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打造饮料王国的第一品牌

2009年03月05日 13:25   来源:中国食品商务网   
    “娃哈哈为消费者提供的是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仍然像以往这样忙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娃哈哈品牌的内涵。

    “什么产品是中国老百姓最需要的?什么样的产品老百姓买得起?什么口味老百姓最喜欢?怎样才能使老百姓最满意?”始终是娃哈哈开发产品时最关注的问题。宗庆后认为,要生产真正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做大众化品牌;确立起娃哈哈代表健康、快乐的形象,让娃哈哈产品遍布全国各地,消费者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得见、买得到而且消费得起,真正做到“想消费者之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一个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是具有巨大市场号召力的。

    谈到企业品牌与城市品牌之间的关系,宗庆后颇为动情地说,娃哈哈是在杭州这座城市成长起来的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杭州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同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娃哈哈也成为杭州的一张名片,为城市品牌增光添彩,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娃哈哈品牌出自这座生活品质之城!

    今年以来,尽管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娃哈哈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还逆势上扬,一路飘红。宗庆后拿出报表,向记者报了几个最新数据:1—11月净销售收入增长34.36%,税后利润增长46.26%!宗庆后说:“我们潜心发展,坚持做足、做强饮料食品主业,使企业根基稳固,没有通常的泡沫,因而成功规避了世界经济风波的影响,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明年,娃哈哈销售额将争取突破500亿元,力争用3—5年的时间,达到1000亿元的年销售规模。”宗庆后透露了娃哈哈的发展目标,娃哈哈还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把“娃哈哈”发展成一流的世界品牌。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娃哈哈逆势飘红,今年各项指标仍保持30%以上的强劲增长,全年销售额将达330亿元,利润50亿元。

    根据饮料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饮料十强数据中,娃哈哈的各项指标超过了其余9强的总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以企业资金利税率和负债情况的24项指标为依据,娃哈哈的竞争力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的第51位。

    近期的娃哈哈集团销售大会更是振奋人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娃哈哈经销商踊跃预交销售保证金,2009年保证金已超过70亿元。这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娃哈哈的市场销售和今后发展充满信心!由此,娃哈哈在这次会上落实的2009年销售任务就超过了350亿元。

    当不少企业都缩减投资、畏首畏尾时,娃哈哈今年又投资60亿元,新上马90多条生产线!

    娃哈哈,这个书写了21年的中国饮料王国的神话,如飞龙在天,再续传奇。

    (一)

    为创造中国人自己的饮料业第一品牌,21年来娃哈哈的拼搏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在风起云涌的历史变革时期,多少企业名噪一时,又有多少企业雨打风吹去。近30年来,中国的“饮料大战”一刻也没有停息,曾经在中国市场上叱咤一时的众多饮料品牌,如今大多已销声匿迹。在当年走街穿巷推销营养保健品时,宗庆后就给自己今后的企业设定了目标:打造行业的优秀品牌!

    从校办小厂到兼并2000多人的国有企业杭州罐头食品厂,成为“小鱼吃大鱼”的典范;从单一的儿童营养液扩展到包括含乳饮料、瓶装水在内的三大系列,再到自主研发非常可乐、营养快线;从进军涪陵,“西进北上”实施“销地产”战略,到走出国门,拓展欧美市场……娃哈哈的品牌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一次次升华,一次次缔造了中国饮料业的神话。

    在市场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娃哈哈,经历过经济下滑、市场疲软的特殊时期,遇到过宏观调控、经济紧缩政策,曾经遭受不正当市场竞争,又面临同业低价竞争的困境,娃哈哈始终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娃哈哈经济发展不仅以快著称,而且发展质量很好。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年利润从当初的十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超过50亿!

    创业20余年来,娃哈哈连续十年稳居中国饮料行业龙头地位,五次上榜“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就是靠着售价一两元钱的饮料,娃哈哈成为中国“人人买得起”的大众化品牌。在为中国老百姓带来丰富多彩的饮品同时,娃哈哈也与中石化、国电公司等“巨无霸”一起荣登中国名企排行榜。“中国驰名商标”、“中国100个最具价值消费品牌”、“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娃哈哈获得一项项荣誉,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二)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突如其来。不过,娃哈哈早有准备。

    与以往不同,今天的创业环境所面对的,不再是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不再是“大量的”资源供给和“宽松的”环境条件,也不再是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时代。有效地推进全面的创业和创新,必须转变发展理念,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后工业化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娃哈哈又一次走在前面。

    别小看这小小的饮料,这背后却凝聚着多少技术含量和创新成果。口味的调配、瓶罐的造型、分量的多少,乃至标签的色调,都可能决定市场成败。在娃哈哈市场部会议室里,整整一面墙的橱柜里堆放着数以千计的饮料瓶,造型各异,品牌不一,有国产的,更有不少打着各种外文标志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宗庆后认为,只有在充分掌握市场形势、研究竞争对手的基础上,才有了自主创新的发展空间。

