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建立完整科技创新体系 保障创新的长效动力

2009年09月08日 13:41   来源:中国经济网   

  科技是生产力,科技管理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需要,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油田科技进步,公司大力推进油田科技管理创新,逐步构建了一套有利于催生成果、催生人才的科技创新体系。这套体系主要包括:超前的战略规划、高效的组织方式、开放的科研环境、共享的知识平台、全员的创新氛围、长效的动力保障。

  超前的战略规划

  公司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专业技术委员会,成员由公司领导、总师、科研单位的技术专家、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部分外聘专家组成,负责对公司科技发展规划、科研课题立项和科技创新目标进行统一领导与管理。几年来,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认真履行领导管理职能,切实引领和推动了油田科技发展实践。

  科技发展规划——坚持“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对公司重大技术发展,坚持“三个超前”,即“超前15年研究,超前10年试验,超前5年配套”,切实搞好主营业务发展的技术接替。大庆油田早在70年代,油田尚处于产量增长高峰期的时候,就着手开展了以聚合物驱油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经过20多年的试验准备,于1996年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已建成年产1000多万吨的世界最大三次采油基地;在上世纪80年代末,油田就对三元复合驱技术进行了超前研究,目前已基本配套完善,开始工业化推广,该项技术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将成为油田“十一五”、“十二五”主体开发技术。“十五”期间,公司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启动实施了“两三结合”优化部署、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开发和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等10项重大现场试验,这些重大项目攻克后,将为大庆油田新增4~5亿吨可采储量,并对中国石油产业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目前战略储备技术攻关已取得重大进展,经室内研究和小型现场试验表明,泡沫复合驱油技术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5~30个百分点,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驱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已开发出系列试验菌种,可在三次采油之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有望成为油田开发后期四次采油的主要接替技术。

  科研课题立项——坚持“冷热结合、内外结合、远近结合”。冷热结合,既搞好实用技术攻关,又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内外结合,既考虑本土勘探开发的需要,又面向市场发展“走出去”的技术;远近结合,既大力开展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技术攻关,又超前搞好战略储备技术研究。通过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把冷的做热、热的做火,内的做精、外的做强,近的做优、远的做实,实现油田科技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合理配置油田科技力量,加快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分类别、分层次组织实施。对公司重大核心技术,坚持自主研发、原始创新;相关配套技术,坚持合作研发、集成创新;现有成熟技术,坚持引进消化再创新。几年来,公司在原始创新方面,发展完善了大型陆相沉积砂岩油田分层开采、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和化学复合驱油等技术;在集成创新方面,发展形成了低深难领域勘探目标地震准确识别、多学科油藏精细地质研究等技术;在引进消化再创新方面,发展形成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螺杆泵采油、微地震井间监测、petrel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等技术。其中,“低深难领域勘探目标地震准确识别技术”,集成配套了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复杂勘探目标叠前深度偏移、井约束地震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和油气检测,以及地质体精细描述等适合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复杂勘探目标准确识别技术,并有4项关键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该技术的应用,为庆深气田探明储量1000亿方,为中浅层新增石油地质储量4.2亿吨、为海拉尔盆地探明储量1亿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创造经济效益9.4亿元。“螺杆泵采油技术”,1985年从国外引进后,由于在大庆油田适用性差,经常出现断杆、漏油等现象,近年来通过对其工艺进行全面改进,形成了大中小排量系列螺杆泵、专用系列防断脱抽油杆、无渗漏低矮型驱动装置、螺杆泵井工况分析、诊断及监测4项核心技术以及10项配套技术,较好地满足了水驱、聚驱采出液举升的需要。该技术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授权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18项。截止2006年9月,大庆油田在用螺杆泵井数2249口,并以每年500口井的速度增加。同抽油机井相比,平均泵效提高20个百分点、系统效率提高15个百分点,节能效果显著。“十五”期间,应用螺杆泵累计节电4亿多度,仅此一项节约生产成本1.95亿元,节省举升运行成本4221万元。目前,大庆油田螺杆泵举升技术,已在国内吉林等9个油田以及哈萨克斯坦、印尼、苏丹等国家推广应用了539口井。

