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我国实现奶业现代化尚需多方努力
2009年01月16日 14:08
来源:新华网
熊琳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吃货”的世界
· [
食品
]
月饼税再掀波澜或刺激企业“合理”避税
· [
房产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将开工 108层510米
· [
电子
]
央行如期发放二批支付牌照 13家企业获牌
· [
产业
]
中国400位富豪身家接近全国居民储蓄1/10
· [
产业
]
47号公告"真身"面世:无关个税 锁定楼市
· [
房产
]
恒大被曝违规大范围内部认购员工七折购房
宝马版变形金刚!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将建设现代奶业作为总目标。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是现代奶业的重要标志,我国实现奶业现代化尚需多方努力。
“规模化、信 息化、标准化是现代奶业的重要标志。”黑龙江省乳业生物工程实验室主任刘宁表示,乳品生产企业在奶牛养殖以及乳制品生产方面都需要尽快形成规模优势。《纲要》提出到2011年10月底之前,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奶牛比重提高到30%,乳制品生产企业基地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比例达到70%以上。这些目标都与“规模化”息息相关。原料奶充足是保证奶业顺利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当企业规模化生产后,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引进检测设备并实施检测手段,以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此外,及时公布行业内相关信息以及对乳制品生产全过程制定统一协调的标准等措施,都是力促现代奶业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方式。
实现奶业现代化非一日之功,需要切实加强政府监管,严格实行企业、行业自律以及进行广泛的新闻舆论监督。刘宁表示,《纲要》提出到2011年力争使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60%,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接近5.5吨。这一目标的达成还需面向奶农开展养殖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而完成这一素质提升则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协作,并且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产业专题
·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推动中国
企业家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
·
何小鹏:未来20年内飞行汽车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
·
叶国富接过永辉方向盘
本网专稿
·
【图解】2025年防治碘缺乏病日:“碘”亮智慧人生,共享健康生活
·
1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7亿元 同比增长5.3%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即将开馆试运营 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
·
稻香千里引客来
·
乡村变身打卡地
·
小长假激发消费新活力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9
>
轻工业振兴规划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地带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