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4日讯(记者 李雨思 实习生 罗静)从今年6月份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考察,钢铁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被提升到突出位置。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新创今天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业结构调整是目前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李新创表示,钢铁工业面对的问题当中,比较严重的是产能过剩,但还存在一些盲目扩大规模的倾向。"去年年底钢铁产量是6.6亿吨,但是从目前,特别是今年6-7月份的产量来看,单位产量推算到全年都超过6亿吨"。结构调整是目前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今后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另外,虽然钢铁行业的产量保持高位,但是行业的结构矛盾比较突出。首先是落后产能比较多,主要是环保、能耗方面不达标,小企业问题突出,大企业也存在这个问题。第二,产品结构失衡。过去十多年以来,大多数企业过多地发展板材,造成板材的阶段性过剩。"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程来看,发展板材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超过市场的需求,就会造成像目前大中型企业的困难状况。"
李新创表示,针对结构调整有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在投资方面更加注意清洁生产。第二,要掌握好板带比的关系,使其适合中国国情。鉴于存在阶段性的板材过剩,钢铁企业要努力开拓以板带销售为主的钢结构市场。因为钢铁工业总体来讲还是要面对量大面广的建筑领域,要更多地开发钢结构,带动现有板带先进产能的发展。国家要鼓励钢结构的发展,比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地使用钢结构,可以有效解决板带结构失衡的状况。
李新创最后总结说,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要做到三点:第一,要加快发展绿色钢铁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第二,结构调整要真正打破地域间的壁垒,实现跨地区的联合重组,提高集中度;第二,努力开拓板带的应用领域。
(责任编辑:裴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