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长春"眼里的新长春 数长春住房60年巨变

2009年08月24日 13:31   来源:搜房网   

  有人说,看一个城市变化,就看这个城市的建筑。这话很有道理,果戈里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我想,住房作为建筑的主要或基础部分,更能反映城市的变化。今年是建国60周年,要了解长春60年巨变,那就看看60年长春住房的巨变吧。

  20世纪50年代:

  房子很简陋,没有上下水,没有暖气、煤气,没有单独厨房、厕所,更不用说客厅了。

  说起长春60年的房子巨变,在长春生活了60年的我,应算一个"资深"见证人。长春1948年解放,那年我出生在东天街的一个平房里。1956年,我上小学时,全家搬到了四道街毛家大院。那时大杂院的房子,清一色的青砖房。房子很简陋,没有上下水,没有暖气、煤气,没有单独厨房、厕所,更不用说客厅了。别的困难还好克服,就是室内没有上下水,麻烦多。公共水管子是露天的,冬天常常被冻住,需用火烤开。最担心的是,水管子冻裂了,不仅地上结成一片"冰川",行路难;还害得一时半会儿没水吃。下水也常常冻住,得用镐刨开。还有,院子里上公厕,冬天冻得屁股尖生疼。

  20世纪60年代:

  赶上知青上山下乡,我们不仅未住上楼房,反倒住进了土坯房。

  那时,长春有一些住宅楼,不太多,功能也不全。多是伪满时期,日本人和亲日的达官贵人住过的小楼,大多集中在朝阳区。其他区,也多是日伪留下的简陋、低矮、拥挤、破旧的砖瓦房。《记住长春》一书记载,"长春,曾经是中国城市中反差最强烈的城市之一,'一城两世界,新旧不同天',日伪在为自己营造乐园的同时,制造大量贫民窟"。另一是解放后,一些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建的宿舍,如一汽职工宿舍楼。楼少人太多,大多数人住在简陋密集的平房里。

  "什么时候能住上楼房呢"? 我追问父母。"长大了,你们就住上了楼房"。那时,正值大跃进年代,"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喊得挺响亮。我们小孩子成天盼着快点长大,好住楼房。

  上中学时,我家搬进了三道街新房子,还是平房。那是刚建完的三间红砖房,有上下水,但没有暖气、煤气,也没有室内厕所。哎,共产主义不去想了,太遥远。但对"三气"(煤气、暖气、电气)的楼房,却更想了。谁料想,长大了,赶上文革10年浩劫。1968年知青上山下乡,我们不仅未住上楼房,反倒住进了土坯房。

  20世纪70年代:

  全国闹"房荒", 别说什么楼房,只要有房住就"烧高香"了,哪怕是接的"偏厦子",盖的小棚子。

  1975年,我结婚时,全国闹"房荒",住房成了"爆炸性"的社会问题。 别说什么楼房,只要有房住就"烧高香"了,哪怕是接的"偏厦子",盖的小棚子。要知道,当时多少人没房子,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有句顺口溜,"对象好找,房子难搞"。还有很多人因没房子,对象黄了。父亲为了我能有房结婚,就把原先带院子的三间大瓦房,换了两处小瓦房。大一点的两间,父亲他们住,小一点的一间,给我作新房。

  我的一间房,在马营胡同,简陋窄小,没有下水、没有暖气、没有煤气、没有室内厕所。环境也很差,胡同狭窄,土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星期天,比上班还累。买米、买菜,洗衣服、劈柈子、脱煤坯,从早忙到黑。1976年,我的女儿出生了,跟着遭了不少罪。屋里生炉子、烧火炕,有时戗风倒烟,大人熏得淌眼泪,孩子呛得哇哇哭。女儿六七岁了,我跟她说,等我们住上"三气"的楼房,不烧炉子和火炕,屋里就没有烟了。女儿瞪着大眼睛问,"咱们什么时候能住上三气楼房?""到你上学时吧。"这不是美丽的谎言,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儿时的楼房梦,越来越清晰了。

  20世纪80年代:

  "西圈"改造竣工,居民告别低矮潮湿、烟熏雨浸的危房,住进明亮宽敞、功能齐全、环境幽美清新的楼房。

  1986年"西圈"改造,拉开长春市棚户区改造序幕。作为一名房地系统的职工,我曾亲历和参与其中。

  当年,"西圈"改造竣工,居民告别了低矮潮湿、烟熏雨浸的危房,住进明亮宽敞、功能齐全、环境幽美清新的楼房。人均居住面积由过去的2.8平方米提高到6.3平方米。记得当时有媒体报道,"西圈"改造,换了人间。

