府存在一味鼓励多种粮食的现象,粮食卖不掉,又鼓励进行收购,收购完又坏掉了。所以应该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多少种多少,保持价值的稳定。比如我们小学读书的时候,美国资本家把牛奶、面包倒到大海里去。当时想想这么傻,现在做生意就知道了,要稳定价格,不倒掉,就供大于求,需要保持一定供应量,所以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对于农民,科技要下乡,原来亩产是几百斤粮食,现在是两千斤粮食,花同样的劳动和成本,几百斤的粮食收入肯定不行。所以要让科技下乡。另外,要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包括农村的城市化,这也是国家的必经之路。目前来讲,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向大城市,但最后不能彻底转移,因为呆两年后就回去了,在城市呆不下去,住房解决不了,户籍解决不了,在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了。另外,大城市当中需要很多外来工,收入比较稳定,生活还可以。做了七八年也需要回去讨老婆、生儿子,这种情况非常可惜。这两年还有廉租房,但大部分做不到。去年我就开始建议工业下乡,把工厂做到乡下,这样才能解决农民就业的问题。因为上完班,礼拜六、礼拜天就能回家了,从而更拉动了消费。 

    所以,解决农业的问题,从长远来看,现在要改变目前的“三农”政策。以前光是贴钱扶持一下,现在要有造血功能,促进这个问题的解决。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