  科技创新目标——坚持“科技管理走市场化、开放化之路,科研攻关走特色化、国际化之路,技术发展走产权化、产业化之路”。主要是从大庆油田实际出发,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优势技术系列。具体是有针对性地发展好四个层面的技术:对国际领先的大型陆相沉积砂岩油田分层开发技术、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聚合物驱技术,通过配套完善,使其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对国内领先但提升潜力很大的剩余油描述技术、井网加密调整技术、套损井修复技术、电潜泵螺杆泵举升技术、油藏管理信息化技术、化学复合驱技术、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通过创新发展,使其达到国际领先;对目前还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套损预防、低渗透油藏工程评价、低渗透油藏压裂酸化、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开发、微生物采油、蒸汽吞吐开采等技术,通过加快攻关,使其早日成为优势技术;对需要抓紧攻关的裂缝潜山油藏开发、深层天然气开发、复杂结构井开采和稠油开采等技术,通过采取超常规的办法,使其尽快赶上。几年来,公司在加快创新油田勘探开发重大核心技术的同时,以技术拓市场、以技术换资源取得了长足发展。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已进入伊朗、印尼、委内瑞拉等7个国家和地区,三次采油技术已进入哈萨克斯坦肯吉亚克岩上油田、北布扎奇油田和阿曼国家石油公司。特别是2005年成功收购了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并与安哥拉签订了区块勘探开发协议,外部市场收入已从2000年的4698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6.4亿元。

  高效的组织方式

  “十五”期间,针对一些重大科研项目涉及到许多学科、专业和部门,需要多方配合、协同攻关,公司积极探索高效的科技攻关组织方式,对重大科技项目全部实行课题制管理,并配套完善了《重大科技项目课题制管理暂行办法》、《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不断扩大了推广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使课题制这一目前被广泛推行的科技研发管理模式,在大庆油田真正生根、开花、结果。

  公司实行课题制管理的项目主要有三类:一类为配套技术研究项目,二类为储备技术研究项目,三类为单项重点研究项目。

  课题长的确定:打破系统、单位及职称、资历等界限,在企业内部进行公开招聘。其中,一类项目的课题长,在课题承担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由一级课题负责人逐级择优推荐;二、三类项目的课题长,由课题承担单位择优推荐,经公司技术发展部资质审查合格,专家组评审通过后确定。课题长的6项权利:项目成员选聘权、科研经费使用权、奖酬金考核发放权、外协单位推荐权、外委加工申请和单位推荐权、材料采购计划制定权。

  课题组人员的结构:项目长1名;技术骨干20%-30%;项目研究人员70%-80%,实行跨单位、跨部门、跨专业管理。

  课题长及成员的待遇:在从事项目研究期间,除享受原工资、奖金和技术岗位的待遇外,按项目级别分别享受不同档次的年度奖酬金。

  为保证课题制落到实处,公司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项目组织实行总师负责制。公司技术发展部、课题承担单位、课题长和课题组成员,层层签订课题研发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工作量和考核指标,并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季度、半年和年度考核,按照半年和年度考核结果兑现(见附表1)。

  目前,公司已对125项重大勘探开发项目实行了课题制管理,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激活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加快了重点项目的攻关进程。科技计划完成率由95%上升到99%,科技成果的优秀率由60%上升到87%。一大批实行课题制管理的项目,取得重要成果。其中,《大庆油田低深难领域勘探目标地震准确识别技术》获2006年黑龙江省唯一的科学技术特等奖;徐深气田发现及勘探技术、中区西部三次加密与三次采油结合现场试验等11项成果,获油田公司技术创新特等奖。 

(责任编辑:李雨思)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