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区行] 印象井冈山:红绿交相辉映

2009年08月25日 11:26   来源:农民日报   

  从北京到井冈山,要坐20个小时的火车。20个小时,带着朝圣的心情,期盼着早些到达“中国革命的摇篮”。8月22日上午,踏上井冈山这片土地的瞬间,遥望群山葱茏,满眼青翠,100名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身着红色T恤融入其中,让红的更红,绿的更绿。

  一天的参观采访下来,对记者而言,红与绿不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力,他们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层的意义。

  参观毛泽东旧居,统一着红军服走红军挑粮小道,观看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满满的行程让大家在一天里,数次以不同的方式重温那段火红的历史,并铭记于心: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同志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决定放弃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长沙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放弃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于是经过三湾改编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除了位于农村,农产品丰富,解决了部队的粮草问题,群众基础好外,更重要是它位于湘赣边界,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保存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两年在时间的长河中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却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自此,“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同时也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给后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

  郭沫若同志曾经说过“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的确,记者在井冈山看到的不仅有“红色文化”,还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植被。正是这红与绿的交相辉映才支撑起今时井冈山繁荣的旅游业。“我们第一次来井冈山是慕名而来,想让孩子学习艰苦奋斗精神,来了之后发现这里青山秀水,自然环境很好,以后每年都带着家里人到这里度假。”来自南昌的一位游客说道。

  “天街”数不清的商铺里,纪念品已是琳琅满目,但是摆在最外面的,永远是井冈山革命纪念品。道路两旁的“农家乐”鳞次栉比,虽然“农家乐”的外墙或者招牌上的内容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会写上“红米饭”和“南瓜汤”,这不禁唤起保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那首“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