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输入法和腾讯拼音输入法都实行免费,都涉及品牌和商誉,这是共同点;主要差异点在于,搜狗输入法加载广告,腾讯拼音输入法无广告。因此可以大致认为,诉讼包含商业软件对公益软件利益矛盾的成分。
    依靠QQ的巨大用户量向互联网各个领域不断“渗透”的腾讯,正遭遇其他业内公司的阻击。 11月16日,搜狗诉腾讯拼音输入法侵权案在北京二中院公开审理。而在3天前,腾讯公司以不正当竞争起诉搜狐旗下两家公司,索赔金额达2000万元。从诉讼金额和双方企业背景来看,腾讯与搜狐之间的输入法之战堪称中国输入法“第一案”。
  小调查

  网友互动
  *发言最多2000字符)      查看更多留言  
  
  事件追踪
    16日,搜狐旗下搜狗公司诉腾讯QQ拼音输入法不正当竞争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而13日,腾讯公司以同样理由起诉搜狐旗下两家公司的案子也被受理。腾讯与搜狐之间的输入法之争瞬间升级,这起堪称中国输入法第一案的事件引人关注。
  双方观点
    搜狗输入法和QQ输入法,都有着较快的输入速度,在中文电脑用户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两种输入法的权利人却打起了一场反不正当竞争诉讼。对于本案双方各有观点。
  侵权案焦点解析

互诉究竟为那般

搜狗:腾讯不正当竞争

搜狗方面表示,腾讯不仅对QQ拼音输入法进行了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且在用户下载、使用QQ拼音输入法软件的同时,采取诱导、欺骗的方法,直接删除网络用户终端的搜狗拼音输入法软件的快捷方式,客观上阻止了网络用户同时使用原告的搜狗拼音输入法软件。

腾讯:搜狗误导用户

腾讯称,搜狗在开发、运营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过程中实施了多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利益。[详细]

争论焦点为何是输入法? 

任何时候网民的需求都是多元化的,惟一不变的是他们都会在线上。而这个时候,小小的输入法所展现的价值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截至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 亿,国内网民数量稳居世界第一。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对应上网用户直接需求的工具软件——输入法,引发腾讯与搜狐兵戎相见,也就不足为怪了。

[详细]

事件背后:互联网行业需要竞争标准

腾讯与搜狐在拼音输入法上“正碰”,再次凸显互联网良性竞争的脆弱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不完全是因为产品功能的重叠,而导致双方剑拔弩张。而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一贯以来在竞争方面没有形成自律习惯。

另外业内对互联网企业竞争中的另一种常用的手段表示极为担心。由于互联网网站均有着某种程度的天然媒体属性。此次诉讼事件的当事双方,搜狐和腾在拼音案纠纷发生之后,双方都开足马力,在自己的网站上造势,以影响网民的情绪、争取网民的倾向性。[详细]

  近期互联网诉讼案一览

2009年11月13日

搜狐因盗播遭央视电影频道正式起诉,双方经多次和解未果,该版权纠纷将于11月17日下午在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索赔金额高达6位数。

2009年10月28日

迅雷CEO邹胜龙、首席运营官罗为民怒斥对方为“虚假联盟”,并总结了对方“十大罪状”。此前还宣布起诉搜狐。

2009年9月25日

畅游向法院提交诉讼标的追加申请,新的诉讼请求除要求麒麟网停止运营《成吉思汗》游戏外,还把向被告麒麟网的侵权索赔金额提高至1906.3万。

2009年9月17日

就在搜狐、激动网等起诉优酷网盗版侵权后第三天,优酷网正式起诉搜狐网严重侵犯版权和名誉权,并已在海淀法院提请诉讼。

2009年9月15日

搜狐等公司创建“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并宣布将向优酷等涉嫌盗版的网站发起新一轮诉讼。其中仅优酷网一家,所遭索赔金额就高达5000万到1亿元。

2009年7月8日

搜狐畅游对麒麟网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发起诉讼,索赔1元,但保留高额侵权赔偿的权利

  业内反映
  相关评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