    从儿童营养液、果奶、非常可乐,到营养快线、爽歪歪、呦呦奶咖,这些高附加值创新产品的推出,使娃哈哈产品结构不断提升,引领行业潮流;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强大工程技术力量,自行设计制造设备模具,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了新跨越;首创“联销体制度”,实施“全国一盘棋”,使娃哈哈产品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各地柜台上。

    娃哈哈每年都研发储备20-30个新产品项目,根据市场情况或推出或调整,新产品对销售贡献率和对利润贡献率已达到40%以上。今年仅营养快线销售额就超过60亿元!近日,娃哈哈又有两个新产品——Hello-C柠檬、啤儿茶爽投放上市,引发市场热捧。

    超前的质量理念,先进的检测设备,保证了卓越的产品品质,使娃哈哈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饮料品牌;纯净水、含乳饮料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连年居同类第一。

    (三)

    好的企业,好的品牌,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名片效应”。

    娃哈哈以雄厚的品牌优势和资金实力,使外地合作项目建一个,赢一片,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目前,娃哈哈外地分公司的各项经济指标在整个集团公司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量、利税、利润、资产所占比例均达一半以上。如涪陵公司已成为西部最大的饮料生产基地,是重庆当地创税大户,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之列。

    经济学家对娃哈哈的强势销售有过评说。他们认为,中国有一批模仿娃哈哈的企业之所以不能像娃哈哈那样成功,关键在于这些企业关注“利‘大于关注’人”。许多经销商与娃哈哈合作了20年而矢志不渝,有的因此而成为“亿元户”。娃哈哈与经销商之间这种长达20余年的忠诚度,主要靠两点维系;一是信誉,二是要让经销商真正赚到钱。“这也是我们娃哈哈的品牌效应!”宗庆后说。

    这也就不难解释娃哈哈集团销售大会上的热烈场面。本年度娃哈哈集团销售大会上,经销商一如既往踊跃预交销售保证金,2009年保证金已超过70亿元,充分说明大家对娃哈哈发景前途的信心!当许多工业企业受困于资金链紧缩、举步维艰时,娃哈哈现金流状况良好,目前不仅继续保持零贷款,而且现金存款达到100多亿元。

    尽管国际经济气候阴霾密布,娃哈哈却加快了开拓市场的步伐。今年又投资60亿元,新上马90多条生产线。“危机同时蕴含着机遇,危机会促进行业洗牌,淘汰一批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同时为大企业让出市场份额。”宗庆后满怀信心地表示,娃哈哈今年已着手在东南亚、欧美的投资考察,将进一步加强外销力度,开拓国际市场。

    1987年娃哈哈的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创始人宗庆后带领2名退休教师,凭借14万元借款,开始创业之路。

    1988年与浙江医科大学营养学系合作,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支“儿童营养液”。随后,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一炮打响,掘得第一桶金。

    1990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1991年只有100多人的娃哈哈儿童营养食品厂兼并了2000多人的国有企业杭州罐头食品厂,成立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小鱼吃大鱼”的兼并举措,在经济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使娃哈哈声名鹊起。

    1992年在元旦开展的“果奶免费大赠送”促销活动中,几十万瓶果奶在发放点被抢一空,在杭城引起轰动,一举打开了果奶市场。

    1993年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下沙生产基地举行开工仪式,从此拉开了“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的二次创业历程。

    1994年响应国家“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建设”的号召,在重庆涪陵三家受淹特困企业的基础上成立首家娃哈哈外地公司,跨出了娃哈哈“西进北上”的第一步。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香港百富勤共同投资组建的五家合资公司,在浙江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合资引进了4500万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娃哈哈的发展。

    1996年引进国外“太空水”概念,采用先进的二级反渗透技术和臭氧杀菌工艺,开发出安全、卫生的娃哈哈纯净水,掀起了一场饮水革命。

    1998年在对原浆经过上千次的试验和改进,成功开发了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几年后,非常可乐与“两乐”形成鼎立之势,粉碎了“洋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

    1998年娃哈哈产量、销量、利税、利润各项经济指标首次超过竞争对手,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开始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1999年杭州市上城区政府批复同意娃哈哈集团公司职工持股实施方案。通过改制,娃哈哈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

    2002年娃哈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进军童装业,在全国开设了800家童装专卖店,迈出了跨行业经营和多元化发展的第一步。

    2003年娃哈哈实现销售超100亿元,瓶装饮用水产销量达到202万吨,超过世界排名第一的达能集团,成为新的世界“水冠军”。

    2004年公司召开四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提出“营业收入1000亿元”的“三次创业”目标,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娃哈哈从中国走向世界。

    2005年娃哈哈自主开发的营养快线,以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席卷整个饮料市场,创下上市当年实现销售近8亿的奇迹,打开了新一轮产品创新的序幕。

    2006年继科委分析中心认定为国家级实验室后,公司技术中心通过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审,为娃哈哈卓越品质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到2007年娃哈哈通过“西进北上”战略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40多个生产基地,100多家合资和控股子公司,拥有200多条世界一流的全自动生产线。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十佳民营企业杰出发展奖”出炉,娃哈哈榜上有名。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