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契机
2008年11月18日 13:53
来源:新华网
孟华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外部市场需求大幅减弱,对制造业影响首当其冲。日前在天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制造业管理论坛中,参会企业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制造业企业不应过多抱怨外部环境,而更需要“积极自救”的思维模式。面对危机积极反思企业问题,迅速做出战略调整;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同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获得拓展发展新空间。
冷静反思问题 迅速调整战略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外部需求减弱,创造效益越来越困难,制造业产能面临重新调整。冷静地正视危机,迅速调整企业战略应对危机成为很多优秀企业的选择。
爱波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谢克俭表示,企业首先需要反思战略方向,在财务和成本上进行调整,尽可能减少库存释放现金,消除浪费,收缩不创造价值的活动,为未来的生存做好准备。在这些调整的基础上寻找战略机会。
邦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动力总成是专门为丰田工厂配套的跨国公司,北方区总经理冯成玉表示,应对危机公司成立了全球性的由高层管理机构组成的应对小组,形成了三方面指令。首先重视影响,快速调整;第二积极心态应对,加大研发力量;第三,在危机中识别新的机会。欧美市场萎缩后出口降低,丰田调整其全球销售计划,在中国销售额目标下降10%,这是丰田在中国第一次销售额下降的调整,对此邦迪迅速调整生产计划,避免现实的浪费。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JAC大学校长康易成介绍,江淮汽车集团应对危机积极反思战略方向,找出在战略执行上的问题;同时,实行财务从紧的政策,重新梳理年初的预算压缩各种费用,第三大幅压缩人力资源精兵简政。
企业专家表示,危机暴露出我国制造业存在基础管理粗放以及战略规划短视的现象,目前是需要冷静审视的时候了。
日本平山有限公司丰田生产技术顾问林田博光表示,有危机时才会有强大的制造业,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产生的。目前制造业企业面临共同的现象是市场需求小,因此,如何保存实力,有效安排剩余人员,提高生产效益是最重要的。而中国制造业生产方式中浪费太多了,应该需要反思。
康易成表示,这次危机到来,首先暴露出一些企业基础管理的缺失和弱化,在这样的时刻更应该静下心来,进行基础管理的补课。比如精益管理是企业生产的好的方法,然而很多企业做不到位,浪费大成本大,这样本来利润低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做下去。如果企业从一开始就将基础管理细化,就能比较从容应对危机。
第二,企业战略存在问题。很多企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能企划未来,企业应该不断能够预测未来问题和做出应对准备,危机面前有预应能力,就不会手忙脚乱。
苦练内功 加大自主创新精益管理
被访企业认为,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好的企业不断创新生产研发,提升管理模式,增加人才储备,竞争优势就会充分体现,而只靠低成本扩张的企业很快就被淘汰掉,这样合理的有序的制造业经济秩序才能建立。因此,企业需要练好内功,才能更加适应环境变化。
爱波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艳指出,当前这种大的危机形势下,推行精益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第一精益管理是自救的思维模式。当年丰田摆脱危机主要靠自救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流程优化,避免浪费,极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创造价值,当市场萎缩后采取内部挖潜,避免浪费增加利润提高效益,对所有企业不论制造业和服务业都非常必要。
浙江较大的民营企业盾安阀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表介绍,金融危机来临,对浙江的中小家族式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更大。仅几个月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今年10月份电解铜由6万元一吨下降到三万元一吨,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带来产品降价,加上市场对降价的预期,很多产品卖不出去,库存压力加大,一些企业因此而倒闭。正是由于公司较早地发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推行精益化管理改革,有效地规避了众多企业面临的危机。
他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虽然企业订单还好,但随着房价下跌,有些产品没有适销对路,逐渐发现企业库存品开始增多,企业管理层下定决心,从管理上彻底改变这一问题,积极推进精益生产,加大了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库存大幅降低。今年6月到10月库存下降了40%,正好解决了金融危机造成原料价格下跌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对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我们不怕外部环境的变化。”
很多被访企业表示,金融危机实际上对有些制造业企业影响很小,这些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拥有核心技术。即使欧美中国市场有所变化,但增值的核心技术是不可取代的,因此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生命力就强。
中国工业工程学会会长、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齐二石认为,目前,尽管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有所提高,但在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研发投入总体不足,缺乏世界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亟待提升。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与新兴市场国家也有一定差距。根据韩国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07年韩中公司在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差距为3.8年,韩中制造公司技术差距最大的是钢铁和纺织业领域,韩国领先中国4.1年,而在电子领域,两国公司之间的差距为3.4年。
政策机遇、国际产业转移机遇
危机背后意味着机遇。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分析,在这次危机中,优秀的企业能够快速抓住危机背后的机遇,其中需要密切关注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机会以及由危机造成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首先,国家实行了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出台了拉动内需的十项措施,一方面缓解了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为企业打开了市场。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西方国家的制造业不景气,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全球制造业将重新布局,在生存和利润的压力下,西方国家制造业将加速向亚太新兴市场转移,这势必推进中国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结构的优化。
王建表表示,国家拉动内需增加投资的政策,更多地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从生产型增值税调整到消费型增值税后,以前企业投资好的设备资金负担较大,现在税收可以抵扣一部分成本,这样企业投资的意愿加大。另外,农村市场为最近我国发展重点,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很多生产材料,我们企业的很多产品在农村改造中打开市场。
冯成玉指出,拉动内需政策支持毫无疑问会加大企业投资的力度,我们可以从国外将生产线快速移到中国,同时将核心业务研发中心的总部移到中国,推进核心技术的转移也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
他表示,税收减免和设备减税可以节省一些资金投入,17%的设备税可以减免或者抵扣一些税收,这样公司在作项目分析的时候,很容易得到董事会的批准,对于国内战略转移是很大的促进。同时,汽车行业竞争力体现在研发上,以前研发重心在欧美,目前借着这个机会将研发调整到中国来,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启动这个战略调整已经是时候了。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提示 警惕产气荚膜梭菌污染
·
去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化肥质量违法案件3260件
·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3项电气继电器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铁路五一假期运输收官 累计发送旅客1.51亿人次
·
公积金贷款利率再降!张波:已处于历史低位
·
合格率均超99%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民用“三表”专项检查结果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9
>
轻工业振兴规划
>
轻工业自救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