  不久,女儿上小学三年时,我家告别了马营胡同的简陋拥挤的小房,搬进单位分的两室一厅"三气"楼房。室内有单独厨房、厕所、小厅和阳台。女儿高兴地说,爸爸没骗人,我上学了,真住楼房了,好像"换了人间"一样! 这就是我童年盼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共产主义美好生活,我不禁笑了。随着城市的住宅巨变,我住的楼房,没几年便落伍了。

  20世纪90年代:

  长春市颁布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叫停福利分房,"要住房,找市场",加快长春住房的巨变。

  城市房屋的巨变,是伴随着住房福利制到住房商品化的巨变。当年福利分房时,西圈"危房改造,市政府使出浑身解数,筹资了1000万元,建成3.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春园小区",已算创造了"奇迹"。1993年,长春市颁布住房制度改革方案,1999年,叫停福利分房,"要住房,找市场",加快长春住房的巨变。从1998年开始,平均每年以350多万平方米的速度建房,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涌现。1980年前,全市6个物业小区,48.6万平方米;1996年,13个物业小区,83.5万平方米;2008年物业小区270个,建筑面积2093万平方米。近年,长春市棚户区改造,平均每年100多万平方米。还有逐年增多的保障住房、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

  21世纪初:

  建筑改变了长春。长春长高了、变美了。居无绿、"饱经沧桑"的矮楼平房越来越少,高楼大厦、花园小区与日俱增。

  2002年,随着长春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我也买了商品房。房子,在亚泰大街与卫星路交会的"好景山庄"小区,两室两厅,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阳台,都很大。

  这虽然是很普通的一个住宅小区,没有豪宅、没有健身房、没有游泳池。当时周边环境还有些荒凉和脏乱。西边土道、荒草、垃圾、臭水沟,东边的伊通河,水面浅窄、河床裸露,遍地枯草、瓦砾和破塑料袋。现在,这里风景如画。亚泰大街向南打通,两边的荒草和土堆、垃圾山,不见踪影;伊通河已焕然一新,河水宽而清,沿岸亭阁、雕塑、钟楼、斜拉桥,是人们散步、健身、观景的好去处。

  2000年后,大连万达、深圳万科、上海绿地、天津融创、香港和记黄埔、保利、鲁辉等房地产大腕蜂拥而来,到长春开发。一时间,南风北渐,欧风频吹。

  "春城无处不飞花",记得七八年前,某报楼市地图,楼盘零星几个。如今,已经"星火燎原", 200多个楼盘布满楼市地图。

  建筑改变了长春。长春长高了、变美了。居无绿、"饱经沧桑"的矮楼平房越来越少,高楼大厦、花园小区与日俱增。

  居住改变了长春人的生活。长春人的住房条件改善了,从老少几辈挤在一个房子里到"住得下,分得开",再到住得舒适;从简陋低矮的住房,到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从"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城郊一间房"到"距离不是问题";从单纯注重房屋面积到全面追求住宅功能(休息、学习、办公、健身、娱乐、交际等);从买房子到买绿化、买文化、买物业;从住房遮风避雨到安居、再到高尚生活(回归大自然)。

  许多人告别了"水深火热" 房(因棚户区平房大多低矮、潮湿、简陋和地势低洼,一下大雨,水就灌进屋;没有单独厨房,再热的天也得在屋里做饭,故被称为"水深火热"房);许多人告别了"轮蹲"(简陋房屋没有单独卫生间,人们如厕要到大杂院内公共厕所,早晨如厕高峰时,由于人多厕所蹲位少,要排长队等侯,故戏称"轮蹲");许多人告别了雨天泥泞的胡同;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煤炉、火炕和烟囱;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斧子、煤坯模子。人们不再为屋漏"雨脚如麻未断绝"而忧愁,不再为屋里烟熏火呛而流泪,不再为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而烦恼,不再为拖煤坯"满面煤灰十指黑" 而叹息。长春人的住房变了,变得"天翻地覆慨而慷"。

  在《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对长春未来发展的描述是,"到2020年,把长春建设成以双心、两翼、多组团的规划结构支撑长春未来发展,保持'舒朗、大方、通透、开放'的城市特色"。现在,长春市提出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的宏伟目标。我们深信,长春的明天会更美好!

  我爱长春,我爱我房。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